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迟来的正义 > 分卷阅读9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96(1 / 1)

沉溺在这种消沉情绪之中。” 寻逸抿着唇,一言不发,用右手的指肚来来回回地磨著书角。 邱三桥把手收了回来,往后撤了一步,又说:“比起逝者,我会更珍视生者,更珍惜身边的人,这样也能少些遗憾。” 寻逸侧过头,盯着自己的老师。 邱三桥顿了顿说:“我父亲因为癌症离世后,我也曾情绪低落过一阵子,对生活和工作都失去了兴趣。母亲对我说,父亲过世后她也很难过,恨不得追随而去,但一想到我,她就没了死的念想,她觉得自己还有盼头,生活还能继续。我也明白过来,父亲虽然是我重要的亲人,但不是我生命的全部,我还有母亲,我要珍惜她在的日子,好好照顾她。 “我也会珍惜自己身边的其他人,就像我之前说的,你们大家过来读我的研究生,我认识了你们,我很珍惜和你们相处的时光。当然,这是我自己的想法,只是说出来给你做个参考,没有强迫你一定要接受。”男人说到这里,微微一笑。 寻逸看到自己老师眼中的点点波光,心狂跳了两下。 邱三桥见男生的脸色缓和了一些,继续道:“小寻,难过之后,试着慢慢放下,好吗?” “老师,我明白了。”寻逸点了一下头,“谢谢你。” 邱三桥本想再劝上几句,结果办公桌上的手机突然振了起来。他接了电话,跟对方聊了几句才撂了电话。他问了句:“小寻,明年3月沪海市有个中外刑法学交流大会,我打算和王老师一起过去,顺便带几个学生,你要不要一起去?这是一次不错的机会,听听外国专家学者的报告可以开阔一下眼界。” “好。”寻逸说着从抽屉里拿出一个便签本和一份名单,“那个会在沪海的什么地方?有两名幸存者在沪海,都是女性,一个叫何馨然,一个叫周舟。” 邱三桥听见“幸存者”三个字的时候,眼皮不自主地跳了跳,他咳了一声:“徐汇区,交通大学徐汇校区。” “那两名幸存者都住在闵行区。”寻逸边翻名单边说。 “离着不远。我们可以利用空闲时间去看看。” 寻逸点点头,将名单收起来,在便签本上写了几笔,说:“谢谢你帮我找到了那两个住在青岛的幸存者的电话,我昨天下午和今天早上各打了一通过去,都没人接,我明后天再试试。” “你别着急,慢慢来。” 寻逸再次点头,问:“你能不能帮我找找何馨然和周舟的联系方式?我想提前联系她们一下,问一些问题。当然,我知道通过电话调查得到的资料没那么可靠,不确定的因素太多,所以我还是打算到她们的住所,和她们当面沟通一下。” “好,我试试。” 寻逸道了声谢,然后从抽屉里找出几张稿纸写起来。 邱三桥整理了一下手头的文件,关了计算机,穿好西服和大衣。他走到寻逸身边,很自然地把手放在了对方肩上:“我晚上有点事,先走了。你写什么呢?” “读书报告。”寻逸抬头望着站在自己身边的男人,目光柔和了许多。 邱三桥刚打开门,就被寻逸从背后叫住了。他转过身,用眼神问,什么事? “谢谢你。我觉得……”寻逸说到一半儿,声音突然低了下去。 邱三桥站在门口,静静地等着下文。 “你……”寻逸推了推眼镜,斟酌着词句,“很好。” 邱三桥怔了怔,温和一笑:“小寻,你也很好。” ?? .?. ??明天休息一天。 进入论坛模式1483/666/7 大学老师到底还是凡人一个,做不到从头到脚每一个毛孔都散发着神性。 邱三桥出了办公室以后,没有回家而是直接去了戴老师的办公室。看里面灯亮着,他敲了敲门,走了进去。 “戴老师,您还没下班?” 戴长剑喝了口茶:“林同榷带着他那个小学生堵在我家门口,我怎么回去?” “师兄他……”邱三桥欲言又止。 “你坐。”戴长剑指了指自己对面的椅子,“前几天他给我打电话说要给我拜年,我听了以后直接挂了。今天他又给我打电话说他带着他的学生要给我赔不是,正在我家门口侯着。我问是什么事,他跟我说是模拟法庭比赛结束后寻逸和他学生争执的事。” “其实寻逸他……”邱三桥刚想开口帮自己的学生说句话,就被自己的老恩师打断了。 戴长剑摸着下巴说:“寻逸不是我学生,这件事说小了是你和林同榷的事,说大了是咱们刑司院和京大法学院的事,林同榷要找应该去找钱江麟,而不是我。” 一见自己的老恩师开始摸下巴,邱三桥就知道对方生气了。虽然邱三桥读研期间没少被林同榷使绊子,但他不是那种落井下石的人,不管是当着别人的面儿还是背地里,一句师兄的坏话都没说过。戴长剑数落他师兄,他又不能附和,只好劝了一句:“师兄也是惦记您。” “惦记?他真正惦记的是什么,我会不清楚吗?”戴长剑一皱眉,眼皮上的痦子又窝进了皱纹里,“无非是他之前的靠山倒了,现在学院里人人排挤他,他想再找个新靠山,继续往上升罢了。学院里的派系之争,我见得还不多吗?” 邱三桥一点儿也不意外戴长剑会这么说,因为之前他已经隐约猜到了师兄一直跟他套近乎的原因。他没有顺着自己老恩师的话继续说下去,反而温和地笑起来:“师兄他当年那么选择,说不定也有苦衷。再说这么多年了,您何苦一直抓着这件事不放,就别给自己再添堵了。” 戴长剑叹了口气:“你不用替他说话。归根到底,还是我看错了人。前两天我还看了他最新发表的论文,写的都是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连我之前教的最基本的都忘了。”老人说罢,又开始摸起下巴来。 邱三桥知道自己的老恩师现在正在气头上,也不好接话,只能保持沉默。 “不提他了,不提他了。”戴长剑自己转了话题,皱着的眉头终于舒展了一些,“对了,小邱,今年咱们院有一个青长(青年长江学者)的名额,咱们系打算把你推荐上去,你准备一下申报材料。” 邱三桥犹豫了一下,有些为难:“戴老师,这不是很妥。” “怎么?”戴长剑打量着自己的学生,双眼虽浑浊却不失精明。 “不知道您是不是还记得,三年前评青长的时候钱院长把龚老师的申请材料按下来了,龚老师天天有事没事就找人说这个,一直耿耿于怀。我还是和大家一起竞争,这样公平些,也不会落人口舌。”邱三桥婉拒了自己老恩师的好意。 邱三桥毕业那会儿之所以选择在高校教书,就是因为觉得自己难以适应官场上的尔虞我诈,可工作久了,才发现高校并非天堂,学院内部俨然就是一个小型的官场,各个学派、各种势力在学术上和利益上争执不断。 对于“站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