椒,一坛子红的,一坛子青的,这还是第一次开封。 一勺子挖出来就能闻到很浓厚的咸辣味。 姚晴天端着两小碗剁椒,走到赵军面前,用筷子戳了一点点让他尝尝味道怎么样。 赵军看看小碗又看看媳妇,一脸不敢置信:“这就是我晚饭的菜色吗?” 姚晴天笑着道:“我亲手腌制,亲手从菜坛子里舀出来的。” 好吧,赵军便尝了尝,口感香、咸、辣,安慰自己道应该很下饭。 姚晴天便又端着辣椒碗回到厨房里,将腌制的大鱼头简单冲洗干净,摆放在一个巨大的圆盘子里,细细摆上姜丝和葱段,然后将两种颜色的剁椒分别铺在大鱼头的两边,浇淋上自己熬制的蒸鱼料。 最后挖了一勺猪油在面上,便把大圆盘放进蒸笼格里,进锅大火蒸制。 第二道昂刺鱼自然是红烧,姚晴天兼顾赵军的喜好和考虑两个孕妇的禁忌,微微放了少许辣进去。 另外做了小炒肉和醋溜大白菜,一中辣一微辣。 四个人四样菜,外再加一炖罐全鸡炖的鸡汤。 赵军来厨房端菜时,看到属于他的下饭菜如开大卡车似的升了好几个档,笑得分外好看。 俩孕妇吃着微微辣的红烧昂刺鱼和大白菜,再来一碗带着大鸡腿的老母鸡汤。 两男人浅浅喝了一点酒,还干掉了半盆米饭,将鲜香咸辣的剁椒鱼头和小炒肉吃的一干二净。 而后赵磊主动承担了刷锅洗碗收拾厨房的任务。 姚晴天看了很满意,都是她男人榜样做得好,赵磊哪怕只学个五成,姚晴天也愿意带着这夫妻俩。 要是像她大哥大嫂或是三哥三嫂那样吃完饭就放碗骂娘的,别说留下来住一起,饭,她都不会再为他们做一顿。 厨房有人收拾,吃完饭后,姚晴天便回了房,赵军去厨房提热水给媳妇泡脚。 夫妻俩独处的时候,赵军的话便会多上许多。 “没想到今天还有剁椒鱼头这样热辣美味的大菜可吃,我还以为你有了娃就不记得管娃儿他爹了呢。” 姚晴天笑骂:“在你心中我是那种过河拆桥的人吗?” 赵军笑着没回答。 “怎么说也是头次当爹,生活需要仪式感,所以自然需要庆祝。赵军同学,恭喜你要当爹了。” 赵军刚给姚晴天脱掉鞋袜,听了这话顿了一会。 而后起身将媳妇抱在自己腿上坐着,双人四只脚一起伸进温热的水中泡着。 “同喜呀!” 赵磊回村里仅仅呆了两天便又回来了。 他如今和万燕红一样都不愿意回去。 秋收忙完粮食都收上来来,剩下那些比如拔棉花杆之类的活都不算紧迫,赵磊厚着脸皮很光棍地全丢给他老子和娘,他来镇上陪着怀孕的媳妇和帮赵军夫妻干活。 自怀孕后,姚晴天便将将三只鹅卤味店工作做了些调整,暂时要停一停提升新味道、改良方子的脚步。 好在老汤和能保存重复使用卤水都准备得很充分。 赵军天天跟在姚晴天身后看、帮忙的,在不需要配卤汁的前提下,早比姚晴天那几个年轻力壮的徒弟更快地学会卤味的制作方案。 姚晴天主要跟着监察和指点,未来一年三只鹅卤味店里零卖的卤味,基本上就交给赵军来处理了。 而花园饭店和几家食堂需要的大量卤味主要由姚晴天的四位徒弟负责,虽然卤味店少了花园饭店一份进项,但是养殖场多了一名大客户,总体盈收和早期基本是持平的。 冬月,秋收结束,姚晴天和赵军正式动工挖地基准备盖房子了。 薛青松特地请假赶了过来,毕竟两人盖这房子可不是小事,单承诺出去给薛青松等人常年留的房屋就有好几间了。 不止薛青松,养鹅的杨顺和山上养鸡的何伯何婶都把毕生的积蓄掏出来了,都指望跟着赵军和姚晴天这对小夫妻养老了,这房子都快成集资楼了。 姚晴天想建一个超大的多功能厨房,还想着以后开成私房菜馆,所以整个框架设的很大,甚至让薛青松找了专门的设计单位进行设计。 最后定下来是一栋三联排双层别墅楼,一栋三门开三层楼高带多功能厨房的私房菜馆,私房菜馆后面还挖一处小池塘和大池塘连通,引水过来种荷花,后续计划在小池塘上搭建一栋竹楼,作为私房菜馆的特色。 当然,竹楼要等,毕竟当前养殖场里竹林还只有一小片。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大工程,便是围院子,自路边能盖房子处起一直到后面和池塘的篱笆处结束,将整片属于宅基地的位置全围起来。 并且这个大院子一点不含糊,同样挖地基,并且用大石头至少浇筑到地面以上一米的高度,而后还要在石头墙上再砌一米左右高的砖墙。 拉砖和水泥沙子石头等材料的卡车都请了十几辆,可以说是耗费巨大。 动土那天赵军从阳湾乡附近请了不少短工,也让赵磊代表夫妻二人回老家说了此事。 人是社会性群居动物,哪怕赵军和姚晴天如今远远离了老家,也不可能真正同老家那群人彻底脱离关系,像盖房子这种大事,在农村里根本不用请小工,都是同一家族人免费过来帮忙,同气连枝,这就是家族凝聚力的体现。 所以不管族人能不能过来帮忙,赵军也得回去通知一声,最起码不至于被人诟病,说他们有出息了,连根都不惦记了。 赵磊这一喊,赵家和姚家还真来了不少人过来帮忙。 赵大强这次也来了。 并且姚晴天得到一个消息,不止毛婷婷亲娘去县城了照顾待产的女儿,毛婷婷名义上的婆婆也就是毛兰花也去了,所以赵大强成了孤家寡人。 薛青松也告诉姚晴天,薛丽华应该是动了手术,最近在医院躺着,自己尚且还需要人照顾,没有精力去照顾毛婷婷,正好毛婷婷回到了吴芬和毛兰花眼皮底下。 赵家来了十几口人,姚家也来了六七口,姚成军夫妇,姚父姚母和姚晴天两个叔叔也来了,除此之外还有一脸喜色的姚成才。 姚晴天看着像是重新抖擞起来的姚成才有些疑惑,不过她忙着呢,也懒得去问。 鞭炮响起,前面热火朝天动工后,姚晴天带着高兰妹等一纵妇人去后面临时扩建的厨房处准备茶水和饭菜。 年初挖池塘时便搭建了几口土灶,前两天赵军带人修筑加了几处,还拎过来了几口炉子,完全够用了。 姚晴天如今还是孕初期,赵军反复交代了万燕红和高兰妹,只让她动口,不允许动手。 姚母也是到了此时才知道女儿怀孕了,虽然嘴上习惯性说了几句她不懂事,脸上的喜色却是越发夸张。 原本姚晴天连中秋节都没有回娘家,姚母心里气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