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八十年代嫁屠户 > 分卷阅读11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2(1 / 1)

手。 她悠悠说道:“别的事先放一放,明天去定制一副筛子回来。” 她要对应各种硬币的直径制作七八把不同孔径的筛子出来,这筛子还不能是竹制的,至起码得是铁的。 另外以后找零钱尽量把小额的找出去。 总之,她再也不要数硬币了。 好在靠着那框小额钱币,他们也算跨进了万元户的阶层。 这样一想姚晴天心中终于好受了些。 虽然这些钱很快都会花出去,并且他们夫妻会成为欠债一族,可到底曾经也到达到过。 整个镇上也没几个万元户。 赵军听了,不明所以,看姚晴天精神状态有些萎靡的样子,忙走过来,扶着。 姚晴天却抬起自己的双手,凑到赵军鼻孔前:“闻一闻,什么味道?” 赵军顾不上去闻,而是伸手握住了:“怎么这么凉?” 姚晴天靠着赵军叹气:“能不凉吗,我洗了好久。” 说着将手抽出来凑到自己鼻子前,嗅了嗅,还是很嫌弃。 “我都臭了!” 赵军好容易才搞明白姚晴天说得筛子是怎么回事,看着床上左一堆、右一堆的钱币失笑道:“真有这么急吗?” 不说包山头,就单单是盖房子一般人就也得再三斟酌,筹备个几年才动工,他们已经很赶进度了。 姚晴天坚定道:“就是这么急!” 薛丽华的父亲薛洪这会还在底层钻营,手上全利很有限,财力就更不说了,等同于没有,养情人、私生女都靠前头原配留下来的财物,所以他才不敢在原配死后二婚。 他后面主要是借着薛明华的势抖起来的。 后期又有赵明那个伪君子出谋划策,才越走越远,也正因为如此,薛洪弃原配生的亲生儿子不管,执意扶持赵明这个女婿。 薛明华更是越走越远,最后出了省到外地去了,自然没有多少精神管老家这些事。 如今他们虽然结识了薛明华,可不过是泛泛之交,真遇到事也不一定说得上话。 所以他们也要加紧步伐,快马加鞭,才能结识更多能说得上话的人,也有筹码去选择,而不是单方面被压制。 再有就是姚晴天打算在薛洪起来之前,想先让赵军去结识薛青松。 薛青松是薛洪原配生的儿子,体弱多病,这么些年一直和个隐形人似的。 上辈子赵军便是和此人一个在明一个在暗共同收拾赵明和薛丽华。 薛青松受过正规高等教育,做人做事遵纪守法,更加懂得隐忍,他劝赵军不用太过激进,一步步来。 赵军却是不愿意等,执意用最惨烈的手段率先终结了赵明,也终结了自己。 因为赵军知道薛丽华是个蠢的,没了赵明跟着擦屁股,很容易被薛青松抓到小辫子。 薛青松参加了恢复后第一届高考,在大学期间又被选拔成了研究生,直到今年八月才毕业回来。 他们现在也算同薛家搭上关系了,最起码,同薛校长很熟识,到时候通过薛校长认识薛青松也方便。 薛青松有才华、有良知,不过身体差些,细细调养就是。 把薛洪踢下去,扶薛青松起来于公于私都是好事。 总而言之,她和赵军没念多少书,走不了别人走的路,那就好好走挣钱经商这条路,有钱便能搭桥、修路。 一路通百路通。 第54章 八大锅 包山头的事主要还是赵军在跑, 姚晴天凭着多出来十几年的见闻将一些注意点和期望点告知赵军后便全心全意守着卤肉铺,她要卷一段时间,多多挣钱。 虽然最初卤味店的客流大多是从肉铺引过来的, 经过两三个月的删选,随着三只鹅名气打响, 两边客流明显有了差异, 来买卤味的,经济条件应该更宽裕一些,也更忙碌一些, 没时间自己动手烧制荤菜。 当然也有那厨艺一般却又酷爱美食、肉食的的人,当前经济复苏, 许多人手上有钱了, 对于食物也有除了温饱之外的更高追求。 正月尾上, 人们吃肉明显减少了些,屠宰场和肉铺都清闲了不少, 赵军便让小刘和小武轮流着一天一人去卤肉铺帮忙。 当然他们帮忙不是无偿的,每天中午和傍晚两个时间段, 四个小时的样子, 一个月额外给他们十块钱工钱。 毕竟是两人轮换, 相当于一人一月只做十五天,两人很满意。 小武甚至说希望等他们去屠宰场工作了, 也能把这活留给他,毕竟屠宰场工作时间只是往前提到凌晨就开始,下午依然有空。 小刘直接想放弃去屠宰场杀猪了,他想全职入职卤味店, 最后被赵军批评了一顿。 继赵军之后, 姚晴天的卤味店还是有了第二名、第三名刀工好、年轻、英俊的小伙子做员工。 这段时间, 两人都非常辛苦,姚晴天愿意适当放手,赵军只会举双手赞成。 花光了存折上的全部存款和那几堆硬币,还欠了一屁股债,两人终于拿下了阳湾乡三百八十亩包括沼泽地在内的山头的租用合同。 前后共签署了三份手写的合同:三百二十多亩的山头租了三十年,山下所有和山头相连的荒地以及那片沼泽只给租二十年,而两人留着盖房屋靠近大路边上那块接近六亩大小的地,算着宅基地,按着宅基地价格另算的。 另外附加了条件就是赵军他们以后在承包山和宅基地之间修的路或是搭建的桥不受二十年承包合同限制,必须一直保留。 农村宅基地对于本村人来说,其实还没有立契约的说法,村里人盖房子要么在老宅基地上推了老房子重起,要么拿田地换取别人家的宅基地。 赵军他们看中的这块山头和荒地离周边主村落很远,边上少数散落田间的农户大多在村子里还有正式的宅基地。 可他们不是本地村民,乡里还没有这样的先例,要的价钱不低,不过好歹还在两人能承受的范围以内。 姚晴天心想,也就当前能拿这么多宅基地,等过些年,郭嘉根本不允许个人占用大面积土地盖私人房屋、别墅,再有钱都不行。 所以再贵对于他们来说也是赚了。 她该早早把房子盖起来,只有房子真正盖起来了,这块地便一直属于他们,不像后面的山林、池塘,租期到了都不一定让你续租。 这一块宅基地还靠近县镇主干路,等以后路修好了,说不定能把房屋改装成私房菜馆。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如今他们彻底被掏空了,别说盖房子,盖私房菜馆,不赶紧挣钱,债还不上的话,说不定饭都吃不上,得喝西北风去。 签订合同之前,乡村干布带着赵军对承包地进行测量、划分了具体的位置,边界打上了几十处地桩,算是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