样精于算计的人,大家心里嘀咕不愧是在城里混得风生水起的,惹不起惹不起。 再有就是眼看着入冬到年边了,农村许多人家不是要杀年猪就是要备年肉了,这关头还是不要得罪杀猪佬为好。 何况赵军如今真正的老丈人和三个大舅子都没有什么话讲了,他们就更没有必要上赶着强为人出头了。 所以看完热闹大多人便离开该干活的干活该回家的回家了,少数几个亲近的叔伯兄弟留下来吃了顿并不热闹的午饭。 因为媳妇曾经说过让他以后少喝酒,赵军只好暂时维持着高冷人设,又变成锯嘴葫芦。 姚家亲戚大多没见着昨日赵军面面俱到或者说是八面玲珑的样子,他一不说话,外人也就不好太过热络,所以场面便有些冷清。 这顿饭早早吃完也就散了,村里人这几天已经开始热火朝天地收拾地里的棉花杆,棉花杆比其余农作物的秸秆耐烧,是农村家庭来年一年烧饭的主要燃料,一根都舍不得抛弃掉,必须全部拉来家中堆成柴垛。 相比而言棉花杆也特别难收拾,像一棵棵一两米高的小树似的,得借助特定的工具使其连根拔起,反正很费劲也费手,是一件很累人的体力活。 因着秋收,窑厂停工了两个月,姚父又因着嫁女儿请了几天假,明天怎么也得回窑厂干活了,至于姚母,也因为女儿出嫁了家中无人照料,她要留在家中照料一段时日,地里的活便只有让儿子、儿媳料理了。 吃完饭后,姚父看赵军想往女儿房里钻,皱了下眉头喊他下午跟着去地里拔棉花杆。 赵军自是满口应了,不过还是先进了媳妇在家做女儿时生活的房间。 他这可还是头一次光明正大进来呢。 姚晴天正在收拾她的一些旧衣服和物品,赵军凑过去想同媳妇亲近亲近,可在农村里青天白日是不能关门拉窗的,所以他也只能离媳妇还有段距离的时候就停了下来,有些委屈地说岳丈大人让他去干活。 姚晴天抬头瞟了赵军一眼,又去忙活手上的事了: “前几天你不都上赶着来干活吗,当时我爸碍于身份,不好给你派太多活,现在想想怕是后悔错过了这么好一个劳力。” “你多跟着我三哥,他最会躲懒了。” “还有我大哥,看似精明,其实最容易被人牵着鼻子走,你——加油!” 赵军听了凑过去一边帮着媳妇叠衣服一边问:“那二哥呢?” “二哥二嫂是家中的老黄牛,最是勤劳不过,你不用学。” 然后姚晴天像是想起了什么,歪着头问:“我二哥好像比你小半岁,你这二哥叫得倒是挺顺口。” 赵军一本正经说道:“那有什么,不管是从外貌上看还是比体力,我都比他年轻力壮啊,叫哥我可是一点不亏。” 原本赵军还想贫两句嘴,老丈人又在外面喊了,农村人下地干活那是争分夺秒的,一时都耽误不得。 赵军一边应着一边打量了一番四周,见门外窗边均无人,迅速将媳妇楼在怀里揉搓了一顿才眉开目笑地出去了。 没有任何防备的姚晴天愣了好一会才弯腰去捡起掉落在地上的衣服,心里嘀咕道:“看样子是几天没杀猪闲出毛病了。” 简直和她印象中的赵军判若两人。 等大伙都下地干活了,姚母将厨房收拾干净来到姚晴天房里。 见女儿在收拾整理旧衣服便也坐过去帮忙。 其实没什么好整理的,早些年穿不下的衣服早拆了成了侄子侄女的尿片,也就这两年姚晴天自己做的几身衣服。 姚母看姚晴天这样子是打算把这些旧衣服整理了打包带走,点了点头肯定道: “很该这样。” “我先前听说赵军把你们的地都给人了,还真怕你像你三嫂说的,因为赵军有门挣钱多的营生,你以后准备什么都不干,净琢磨着吃好的穿好的。 这过日子啊,细水长流,你们手上把紧点,等以后生孩子了用钱的地方多着呢。何况赵军活在镇上,不要有点钱就嚯嚯掉,你们也该计划着存点钱说不定有一天能去镇上买个房子,实在不行在离镇上近的农村盖几间也比现在强不是?” 姚母这话说得没大毛病,姚晴天心里已经有打算了,打算等来年春天就实施。 见女儿像曾经那样一脸受教地听着,姚母又来劲了: “像这次回门礼,准备的也太忒多了点。你们头上没有老人指点,不知道这些人情世故,以后要多问问。日子不是这么过……” 姚晴天心中翻了个白眼,她知道姚母这样说不是嫌拿回娘家的东西太多了,而是因为三嫂见了今天这一遭想起她当年回门时的寒碜样,又闹了。 真是好笑,上辈子因为回门礼少,姚晴天被三嫂当着众人的面笑话寒碜了一顿,更甚者后来她回娘家但凡是空手,饭都别想吃个清净的。 这次回门礼是赵军准备的,所以格外丰厚,要是姚晴天自己来,她至少得减半。 “给你拿东西,你还不高兴啊?” “给你你就拿着,要是真不高兴,觉得我不会过日子,你回头给我提篮里回一半回去好了。” 姚母被噎住了好一会,好气又好笑地戳着姚晴天的额头: “你个促狭鬼,我是教你道理。你给我拿东西我自然高兴,你娘我啊,辛苦几十年,娶了三个儿媳妇回来,这些年只有往外散东西的份,今日可算有糖喝了。” 出嫁女,回娘家最基本的礼物就是糖和酒,糖给妈喝,酒给爸喝,所以有那光生儿子没生女儿的人也有那嫉妒的人笑话说这辈子没喝糖水的命。 可农村的老人绝大多数是宁愿一辈子没糖没酒喝,也只喜欢生儿子。 姚晴天听了,想着父母这些年也的确不容易,上辈子到老还拖着一身劳伤风里来雨里去的劳作。 便想着给父母一次选择的机会。 “我可是告诉你,你女儿我这辈子就是吃香的喝辣的命,你要是打现在就跟着我,我如果以后做生意开店什么的你和我爸跟着去帮忙,以后老了也跟着我,我管你们。” 姚母不知道姚晴天说这话是经过怎样的心里斗争,只当对方说笑。 “开什么玩笑,我有三个儿子,我不跟着儿子,跟着女儿过算怎么回事?真要如此,你大哥二哥不得被人戳着脊梁骨骂?” “你妈我就是劳碌命,我和你爸能动的时候自然能糊口,等真老了趟床上动弹不得了,就看你们哪个有良心给点吃的就行了。” “不过你要真有能力,以后记得帮衬着点你三个哥哥,特别是你大哥,他两个男孩,用钱的地方多……” 其实姚晴天知道她妈根本不可能跟着她,就不说如今他们还年轻,身强体壮的,想着的都是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