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大约听明白了,岳母这是要考察他呗。 袋子里的盲盒粗略看过去,至少有十个。 岳母已经不肯给他好评了,这种明确交代出来的任务,事关后续观感,盲盒再多再藏雷,他也得开啊。 余京海默默地抱着袋子,挪开座椅,低头开始鼓捣盲盒。 打开一个盒子,发现里面有个硬邦邦的泥块。 他谨慎地摸索着,翻出了小铲子之类的配套工具,和一份小册子。 认真地看过册子上面的说明之后,他就觉着这玩意儿弄出来不仅不容易,还会落土,肯定得影响周边环境。 于是干脆地把他和餐桌的距离拉开更远,又拿了张报纸在椅面上铺开垫盲盒,自个儿坐到地板上,照着说明书的步骤,先把水淋到土上,再用小工具开挖。 他没经验,挖得很小心,好一会儿才挖出个像底座的部分,以为岳母布置的这个任务是要考验他的耐性。 不料正吃着饭的周母突然开口喊了他。 “小余。” 余京海迅速昂声一哎,停住手里的活儿,紧张地捻死了手头的小铲子。 第103章 说媳妇儿彪 “别停,我问你答,盲盒继续挖。”周母把规则撂明了,接着问,“你多大了?” “36了。”余京海即刻左右开弓,手不敢停,嘴也不敢停,“今年刚过的36岁生日,阿惜和我过的,他……” “不用展开说。”周母截住了他的详细描述,继续下一个问题,“家里还有什么人?” “我妈,就我妈一个。”余京海继续答题,继续挖土,“差不多两岁那会儿吧,我爸就没了。” 周母停顿了片刻,又问,“你做什么工作的?” “保安。”余京海答道,“就在阿惜待的那个学校,奇亚。” “一个月收入多少?”周母的问题似乎开始变得尖锐了。 余京海没有迟疑,很快就报了数,精准到个位数的数字。 桌边的周惜轻蹙了蹙眉心,却没出声阻拦。 他和余京海的关系已经是谈到结婚的阶段,家里的其他长辈或许没资格去打听,但他的父母有这个权利。 关于余京海家庭背景的事,他其实也和父母说过。 母亲这时候来这一出,头不垂低,太阳镜不摘,直挺挺朝着余京海的方向,饭都不专心吃,目的显然也不会是把话再问一遍,让余京海亲口答一遍这么简单。 “……阿惜是当老师的,还能往上走,你这个保安工作,以后有晋升空间吗?” “没啥空间,是不好升了。”余京海坦然承认道。 “那阿惜和你的收入差距,你都清楚吧?” “清楚。我挣的没阿惜多……”余京海稍沉了声,随后抬头看向周惜,眼里却有骄傲星光烁开。 “阿惜能耐,年纪轻本事儿大,是优秀的人民教师,学生都喜欢他的课,特会教人……” 这说着说着还歪楼夸起了自个儿的对象。 周父满意地笑着,给碗里舀了一大勺的玉米。 周母压着自己就要挑起来的嘴角,不冷不热地哼了一声,把楼正回来,语气更重了。 “你们两个人生活质量的差距,你也都清楚?” “妈,我们现在生活就挺好,没什么差距。”周惜忍不住插了嘴。 周母顿时放下筷子,“玉米做咸了。” 这哪是在评菜啊,摆明了是在警告亲儿子。 余京海赶忙用力挤眼角,挤得半张脸都在抽搐,无比凶猛地给周惜使着眼色。 媳妇儿可别驳了,再驳下去一桌菜都得咸。 “妈,我明白您的意思,我肯定会努力,想别的法子挣钱,不会就指着这一份工资过日子……” 余京海一边耐心地搓盲盒土块,一边给岳母作解释,“我有在跟朋友打听靠谱的路子,妈您放心,不说提高多少生活质量吧,但我一定保持住现在的生活质量。” “我也绝对不乱花钱,除了给我妈寄的,都给阿惜管着,咱俩有规划,当然,我主要听他指挥,啥都有商有量的……” “凡事可以商量沟通就不错,能解决很多问题。”不怎么开口的周父这会儿突然出了声,拍抚了一下周母的胳膊。 周母再提问,问题就变了,不再围绕余京海的家庭展开,而是针对周惜的日常喜好和生活习惯去探究余京海对他的了解。 一说这些,余京海的嘴就更合不稳了,自觉地发散展开,仿佛浑身充满了干劲儿,连带着拆盲盒的进度条都在迅速飙升。 周惜的饮食禁忌,余京海早就了然于心,闭着眼都能背出来。 平常周惜喜欢干什么不喜欢干什么,爱吃什么不爱吃什么,他是一点比一点说得更顺溜,甚至无意识地带上了小吐槽。 “……爱喝奶茶,爱吃西瓜,喜欢甜的吧,但又不能太甜,糖量超一点儿都知道,嘴里有秤,不过咖啡他就爱喝苦的,不苦不喝,苦得都能赶上中药那味儿……” “他这胃不太好,但要像西瓜不整冰的还不给面儿吃喽……还有啊别人是一杯倒,他是一口就辣倒,真吃不了辣,还非得吃,拉都拉不住,可太彪……” 话说到这,余京海脑袋里立即浮现出了喝牛奶的那档子事儿,禁不住一抬眼,恰好卡中了周惜投过来的视线,这一下就黏紧了。 周惜的眼神缓缓地别往另一边,耳边透了抹薄红。 前不久才发生的事,可不得历历在目,心脏都跟着鲜活乱跳地蹦吗? “阿惜,你吃辣了?”周母突然捉紧了太阳镜镜框,盯住了儿子,“你记不记得初中那时候,你到你表哥家玩,吃过那一次辣,之后就再也没碰过……” 她记得儿子当年因为那件事,从此不沾辣,谁劝都不吃,固执得很,像是落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具体的情况她也问过,就是周惜好奇,试吃了辣椒馅儿的糕点,那糕点是重辣的口味,表哥在周惜吃之前阻拦过,可周惜不听,才挨了这教训。 但那是表哥口中的“真相”。 实际上当时并不是周惜主动要吃那糕点,而是表哥推过去的,还说那是周惜喜欢的甜口糕点。 周惜闻着味时就觉得不太对,本来想婉拒,表哥却说是特意为他准备的。 如果不尝,不仅白费人家的苦心,作为弟弟,不听哥哥的话也是不乖不礼貌的表现。 后来周惜才辗转得知,那不过是少年人嫉妒心作祟引发的小把戏。 表哥和周惜年纪差不多,总被家里长辈拿来做比较,不管是学习成绩、谈吐举止还是长相气质,都比不过周惜。 常年被拉踩,又不能跟大人抗议,火头自然就撒到了样样优秀的表弟身上。 现在听母亲再提起当年的事,周惜仍然眉眼平静润和,语气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