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八十年代嫁屠户 > 分卷阅读23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1(1 / 1)

暂时不提找人算账的事。 最后赵大强来西边院子里,想让赵军开车送赵明去镇上医院看看,赵军当着一纵人的面直接拒绝了。 反正现在赵明名声很臭,许多人谈起他来都是咬牙切齿的状态,赵军这样不近人情地拒绝只会让人觉得大快人心,暗地称赞。 新修的公路平坦得很,眼看着赵军的小轿车一溜烟跑远了,赵军一家走了,赵家两个女婿见状也溜了,连赵大强都觉得丢人不愿意管,毛兰花再气也没有用,只得骂骂咧咧让两个女儿陪着拉着板车送赵明去镇上。 不知道是打得太重还是治疗耽误了,最终赵明一只脚跛了,右手臂复原得也不好,拿筷子吃饭都不利索,前面挣到的那么多奖金也基本上花在医院里去了。 或许是因为去年庄家地里欠收,翻过年,个别几个年轻人不愿意继续留在农村里种地,背着行囊外出打工寻找新的生活方式了。 更多的中年人都是多方托人打听,想进入赵军的团队,赵军现在不仅仅是养殖场、卤味店的老板,他手下有各种工队。 在赵军那边挂上号了,只要踏实肯干能吃苦耐劳的,什么时候都能有活干,并且从来不用担心工钱被拖欠的问题,最难得的是,跟着赵军的团队干个一年半载,得到他的首肯能转为正式员工,转为正式员工后,公司会给旗下员工缴纳养老保险,这可是郭嘉刚刚出台的政策,新鲜热乎着,整个县城多少厂子,给员工缴纳养老保险的还少之又少呢。 第123章 在赵昕悦三岁半的时候, 姚晴天放下刚刚走上正轨的清恬园私房菜馆,一家搬到县城的新家中居住了,因为赵昕悦小朋友要上幼儿园了, 孩子每一个成长阶段她都不想错过, 清恬园经营重要, 孩子的成长却更重要。 这辈子这个时候,姚成才和姚成田家的几个孩子都成了留守儿童,姚父姚母还有已经年迈的夏家父母在老家带着两家五个孩子。 当年姚成田和夏小雨躲出去后,倒是心想事成生了一个闺女,凑了一个好字, 姚成田也在一家大酒店找到了一份酒保的工作, 因为能说会道加上酒量好,姚成田月月都能拿到很高的工资,第二年过年便带着夏小雨母女衣锦还乡了。 而在家贩卖猪肉兼种地的姚成才夫妻从年头忙到年尾,到了过年一分钱没余下还欠了一屁股债, 因为姚成才在卖肉的时候, 时常看到村里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在打牌,开始他只是把自行车随便在那个树下一停, 蹲在边上看看,看得多了,牌瘾上来了慢慢也打上了。 所谓十赌九输, 何况姚成才本就不是多聪明的人,牌技也就那样,最后是这个村欠一些那个村欠一些, 就这样欠了一屁股赌债。 还经常因为没有及时把肉卖出去,导致肉不新鲜了,也不敢带回家, 怕陈玉知道了和他吵闹,为徒省事都折价贱卖掉,所以他卖一年肉最终没挣到一分钱反而亏了不少。 因为姚成才都是跑到别的村卖肉时才会停下来找牌场,整天忙着家里家外一摊事的陈玉很晚才发现不对劲,发现后,陈玉和姚成才爆发了有史以来最严重的争吵,都动手打起来了。 闹到最后,陈玉都扔下三个孩子回娘家去了,是姚成才又是甩耳光又是承诺保证再也不赌了,陈玉才回来的。 可再承诺,前面欠下的债不能不还,陈玉这些年省吃俭用精打细算存下来的钱都拿出来勉强还上了,她们兜里一个子也不剩了,最让陈玉难受的是,她知道姚父姚母手上有一些钱,但是他们不愿意拿出来给儿子还赌债。 陈玉也不再让姚成才贩肉卖了,而种地,年成好的情况能管温饱,年成不好的话,交完郭嘉的就不剩什么,没啥前途,也想谋个其他生计。 她知道前面得罪了小姑子,导致村里许多人跟着赵军这个姚家姑爷挣了不少钱,却丝毫没有亲舅哥的份,这两年陈玉也伏小做低丝毫不敢摆长嫂的架子,可小姑子那里没有丝毫和缓的苗头,恰巧姚成田夫妻俩衣锦还乡了。 这两年陈玉自认对夏小雨家的姚泉泉不错,加上她们妯娌脸也没红过脸,所以陈玉很快把希望寄托在姚成田夫妻身上,决定不种地了,和姚成田夫妻俩一块出去打工。 姚成田在大城市见了世面,口袋也丰了,回到村里天天吹嘘,整个人膨胀得不行,只觉得自己比赵军出息多了,一听大哥大嫂求到跟前,拍着胸脯就应了,说保证带着他们挣大钱。 就这样四个人收拾包袱南下打工了,连同超生的姚媛媛一起,两家五个孩子都放在农村,让老人看顾,成了留守儿童。 后来听说姚成田干活的大酒店因打黄打非歇业了,姚成田上头的领导都牵扯其中,进去了,亏得姚成田只是一个小领班,牵扯不深,要不然也得进去。 丢了那份工作后,四人也进过厂还踩过人力车,挣的都是血汗钱,给孩子许诺地挣到钱就接他们到大城市的话也变得虚无缥缈了。 哪怕现实很骨感,陈玉却从来没放弃过挣大钱的理想,一年年,过了正月初七八就外出挣钱,那几个孩子便年复一年做着留守儿童。 一次次碰壁后,姚母也觉得她这个女儿有些过分冷血,他们夫妻已经很发达了,就是不愿意拉扯娘家兄嫂一把,连亲侄子都不闻不问,人家做姑姑的都疼娘家侄子,姚晴天这么多年,别说衣服,连袜子都没给几个侄子买过一双。 姚母自问打小也没亏待与这个女儿,实在想不明白,她为什么像是存着一肚子怨恨似的,对于娘家的境遇一直冷眼旁观,简直是没心没肺。 对姚母这些怨憎的语言,姚晴天依然面不改色,轻轻浅浅道:“我生的,我有责任教养,生我的,我有义务赡养,其余的人都只是旁人罢了,他们大富大贵,我不指望沾光,他们穷困潦倒也与我无干。” 上辈子他们作为兄长对于妹妹死于非命的事满脑子只有利用此事狠狠敲赵明一笔,作为娘舅,对于亲外甥的遭遇也能做到冷眼旁观,她为什么不可以?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千百年前圣人就说过的话,她也是经历了一辈子才领悟透彻。 她不报复回去,不是因为她仁慈,只是不想积下新一轮的因果。 连赵明她最终都没有动手,因为不想脏了自己的轮回路。 好在赵明如今已经自食其果了,听说那次耗费巨资好容易从医院康复出来后,隔三差五被人套一次麻袋,村里计生工作人员虽然也不讨人喜欢,却远没有赵明名声来得臭。 他们可是为群众办事的人员,不屑于同赵明为伍,流程捋顺后便彻底和赵明划清界限,否则可能被盖上助纣为虐的帽子。 赵明没有了经济来源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