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还是让他十分意外,滑板与长板之间的隔阂在沈梧云身上好似不存在般。 好像他不论在哪个领域都能做到极端出色。 次野尤一郎不是个喜欢嫉妒的人,但在这一刻,他承认自己产生了嫉妒的情绪。 眼见前两名选手就要进入弯道,解说员适时的解说声响起,“选手们即将进入第一道弯,来自中国的选手和我国的次野尤一郎战况十分激烈!在直道上基本是由初始速度锁定胜局,两名选手只能选择在弯道上超车,谁能最快切入弯道,谁就领先一步!” “就让疾风来得更猛烈些吧!!”解说员大喊了一声。 由于语言的差异,魏导只能将全部专注力放在在灰色山路上奔驰的青年。 解说员陡然用日语一声大喊,把他吓了一跳。 直到同声翻译的日式英语响起,魏导还惊魂未定,“这解说员是怎么回事?比赛才刚开始,也没见其他国家的解说员那么激动啊。” 王庞拍了拍魏导的肩,“这个国家全体国民的中二精神,理解一下。” 解说员的声音还在从扩音器里传播开,“第一道弯!厉害!中国选手率先切入第一道弯!等等,这个切入角度!——” 两人短暂交流完,解说员声音没有丝毫减小,反而越放越大。 沈梧云在全盔下的秾丽双眼微微眯起,想要超过次野尤一郎,只能在弯道上获得显著的优势。 次野尤一郎的实力很强,但他也不差,沈梧云心里有了想法,他姿势下放得更深。 在接近弯道内侧直接利索切入,所有人都被打得猝不及防,没有人想到有人会在这个时间点切入。 沈梧云切入的角度凌厉极致,他近乎是贴着弯道内壁擦身而过。 魏导和王庞的视线重新回到赛场上时,见到的就是这幅场景,只把他们吓了一跳! “——直接从快进弯道的内侧切入!噢,我的天!这个选手实在是太大胆了!我们都知道一般选手们过弯会顺着弯道的走势先进入弯道再切弯,但这名中国选手甚至还没进入弯道就直接从内侧切过去!如果重心不稳是一定会被甩出去的!” 大概是太过震撼,解说员的语速飞快,唾沫星子都快压不住了。 次野尤一郎眉头紧皱,即便是他也不敢轻易切弯。 他两腿夹紧,在进入弯道后J型转弯,平稳切过弯道,只是这样一来比起沈梧云就要慢一步。 其余选手也是一样,在弯道处都默契地放缓速度,J型过弯。 罗宾跟着次野尤一郎进入弯道后切弯,他紧盯着前方的沈梧云,心中满腹不甘。 没过多久又是一个弯道,沈梧云同上一个弯道一样,直切内侧过弯。 次野尤一郎紧随沈梧云的动作,一并直切内侧过弯。 两人动作一致,就连一丝一毫误差都没有。 镜头毫无保留地、完整地将沈梧云和次野尤一郎的动作投放到电子屏上。 王庞微张着嘴,看着电子屏上的两人。 动作顺滑,甚至可以用丝滑来形容,王庞想到了花滑里的双人舞,穿着冰鞋在光滑的冰面上丝滑地留下浅浅的冰痕。 这一幕也异常的熟悉。 红黄相间的岩木山逐渐被大雪覆盖,两侧白茫茫的悬崖变换着进入王庞的视野。 红与黑的两道身影交缠交错,一前一后从雪山山顶下飞驰而下。 只是这个画面换了个地点,从冬到春,沈梧云也不再是跟在选手后面的追逐者,他成了领先的那一个。 解说员激昂的声音把王庞从回忆里拉扯出来,“已经到第三十个弯道了,这也是所有赛道里弯道最凶险的一个!弯道角度很大,如果再直接切弯很有可能来不及转弯,直接从赛道上冲出去!” 灰色蜿蜒的弯道在前方眼神,一个弯就被山峰阻拦在人们的视野中。 这里是沈梧云在脑海中演练过很多次的地方。 试滑时他没有用最快的速度——他毕竟不是真的狂妄自大的新人。 但为了将所有人彻底甩在身后,他需要做到比他人更快、更猛地切入弯道。 沈梧云向左切入弯道,同时后脚脚跟卡在板边,重心前移放于前脚,后脚发力将板子推出。 动作迅猛又疯狂,连次野尤一郎都抑不住惊愕。 他疯了吗?! 这种弯道角度就敢直接切入弯道,几乎是不要命的滑法! 但在看到沈梧云接下来的漂移,次野尤一郎瞬间明白沈梧云的想法。 用漂移化解快速切弯产生的惯性,不仅不会冲出赛道还能凭借重力加速下滑。 很妙的想法,但很少有人敢这么做。 能做到的,必须要具备对重心的绝对把控以及对自己实力的自信。 次野尤一郎知道自己这一场速降比赛大概率无法夺得第一。 不是实力不够,而是心理素质上差太多。 沈梧云切出弯道,手套带着滑块顺着漂移的惯性在地面上滑出一串串跳跃的火星子。 留下一长条不规则的灰黑的擦痕。 “我的天!这是heel slide站立外刹!非常基础的一招slide,但被该名选手用于切弯,这个想法很巧妙。我解说这么多年了,还是头一次看到有选手会在这个弯道上切内侧漂移过弯!就连次野尤一郎也没做到过,看来是甘拜下风啊!次野尤一郎还是像猎豹一样快,但他遇到了一名如老虎般凶猛的中国选手!” “老虎可是百兽之王,猎豹遇上老虎也无能为力啊!” 魏导听到被翻译成英文的这段话,无形的黑线爬满整张脸,脸上的纹路一抽一抽。 他想到沈梧云秀丽的样貌和精瘦的身材,近乎抓狂。 老虎是什么合适的比喻词吗?这解说词说出来真的一点也不尴尬?? 一边王庞面色不改,他早已习惯日本解说员的中二与夸张。 电子屏上,赛程已经进入到最后的阶段,沈梧云一直处于领先的位置,但他依然没有分毫松懈。 明眼人都能看出他在追求更快的速度。 一年多的极限运动体验,让沈梧云爱上了追求刺激与猛烈的快|感。 在这条追寻极限运动的道路上,他的对手从始至终都是他自己,他要翻越这个领域的最高峰,插上属于自己的胜利旗帜。 赛道路边竖立着由腾飞最新开发的计速器,能将实时时间精细到微秒,误差缩小到0.000001。 风顺着沈梧云长板的滑轮与平缓的气流冲撞,刮过计速器。 计速器黑色的电子屏上“嘀嗒”一声,显示出最终的速度为135km/h。 镜头正好一扫而过,鲜红的数字映入所有的眼帘。 全场一片哗然。 王庞愣愣地看着电子屏几秒,就拿出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