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都非常聪明,他家大儿子和赵明一个班,他们班就他考上大学了。 姚晴天耸耸肩,光棍地说:“医生说的,要相信医生的话。” 这事自然也不是绝对的,试想如果每一对表兄妹生的孩子都有问题,不是早该被发现了。 只能说,表兄妹什么的,这种概率更大一些。 真让姚晴天说哪个医生说得,她也说不出来,所以人家不愿意信,她也不强求。 反正她说了,问心无愧。 赵明还想去追着驳斥,毛婷婷在身后喊了。 “我现在难受死了,你送我去县里,我要找我丽华姐姐。” 赵明听说薛丽华的名字后,眼神闪了闪,也顾不上别的事情。 他之所以改变主意又同毛婷婷搅合得不清不楚,很大影响因素在于薛丽华。 薛丽华堂哥是镇上中学校长,表哥是县城高中老师,父亲更是教育局领导。 毛婷婷居然结识了这样一位有权有势的姐姐,两人关系还不是一般的好,赵明知道的第一时间就动了心思。 他眼看着调来镇上小学无望了,老天给他送来了这么一位姐姐,可不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眼看着薛丽华在县城,毛婷婷也好长时间没说起个这个姐姐,赵明才一听她想来镇上检查就请假带人过来了,也是想着能不能碰到此人。 不巧,人不在镇上。 去县城更好,这样赵明说不定能见到薛丽华那位在教育局做领导的父亲。 不过今天肯定去不成,没有车,赵明也没舍不得,在招待所定了一个单间,两人今日准备在镇上过夜了。 而姚晴天和赵军从医院出来后,骑着车去了他们包下的山头。 如今走上正轨,他们已经不怎么忙了,原本没有姚晴天这点不适,他们该养上大鹅了。 如今也快了,他们找了几家养鹅的人家,预定了一些鹅苗,还在孵化阶段,再过两天该破壳了。 最多一个礼拜,他们的池塘该迎来第一批小鹅了。 赵军有空也会去请教那些养过鹅的人家,养鹅需要注意的地方,还通过薛校长和远在金城念书的薛青松联系上了,对方给他们寄来了不少养殖方面的书籍,可以说是做了充足的准备。 这第一批养,姚晴天也不敢迈太大步子,她一共就订了二十个鹅苗,听说还有两颗孵化失败了。 十八个也不少了,面对这万事开头难的第一步,两人尤其慎重。 赵军不能二十四小时呆在阳湾乡,所以他们准备雇一个人看守。 如今也到了涨水期,没个人帮忙看着,两人都不太放心,就怕有人偷偷跑来捉鱼。 好在目前为止,一切还算顺利,大概是许多人当时亲眼看到池塘的鱼都被清理彻底,短期内池塘里也不可能养出鱼儿。 这雇人,赵军依然通过村里的村长。 前一段时间因为租山头,赵军和此人打交道本就比较多,总体而言还是很靠谱的一个村领导,通过他找人一者更靠谱,等于多了一层村长背书,二者人是村长介绍过来的,其余村里人也不会因为眼红或者其他原因怪上赵军夫妻二人。 其实如今分开单干,村长作用和手上的全力没那么大了,还是因为赵军承包山头,村子家家户户都多一笔不菲的额外收入,让一村村长重新活跃在村民们的视线内。 这两年风调雨顺,农民种地都是披星戴月的,也没有功夫去闹这样那样的矛盾,还真是没什么用得上村长的地方。 所以赵军一找上门,村长便觉得,好事儿,来活了。 听对方仔细说明要求,村长虽然失望不是大宗活,却也挺高兴的。 村长家中有个和他几乎同龄的小叔,他觉得赵军夫妻俩都是敞亮人,并且他们以后指不定有大出息,如果能让他小叔早早跟着赵军,哪怕是做最简单的看林养鹅的活也行,以后养老应该不成问题。 村长的小叔名叫杨顺,十几岁上了战场,参加过战|争的,因为炸伤半边脸甚至一只眼不明,看着有些吓人,也没娶上媳妇。 村长一个劲保证他小叔除了看上去有些吓人,其实是顶好一个人,五十三岁也不老,一身力气,一个人种几亩田地完全不在话下。 当然杨顺孤身一个人没有那么多田地,都是帮侄子侄女种的,因为受脸面影响,别人还能去找点活打份短工之类的,他却是不能。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赵军听了自然不会全盘相信,他要亲眼看一看人。 村长便带着赵军去了他小叔的家。 其实杨顺如今完全能养活自己。 当初上战场是因为在家中实在养不活那么多孩子,去了战场什么样的苦没吃,累没受? 甚至受了许多常人没有受过的伤和痛,所以特别珍惜如今和平年代,能吃饱饭,穿暖衣服的日子。 赵军和对方谈了谈,也试了对方身手,很是矫健,觉得是个非常合适的人选,不过他没一口应下来,而是说要回去想一想。 赵军主要是担心姚晴天不乐意,他这媳妇找个刀工还要找俊俏的,这人帮着看守池塘,养鹅的人,以后接触肯定也多。 不想姚晴天反驳道,她根本不是光看脸那么肤浅的人。 “卤味店员工不一样啊,他们得面向大众顾客,那肯定长得俊些占优势。 我养鹅只要水草好久行了,他脸上有伤,也不影响我鹅的生长发育不是? 再说,那叫伤疤吗,那是勋章好不好,勋章怎么能用美丑来形容?” 于是,最终杨顺入住了池塘边的小木屋,夫妻俩的养鹅大业第一名正式员工定下来了。 赵军和姚晴天的要求就是除了特殊情况,杨顺一天二十四小时都得呆在这边。 当然他们给的工资也不低,一个月底薪十二,按天给出勤费,全勤还有额外奖励,另外还按照养鹅只数补贴。 就是第一个月最少,只有十几只鹅的时候,杨顺一个月也能拿到十七、八块钱工资。 其实真不算少了,毕竟看守鹅群,看着比种地轻省太多。 六月中旬,天气开始热起来的时候,池塘迎来了他们真正的第一批小主人。 当然,暂时这些小鹅们还不能下水,不过非常快速,基本上出壳四五天就能带着出去晒太阳了,差不多一周就要试着引导入水。 六月下旬,姚晴天和赵军每天都要过来,三个大人就围着这十八只小鹅苗转悠。 这些小鹅,全都是姚晴天带着尝试入水的。 真到了养鹅的时候,他们花费大批人力财力做前期工作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了。 小鹅们适应得很好,初次养鹅的人也不至于手忙脚乱。 当前气温也适合,上午室外二十七八度,太阳也不至于太过晒人,小鹅们全都尝试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