云盯着下方的碗池,没有多犹豫就脚踩滑板掉了下去。 前面掉入U池的训练给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他知道重心应该放在哪,脚部抓板足够稳当才能保持身体平衡。 与滑雪的风感不同,从碗池底部滑下去,是柔和有劲的,没那么刚硬与冰冽。 沈梧云紧紧盯着前面的火山,火山的高度和碗池上端高度平齐,形状和火山口很像。 他没控制速度,顺着滑下碗池弧度的速度继续向前,由着惯性,他脚踩滑板直接滑上火山,在火山口的位置腾空跃起。 沈梧云在滑上火山时便蹲下身,等到在火山口一跃而起,便顺势用手抓住滑板前端。 跳起的高度够高,斜向下的板尾离火山口还有一定距离。 沈梧云整个人飞跃火山口后,他立即将重心放低,身体前倾,滑板沿着火山岩壁向下滑。 粗糙的水泥铸成的道具,一些细小的颗粒对滑手们的颠簸感很明显。 沈梧云将脚踩实在滑板上,对脚下的滑板强有力的控制力让他能忽略这细小的颠簸感。 也就几十秒的时间,沈梧云就溜过火山。 顺势沿着碗池内部的弧线走,前方是人字脊。 人字脊,顾名思义便是从天空俯瞰,整个道具就像人字一样,但又像背脊一般弧度向两边延展。 沈梧云前世就没怎么攻克人字脊这道难关,连续的近乎垂直角度滑上滑下,对滑手的专业素养要求很高。 他有些懊恼选择了这条线路,不管怎么说情人沙发都比人字脊要好。 但选择了就只能前进,不可后退。 ——“这条路你选择了,就只准前进,不可后撤。”巴黎高飘远比赛前一天老师便如此说道。 沈梧云转头看了站在碗池上方的老师一眼,就回过头看向立在前方,好像庞然巨物的人字脊。 粗制水泥质地,系统空间里虚拟的日光照射,在灰色水泥壁上折射出眩光,显得冷冽无机质。 沈梧云短促吸入一口气,便顺着弧度往上。 作者有话要说: 今天真的很短小,事情太多了。跪歉! 看明天能不能多更点,双休日尽量日九。 第33章 碗池训练2 沈梧云匀速向上滑,在人字脊两边交接的灰色缝接处,一扭胯身,滑板前端的桥连接着两个轮子直接卡在缝接处。 这是一招F/S **ith Stall。 他喘了口气,视线看着下方人字脊的弧坡,微一凝神,前脚向下压,整个人也便顺势掉下去。 人字脊的弧坡比起碗池的弧度要更大更长,也更圆滑。 向下滑时会有一种别样的失重感,但脚底凝实的水泥质感又清楚地告诉他,这不是在滑雪,他是站在滑板上,在挑战一直没成功过的人字脊。 人字脊的弧面在接近地面的地方有一处近乎垂直,沈梧云滑到这总有种自己要跌落的危险感。 前世他便总是失败在这里,没有一次例外。 沈梧云清楚地听到自己心脏的跳动声,他知道老师在看着他,所以不行,他不能失败,绝不! 他重心压低,努力扣紧板子,察觉到滑板有些不稳,便缩紧腿部肌肉,让大腿肌和小腿肌肉更有力。 凭着惯性顺势下滑,滑过这段垂直弧面,其他弧段就很好滑了。 直接顶风滑下,滑过人字脊前面又是碗池壁。 沈梧云没转弯减速,而是径直滑上碗池上端。 系统空间一直实时监控着沈梧云在现实世界的身体各项数值,由于之前在滑协会基地的训练,他在体能方面已经有明显好转,自然在训练场里他的身体数值也会有所调整。 这一套动作下来,沈梧云除了呼吸更急促外,没有其他的反应,而他的四肢反而变得更有力了。 老师注意到沈梧云滑上停下来的动作,开口点评道,“还不错,但你在人字脊那里犹豫了,对吧。” 他没有用疑问句,而是陈述句,想必心中已经有了答案。 不过沈梧云还是闷声承认,“是,人字脊我之前一直没滑完全部。” 老师声音冷淡,出口的却是夸奖的话,“这点比我好,还知道不能逞强。” 他也没再纠结沈梧云最终还是选择滑下人字脊的原因,而是又问道:“你知道世锦赛男子碗池的规则吗?” 沈梧云:“没了解过。”他说的是实话。 沈梧云虽然前世滑过碗池,但滑过确实只是滑过,他是专门滑男子街式的,自然也只了解街式比赛的规则,对于碗池他除了知道每届碗池比赛得奖选手及所在国籍,其他一概不知。 这种临时换比赛项目的情况,他也是头一次遇见。 虽然沈梧云年龄小,但比赛时间也有很多年了,对于这种比赛时的一些潜规则,他也算见怪不怪。 国际轮滑会想怎么更改规则,他们也没办法置喙,只能尽自己所能做到最好。 话说多了,可能还会被人骂输不起。 “与街式一样,裁判会根据每位选手的线路、风格、动作难度以及完成度进行评分,评分关键就是快速爬坡和空中技巧展示,成绩基于裁判的总体印象。” “个人技巧则是根据难度、障碍使用、创意和风格进行单独打分。碗池比赛有三轮线路,每轮线路有45—60秒时间展示,其中取最好的一轮作为总体排名。” 老师说到这,语气变得有些古怪,“不过这不是团队比赛,而是以个人参赛,都是单独评分排名。” 沈梧云知道老师这句话是提醒他不要被其他人阻拦住他前进的脚步。 “现在,”老师一甩手,将滑板抗在肩上,“你应该去熟悉碗池内的所有道具,你的对手不会等你,你只能不断向前。” 碗池的动作与街式并不一样,碗池有很多空中展示动作,需要依靠碗池弧面加速,将身体抛在空中完成滑板动作。 除了空中动作,碗池滑手们更多的也是做跟碗池边沿相关的动作。 沈梧云学习起来要比学习街式动作所花费的时间要多得多。 在碗池上连续的垂直滑行对选手的平衡能力有很高的要求。 系统空间是无限大的,一个场景可以无限延伸。 碗池里的道具原先只有两三个,根据沈梧云的需求不断增加,周围泛白的空间逐渐现出道具的水泥形状。 在系统空间里,沈梧云花了将近一天的时间才将碗池里所有的道具过了一遍。 在系统空间里训练时,沈梧云的意识是沉在黑暗里的,从系统空间里出来,脑中的神经像是被洗了一遍,无比清醒。 在训练场训练了有一天,沈梧云睁开眼时,墙上挂着的钟的时针才指向凌晨一点。 基地白天不是很冷,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