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丞相今天火葬场了吗 > 分卷阅读158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8(1 / 1)

这个最甜,里面掺了杏花, 盎芽知道杏花是什么模样的吗?就是春天开在树上的白色的那种花。” 盎芽于是从几颗糖里面挑了这一颗,上次姜婳同她示范过, 此时她按照上次姜婳口中的方法笨拙地拨开糖纸。 从始至终, 姜婳一直轻轻的看着她的手。 直到那颗糖被盎芽放入口中,她才胆怯地望了姜婳一眼。姜婳望了一眼桌上的膳食, 那时早上晨莲送过来的,看着盎芽似乎没有怎么动。 她想着等会让晨莲送热一些的膳食进来,同盎芽轻声告别后,她便收了一下桌子,端着冷透的膳食出去了。 房门没有被锁上,只是被姜婳从外面轻轻地关上了。 那颗掺着杏花的糖已经很甜了,可如若用到里面碎的杏花瓣,唇齿间便会传来一丝独特的苦涩。 盎芽缩在墙角,看着手中形状不一的糖。 在她的不远处,还有姜婳特意留下的四五个圆鼓鼓的杏花糖。 * 吩咐晨莲之后,姜婳回了房间。 晨莲将屋子里面收拾了一下,然后将那方锦盒放置在了铜镜前。姜婳望着那方锦盒,像是想到了什么,到了铜镜前的木凳上。 她打开锦盒,掀开暗红的绒布,望着里面繁复的金钗。 ......实在不太像长宁郡主会送给她的东西。 即便是为了讨好谢欲晚,长宁郡主也不会送这样繁复华贵的东西给她一个未出阁的女子。先不说在静王府中长宁郡主有多受宠,便是再受宠,如若要送礼,也要在符合身份的余地内投其所好。 姜婳闭上了锦盒,唤来了晨莲,她望着晨莲,轻轻吩咐了几句。 晨莲弯着眸,点头应了。 处理完金钗,姜婳到了书桌前。 想到远山寺发生的一切,即便已经过了许多日,她还是有些不能平静。 只是这几日又发生了许多事情,事情堆叠在一起,她无暇去思考更细的东西,就像那一坛碎掉的梨酒。 她站起身,在桌上端正铺了一张宣纸。纤细的手指持着毛笔,染上了墨,她静静地书写了一宣纸佛经。 写着写着,她想到王澜意腰带上面绣的佛经。 等到一张宣纸被写满的时候,姜婳心也静了下来。她铺开另一张宣纸,细致地写了起来。 一是怕自己有所遗漏,二是想借着纸笔梳理一下思路。 以她的身份,平日如何都接触不到王尚书。 机会是在十日后。 王尚书之妻王夫人前几日给长安城中各小姐递了拜帖,邀约各小姐一同去通山寺祈福。她和姜玉莹都收到了拜帖。 姜婳垂着眸,细细想着。 她应姜玉莹的时间就快到了,但是姜玉莹答应她的事情并没有做到。姜玉莹不是信守诺言的人,那日应她只是因为姜玉莹觉得应她比逼迫她更简单些。 但是这些年姜萋萋一直在姜玉莹身边,手上自然会有些姜玉莹把柄。 故而两人可能僵持住了,只是不知道能僵持多久。 才及笄的姜玉莹,同十年之后那个威胁她的姜玉莹,在姜婳的脑中变幻。 上一世她其实听闻了一些姜玉莹在夫家的事情,种下什么因,得出什么果,姜玉莹未同人种下一颗善果,姜府落魄后,她曾经依仗的权势便成为了夫家欺压她的东西。 在那般痛苦之中蹉跎了五年,姜玉莹变得更为心狠和决绝。但是现在的姜玉莹,还只是一个被宠烂了根子的娇小姐。 相较于姜禹和祖母,姜玉莹只是她要面对的微不足道的一部分。 姜婳一边想着通山寺的事情,一边想着她要如何应对姜府的事情。这几日祖母已经在按照探她的口风,似乎为她寻到了一个‘无可挑剔’的婚事,几次三番暗示她。 不知不觉间,天色已经黑了下来。 姜婳有些疲倦地垂下了眸,闭上眼那一瞬,耳边又陡然响起宁玉郡主说的那些话。 她将头埋在了手间,愣愣的看着桌子。 等到晨莲敲门进来的时候,就发现屋子里面漆黑一片。晨莲上前,点了一盏灯,屋子里面瞬间明亮起来,姜婳也抬起了头。 晨莲笑盈盈道:“小姐,用膳了。” 是晨莲才从厨房端来的膳食,还冒着热气,姜婳望向一眼,轻声应下。她犹豫着,望着面前的晨莲,许久之后也未问出那一句‘关心’的话。 以谢欲晚的聪慧,惹怒天子至此,便只能说明他的故意惹怒的。 她对朝堂权谋之事,了解不过他一分。她如今已经有许多烦心的事情,如何还要为他担心。 没有她,他只会拥有更好的一生。 她也会。 她轻轻吹着勺子中的汤,待到冷透了,才放入唇中。即便冷了,汤还是有一股清甜味,姜婳用勺子勺了勺,看见了马蹄。 她轻轻咬了一口,咽下下去。 * 司府。 司洛水跪在灵堂前,眼睛红肿,她不知道为何只是半日,从小同她一起长大的哥哥就离她而去。 在她的身后,是她的父亲,当朝御史大人司重。 司重沉默地望着前面的棺木,向来严肃的御史大人,此时触摸棺木时手却在颤抖。看见还在不停落泪的女儿,司重叹了一口气:“去陪陪你母亲吧,她连着哭昏了几日,眼睛本就不好,再这样哭下去,日后眼睛就要瞎了。” 司洛水踉跄着从地上爬起来,掩面向着母亲的房间去。 司重看了悲痛的女儿一眼,手重重地抚在了棺木上。 前面的火盆还在烧着,灵牌前的香还在燃着,司重望了一眼外面漆黑的天,重重地跪了下来。 是他的错。 是他一直将司礼同那位丞相大人比较,才让司礼生了嫉妒的心思,因为司礼那些嫉妒,那十位学子才会蒙受没顶之灾。 那日之后,司礼取得了功名,却也日日被那些无辜惨死的性命困坏了心性。司礼开始信佛,给所有寺庙捐了一笔又一笔香火钱,每日求神佛宽恕他的罪孽。 再后来,那孩子便觉得,既然他都如此诚心信佛了,那再多些罪孽,神佛也会宽恕的。 他始终在孩子身后看着,从学子之死开始,他就看见自己的孩子走向了末路。 他该公正,可司礼是他的孩子。 当时只有一个法子,太子是嫡长子,但是皇后因为难产早逝之后,所在的母族殷家被其他世家不停打压,从前殷家仗着权势做的伤天害理的事情也全都被揭露了出来。 殷家是一个注定颓败的家族,无法为太子登基提供任何的助力。这些年天子明里暗里都有过暗示,他都没有正面回应。 当时唯一的法子,就是同天子‘谈判’。 后来,他将手中的一半势力向天子投诚,并告诉天子,司家会永远拥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