伙,不管他有什么正经的理由,不管他的身份被包装得多么天衣无缝,只要顶着那样一个可疑的形象,伊达航就根本不可能将人放进会场。 所以这个人是怎么混进来的? “只有两种可能。” 小侦探强忍着心中的焦躁,努力让自己保持冷静。 尽管他真的很想立刻拨开眼前纷乱的人群,跑过去看看那个被枪击中的人的伤势,但他知道自己和阿纲能在黑暗又混乱的会场中安然无恙已经是阿纲努力之下的结果,不能因为自己的冲动而让阿纲更多涉险——无论是让阿纲带自己突破混乱拥挤的人群去到伤者身边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危险,还是因为两人异于常人的举动而引来隐藏在黑暗之中,默默注视着这一切的那一双——甚至可能不止一双——不知属于谁的“眼睛”的注意。 小侦探深深呼出一口气,强迫自己先将注意全部集中在对刚刚发生的枪击事件的推理上——“其一,对方就像皮斯可一样,有某个可以正大光明出入会场的表面身份,在以这个身份作为来宾进入会场以后一直不动声色,直到主办方为了播放幻灯片熄灭了会场灯光,才借着黑暗的环境进行了变装,将自己扮成如今这副模样。” “其二,对方是在灯光熄灭以后,通过某种我们暂时无法明了的方式潜入了会场。” “你觉得哪种可能更大?”阿纲问。 小侦探的回答没有丝毫犹豫:“第二种。” “这么肯定?” “他是以克丽丝·温亚德的狂热粉丝为自身标签发动的袭击。”江户川柯南说,“而且表现出了相当明显的偏执症状。” 无论对方的确是这样一个人,还是刻意伪装出了这样一种形象,都几乎可以排除掉刚刚他所列出的第一种可能。 “的确。”阿纲想了想,点头表示赞同,“而且克丽丝·温亚德离开会场的时候身边跟着十几名警察随身保护,要说她的离场是十分低调、没有引起任何人注意的,那不大可能。” 所以如果对方是从一开始就是以另一种身份混进的会场,根本不可能不知道克丽丝·温亚德现在并不在场内。 而如果明知克丽丝·温亚德并不在会场内,却还是以“我要见克丽丝!将克丽丝还给我!”这种理由发动了袭击,那这场袭击发动得可就有点莫名其妙,无法自圆其说了。 如此处心积虑、只为了能将这一枪射出得“合情合理”,对方应该不会犯这么基础的错误。 “所以,你也觉得这不是什么意外,不是诸伏先生他们喊着狼来了却没想到真的把狼招了来,而是有人索性将计就计,试图借机杀死吞口重彦?” 江户川柯南问。 ——是的,事到如今,虽然黑暗中看不清被子弹击中的伤者到底是谁,但这个看似被无辜牵连的“倒霉鬼”,十有**就是吞口重彦了。 “是,”阿纲颔首,“先不说这究竟是皮斯可的后手还是朗姆另外做出的安排,这手段倒是很有黑衣组织的风格。” 警方说可能会有克丽丝·温亚德的狂热粉丝闯进追悼会现场,所以加强了守卫力量是吧? 行。 就给你们安排一个“狂热粉丝”。 这下连皮斯可都不用出动了,一招“误伤”反倒让人想怀疑什么也找不出证据。 “这个发动袭击的人身份一定无可指摘。” 江户川柯南也想到了这一点。 “他必定会被证明的确就是克丽丝·温亚德的狂热粉丝,也必定有着某种精神方面的问题。” 毕竟他从刚刚起就一直在仔细观察,而台上那个人从始至终所表现出来的一切,都不像是演技。 可是,对这样一个脑子不太清楚的人,黑衣组织是怎么引导,或者说操控他的行为的? 他们如何能保证对方这一枪射出去,打中的就一定会是吞口重彦? 要知道会场内可是直到现在都还是一片漆黑、令人难以视物,唯一一点光源还是从幻灯机里投射出来,而且只打在舞台上的。 在这样视野极度受限的环境下,舞台上的袭击者要怎么从下方混乱拥挤的人群中精准识别出吞口重彦这个任务目标? 难不成对方受到过专业训练,即使在精神出现问题的情况下,也能保证自己的某些专业性不受影响? 可这样的人不管怎么说也算是难得的人才了,就为了一个吞口重彦,黑衣组织就舍得将人这么抛出来? 虽说对方只要能证明自己因精神方面的困扰,行动不受理智控制,无法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事后就很难追究对方的责任,但以黑衣组织物尽其用的行事风格,无论阿纲还是小侦探,都觉得这件事里外都透着股难以形容的蹊跷。 “或许这人就像曾经的沼渊己一郎一样,对黑衣组织来说就是个已经失去继续培养价值的残次品?” 江户川柯南猜测。 “沼渊己一郎被判断不具备继续培养下去的价值以后,就被塞给研究所那边做了试验品。” 虽然最后没真的落到那个下场,但那是因为沼渊己一郎自己逃走了,不是黑衣组织发了善心。 如果按照这个画风推断,台上的这个袭击者被推出来当作一次性消耗品的可能性还真不小。 但说到底,这都是阿纲和江户川柯南自己的猜测,事实究竟如何,还要等警方将人控制住,进行过审讯之后,才能得出结论。 ——阿纲和小侦探都没考虑过袭击者能逃脱的可能。 就算留守在会场内的警察因为袭击引发的混乱和会场内黑暗的环境而一时被绊住了手脚,无法立时做出有效反应,但刚刚那接连三声的枪响,应该已经惊动了走廊上跟出去保护克丽丝·温亚德的伊达航等人。 之所以会场里的人即使摸到了大门附近也没能将门打开,恐怕就是外面的人因为担心一旦贸然将门扉开启,瞬间涌出的人群会彻底扰乱警方的视线不说,同时随着大门的开启而被透入进来的光线照亮的会场环境,也可能引发新一轮的袭击,更可能让袭击者趁乱混入人群逃出生天,而从外部控制住了大门。 作为紧急应对,这样的处置不能算错。 但此举绝对无法长久维持下去。 毕竟如此做法一来会让做出这个决定的负责人承受相当巨大的压力——能受邀参加这场追悼会的绝大部分都是社会名流,在各自的领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力,一旦这些人中的任何一个出了意外,都不是一个小小的警员所能担负起责任的。 二来,被封闭起来的环境也使得外部的人搞不清楚会场内的现状,不敢贸然采取行动,如此一来时间拖得越久,产生变数的可能就越大。 “我们要不要先联络伊达警官,将会场内的情况对他做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