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池鱼 > 分卷阅读6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64(1 / 1)

关男子尊严,他不好直接问,却又不知晓该如何问,才会显得不那么直接,抓耳挠腮了一阵,半晌没出言。 看他纠结的话都说不利索了,沈宓大发慈悲道:“韩礼没告诉你吗,年少时我同他见过。” 他又笑了笑,“就跟你们这些故人一样,倘若对我能有恻隐,便能反向利用之,最后将我钉在这仁义礼智里,成为要挟我的筹码。” 姚如许跳了一下眼皮,想劝慰几句,却又看见他撵人的手势,慌忙闭嘴在旁立了片刻,随即捞起茶案上的账簿,一路出了世子府。 待人没了影,闻濯拎着一叠点心及时露面,立在他身前,一手抬着他下颚,将桃花做的糕点拎起来一块抵到他唇上,“午膳马上就好了,先吃块糕点垫垫。” 沈宓张嘴,大度地赏了光,咽了两口不愿再吃,便咧开脸,抬手握住了他的手背。 闻濯俯身,就着两个人交叠的手,将那块剩余的桃花糕叼进了嘴里,满意地嚼了两下咽入喉咙,沾着些甜渣的唇故意蹭到了沈宓的嘴角,又伸舌舔去他嘴角沾上的渣子。 在闹过头之际一触即分,伸手抚了抚沈宓后背突出的脊骨,“摸摸毛。” 沈宓脚下踹他小腿,“没完没了了是吧?” 闻濯又顺着他的后颈往脊柱底下撸了两下,理直气也壮:“男人嘛,总有些特殊的癖好。” 沈宓心底的阴霾这下是彻底散了个干净,乐的直接笑出了声来,“偷听你还有脸了?” 闻濯将他眼纱拽下来,看着他的双瞳煞有介事地问:“我听不得么?” “你…”沈宓吸了口气,又捂住额头,“真是没救了。” 闻濯没见他直接回答,心底划过一丝怅然,刚想抽手起身,却被沈宓伸手搂了回去,他惊诧地偏头去瞧,只见沈宓眉目间泛起薄怒。 “瞎动什么?”沈宓低声道。 闻濯这回没话了,“我……” “我是觉得我自个儿没救了,”沈宓一脸无可奈何的样子,咂了咂舌,“啧,我竟觉得你拈酸模样,直教人想疼。” 闻濯顿然抽了口气,又急切问道:“你想疼我?” 沈宓一把将他衣领拽下,两人一起窝在了,可以装得下一个半沈宓的太师椅里。 闻濯撑在椅架上,俯首望着他狡黠的眼睛,见他头一次主动凑了上来,伸手搂住他的后颈,贴了片刻,又趁着若即若离的空隙低语道:“阿旻,我疼疼你。” 闻濯急促抽了口气,顿时灵台里如同钻出一把烧的极旺盛的火,迎着唇间滚烫的气息,越烧越野,燎起了他满身鲜血,沾着樱笋月和煦的风直发他肺腑。 他倾身重新压上沈宓那两片勾人的嘴唇,手指覆上他背后清晰的骨络抚摸一阵,便侵入柔软唇齿,在这满目旖旎风光里,亲手将无边春色尽情揉碎…… *** 午膳,两人坐在沈宓院子里的凉亭中,新来的丫鬟给亭子上缠了几丛碧绿的爬山虎,既添风致,又解决了仲夏遮阳的问题。 沈宓欢喜的很,一高兴便多吃了几碗饭,看得闻濯稀奇坏了,赏了满院人银子,又贴心地给沈宓又添了碗汤。 期间还酸的不行,“就这么喜欢待在世子府?” 沈宓猛灌两口热汤入喉,“你说呢。” 闻濯识趣地闭上嘴不说了。 虽然离了承明殿,但这几个月以来,沈宓这午睡的习惯却是教闻濯结结实实养了出来。 茶酣饭饱,便有些昏昏欲睡,配上春日暖洋洋的天气,衔着报春花的煦风一吹,整副身子骨都软了。 还好屋里屋外都教下人打扫了一遍,榻上的被褥也都铺了新的,沈宓径直往上一躺,忽然想到“醉生梦死”这个词。 他睁眼撇头去望窗台边的闻濯,这位风雅的殿下,此时正在摆弄一束娇丽清新的报春花。 似乎是原本的花瓶瓶口太窄了,花枝折的太多搁不下,他放了半数,剩下的重新从屋里翻出来个花瓶,插在沈宓那满堆淫词秽调,诗集话本的书案上。 忙活完,赏心悦目,他似乎是终于满意了,转身走近榻边瞧着沈宓微眯的眼睛失笑。 沈宓看他这副嘚瑟的样子就想杀杀他的锐气,随即抬起脚踹他膝盖,冷哼道:“附庸风雅。” 闻濯垂眸看着榻上躺的世间第一风雅,认可地点了点下巴,“你说的没错。” 沈宓瞧着他那快溢出蜜来的眼神,又想起方才在院子里那会儿,心下不由地生出羞臊,手指微屈了屈抓起一团被褥,扯开话题道:“你何时回去?” 闻濯忽而觉得他这第一风雅,也是个第一煞风景,“不是说不赶我?” 沈宓心虚了下,“随口一问。” “我今日不想回。”闻濯说。 沈宓自然是由他去,反正朝政之事他如今也不大了解,总觉得这位殿下心里都有数,“随你。” 闻濯舔了舔嘴唇,得了令地翻身上榻,又意犹未尽道:“所以你能否,再疼疼我…” 话落,他便好折腰,尽“附庸风雅”—— 作者有话说: 注:户部之中,以尚书为首,侍郎其次,郎中再其次,侍郎和郎中各有左右两位。 官袍颜色和银鱼袋分品阶,五品之下着色青,五品之上着绯色官袍,佩戴银鱼袋,三品及以上着紫色官袍,佩戴金鱼袋等。 闻濯没有官袍限制,他是主角他爱穿什么穿什么,他喜欢红色就穿红! 后面基本感情线偏多,剧情照常走。 闻濯本质还是偏执的那种。 第37章 梁上燕 四月,闻钦改年号为贞景。 亦自贞景帝闻钦立后起,摄政王闻濯有意放手朝政,且向上提出欲在京畿另立王府之策,几乎摆足了拥立新帝的立场,以此丹心,杀减了朝中一大批站队于他“忠贞义士”的士气。 四月初,清明时节。 正赶上踏青扫墓之事,姚清渠以回家祭拜先祖为由,彻底离京远行。 临行前托在户部抽不开身回乡祭祖的姚如许,向闻钦递了辞折和身后的一系列交代。 辞折里慎重呈明了设立新任给事中一事,通篇冗长,闻钦一路阅读下来,就只记住了一个“钟自照”的人名。 四月中,姚相离职一事沸腾。 以顾枫眠为首的户部开始在朝中扭转风向,以“有马不识双鞍,忠臣不事二主”之辞表明衷心,并以后宫妃位空虚,有损社稷根本之由,将自己的女儿送入了宫中为妃。 一时之间,顾氏在朝中的地位如日中天。 同一时期,朝中半数心还在摄政王那里的朝臣,基本都选择作壁上观。 他们本想试探闻濯对于这此事的态度,结果一旬日过去了,人家压根儿没有把这争权夺势的后宫学问当回事,甚至都懒得搭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