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6(1 / 1)

气还是湿润的。这对晾晒海货一点都不友好。 而在忙着晾晒海货的同时,大队干部已经商量好了去新医院建筑工地那边的人员安排。 找了个合适的时间,季向天带大队长拜访了工地的负责人。 具体怎么谈,要多少人手,工钱那些怎么发放,这些问题季向天就没参与进去。 总之,等一切谈好后。村里的人这才知道了有这样的好事。 —— 这不,这天一早,大队长就敲响了大队部的那口大钟。 周末整个村子很热闹。听到动静,不少人捧着碗就朝大队部走去。 云苏跟季向天今天准备去羊城。主要是去看家里的骑楼。这房子现在空着,未来几年家里估计都不会去住。要怎么安置这楼,也得拿出个章程才行。 不过听到开会的钟声,两人就跟家里人一起,朝大队部走去。 大家边走边说是不是要分钱了。毕竟今年出海结束了。虽然还没到年底,但现在分钱也好,他们可以提前去买些年货回来。别等真年底了,到处都是物资紧缺。有钱也买不到想要的。 云苏听着大家热闹的讨论,觉得这里真是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她看向男人,发现季向天双眼亮晶晶的。显然这种村里生活,让季向天觉得挺欢乐的。 “你说,你上辈子是不是住在村里的农夫?又或者是渔民?” 季向天听出媳妇口中的调侃,乐得配合:“那是,我喜欢种地,也喜欢捕鱼。估计是农夫也是渔民。你呢,就是我家的那口子。我们一起种地,一起捕鱼,一起杀猪……” “你才杀猪呢!” 还别说,云苏已经快一个星期没吃到猪肉了。 村里的猪不能杀,镇上的猪肉摊也不是经常有猪肉的。平时吃的最多的还是海鲜。 云苏觉得自己馋猪肉了。想着开完会直接就出发去码头。到了羊城找个国营饭点,狠狠地吃一顿红烧肉、酸菜肥肠…… 越想越觉得嘴馋。云苏从没发现自己居然那么馋猪肉。 就在这当口,大队长已经跟大家宣布了招工的事情。 大家一听自然是惊喜万分,开始问起这人员怎么分配的问题。 因为要照顾周边渔村,工地自然不会招工只招云家坳大队的。其他生产大队也要照顾到。不然很容易引起公愤。就是大队长,再想把全村人都塞进工地,也不敢真把这临时工的位置给占了。附近的渔村,说起来大家都是认识的。有些更是通婚了好几代。 “一家出一口子。要壮劳力,不是壮劳力的不要。” 当下大家伙都热闹了起来。这个说我家男人特别壮实。那个我儿子更加壮实。 总之,大队部这里马上就成了个比壮实的地方。 云苏看到这场面,乐呵得不行。 她家是不准备参与进去的。毕竟家里的壮劳力就她爸跟大哥。她爸一年都忙着出海打渔,好不容易休息,就不去辛苦了。大哥年轻可以去,但他有工作。 所以云苏家已经跟大队长打了招呼,不跟村里人争这个名额。村里有不少人家更加需要这份收入。 “要不我们先走?” 云苏知道这种名额没那么快决定,拉着季向天就朝外头走去。 不过走了没两步,就在人群中看到了表情阴郁的胡春花。 第38章 自从李红、李彪兄妹两人被抓后, 胡家的后续并不怎么好。 先是全村人家里都遭了火灾。虽然最后被扑灭,而且有关部门帮忙出钱修葺。但是那个担惊受怕的经历,自然让大家都把怨气洒在胡家人身上。 村里人不打他们, 因为有关部门的人盯着。 但是,骂可就不禁止了。 那段时间村里不少人时不时就跑去胡家门口咒骂。偶尔趁着夜黑风高,还有人往胡家泼屎泼尿。总之,这种行为一直持续大概一个月左右。这才慢慢平息了下来。 但这也没多好。因为村里人都把胡家人当透明的。 即使胡家人争辩,说他们是受害者。他们也是被李家兄妹给骗了的。但事情一出,大家都找不到李家兄妹。就只能找胡家人撒气了。 而胡春花的日子自然也不好过。特别那还待在肚子, 只有几个月的大的“儿子”。之前让胡春花多自豪,现在就有多憎恨。 出事后, 胡春花试过去附近卫生所想要流掉这个孩子。但是, 卫生所的医生说她贫血, 加上身体条件差, 不能流。 之后胡春花又折腾着从楼梯上跳下来,就为了把肚子那块肉给颠掉。甚至还吃了很多海蟹,想要靠螃蟹的寒凉之气, 把肚子的孩子弄掉。 但这些举动都没用。她肚子的胎儿稳稳当当地扎根。 所以, 这会子云苏看着她挺着个微微隆起的小腹。那是麻溜儿拉着自家男人后退的。 这人因为弄不掉肚子的胎儿, 就喜欢上了靠肚皮碰瓷。人家碰瓷是假装,她是真的。估计是想着碰瓷成功,孩子没了多好,还能得到一笔医药费。 这个做法十分阴损。 好在村里人都不喜欢,一开始就不会被她给碰瓷成功。但听说前段时间胡春花跑去出村那段路, 成功碰瓷了一台经过的外地大货车。 最后人司机赔了她十块钱。 “不要理她。” 出事后, 胡春花时不时就想纠缠云苏。云苏闹不明白这人的是怎么想的。因为李家兄妹的是事情,面上跟她没有一点关系。 估计是看云苏夫妻两人有防备。胡春花停下了靠近的脚步。转头看向大队长, 高喊:“大队长,我不服。我家没有壮劳力。那不是把我家的名额给白白占了……” 接下来大队长怎么处理,云苏就不知 道了。 —— 他们这会子已经离开了大队部,骑着自行车直奔轮渡。 运气很好,赶上了今天的第二班船。 “那楼是怎样的?” 轮渡航行期间,云苏问起了骑楼的情况。说实在,她也没真正住过民国时期的房子。骑楼看过不少,但都是后来翻新的。 “两层楼,楼下的面积大概一百五个平方,楼上的面积大一点,飘出去个阳台。加起来一共有一百七十多个平方……” “民国那会儿建的,一条街都是连墙的骑楼。那边以前楼下是做商铺,楼上住人。后来不给私人开店后,那街面就冷清了下来。不过住户还是很多的……” “有水电有马桶有淋浴间,还挺方便的……” 云苏听着对方介绍,知道住在这楼应该很方便。 等下了船又转了趟公交车。两人很快就站在了市中心的骑楼街。这一条街是民国时期统一建设起来的。家家户户外墙都差不多。区别在于有些楼没有维护,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