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池鱼 > 分卷阅读232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32(1 / 1)

认为贞景帝倒台以后,姚太傅能让你一介毫无背景的寒士,在新朝之中大展宏图吗?” —— 姚清渠其实只是他的猜测,不过除了没有直接的证据可以证明他就是这场世家起义的主谋,其他所有的线索都指向了姚氏。 他想不到满朝除了顾枫眠,世家中还有谁可以凌驾于他和方氏之上,在背后纵横捭阖。 此外,还有一个令人费解的问题—— 既然姚氏主张起事推翻皇帝和朝廷,那么他们应该早就找好了储君人选。 那时候的顾枫眠还未犯事,后宫之中也只有他的女儿顾妃膝下有一子,他们若是想要推举小皇子继位,那就成了给顾枫眠做嫁衣。 可姚氏倘若真的要推翻贞景统治,以他们的根基,又怎么会甘心屈居于人下呢? …… 作者有话说: 方书迟:就是给池自贞下药! 第148章 隔山岳(一) 七月底,阆州赈灾事宜告一段落,姚如许也稍稍能喘一口气。 水患制止之后,他们与当地官府和百姓一直在忙碌水利工程重建、和修建避难所之事,境况好不容易好转,又出了疫病。 所幸官府的人提前预测,趁早做了打算,才避免更多人亡于这一场天灾…… “姚大人,又是你的信。”宣周从远处跑过来说。 他近来收到了不少从京都送过来的信,除了京都亲友以示慰问,其中还有一个令他意想不到的人。 打开信,上头言语寥寥,除了一句例行的询问平安与否,剩下的只是在催促他加急回京。 他淡淡把信塞回信封,毫无波澜地收进自己的袖子里。 “对了,朝廷召回的旨意下达,说是陛下对此次解决阆州水患之事十分满意,想要犒赏所有参与人员。”宣周说。 姚如许抬眸看了一眼身旁歪歪扭扭、临时搭建起来的茅屋,和不远处的荒芜破碎的田野—— 田埂上几个一块儿追逐的小童正冲他打着招呼,他抬手回应,嘴上却冷冰冰道:“犒赏?你看,远在京都的朝廷就是这么不食烟火,我们克服千难万险修水坝渠道,搭建房屋以遮蔽还活着的难民,在短短一月内看惯了生死,想着朝廷能够再拨下银两和粮食,他们却打算收尾了…” 宣周不忍地动了动嘴唇,“大人——” “今日又死了多少人呢?”姚如许收回手看着他道。 宣周垂着眸沉默良久。 直到远处有人叫他们过去议事,他才听见姚如许的声音传来: “后天,准备启程吧。” —— 八月初,前任户部尚书顾枫眠于听云台问斩。 这一日,观看的人围满了周遭两条街,还有大人抱着小孩子来看的,叽叽喳喳的声响嗡嗡一片,好像过年宰杀豚彘围坐吃席那样热闹。 顾氏的人只有几个兄弟来送行,姑娘都在家守着顾夫人,顾妃则被困在空中出不来。 行刑时候没到之前,顾豫跟着他大哥几人一起上听云台,送了一壶上好的杏花酿,浑浑噩噩听着他们在说什么告别之言,却没听清具体说了什么话。 等到监斩官员催促之时,顾枫眠忽然叫住了他。 顾豫闻声下意识回头,隔着锁链与状如乞丐的顾枫眠相望。 “好好的,照顾好你娘。” 这一刻,顾豫后知后觉地感觉到快要失去的滋味是什么,脑海里闪过无数曾经与对方争吵顶嘴的话,喉咙里堵着一团,嘴上嗫嚅着,“父亲…” 顾枫眠看着他,浑浊的眼底闪过光,冲他摇了摇头。 他在兄长和催促声和行刑之人的呵斥声中被推着下台,锁链在地上摩擦发出清脆的的声响,他站在人声鼎沸中,如梦如幻地看着鲜血溅满行刑台,看到自己父亲的脑袋睁着眼朝着他的方向滚来,在人群的尖叫与干呕声中,识相地停在了听云台的边缘。 他听见哭声,可是谁的脸上也没有眼泪。 他张着嘴仰着看天,忽然被他大哥顾章一把搂住肩膀,“敛雅,别哭。” 前方一片血腥,逐渐退散的人群让空气涌进来,顾豫终于从窒息中得以喘气。 他抬眸,正对的长街恰好有人骑着高头大马过来,两者毫不相关的情绪在一瞬间对上,顾豫僵持了半晌。 随即监斩的官员自高台而下,匆忙赶到那人马匹之前拜见,“下官该死,听闻大人自阆州治水赈灾归来,竟还让如此血腥的场面冲撞了大人——” 姚如许抬手打断他的话,神色冷淡说:“尽快清开道路。” 监斩官连连道是,急忙指挥着手底下人疏散人群,朝着一旁去了。 姚如许近年在京都世家里名声大振,顾氏这几个在朝为官的自然也认识他,匆匆上前行了个礼,便捡了顾枫眠的尸首回家去。 半晌过后,进宫的道路清理出来,听云台的血迹也让人清洗了大半。 姚如许带着随行之人骑马直行,直入官道。 顾枫眠之事他在阆州时便已有听闻,不过他与这人过往交集不多,事发时他也并不在京中,不便过问太多。 如此当做什么也没发生过的走掉,是最好的选择。 —— 进宫朝见,贞景帝已在长乐殿等候多时。 他这个皇帝,虽然没干成什么实事,但表面功夫一向做的不错,待姚如许一进殿,他嘴里就没吐出什么不好的。 茶水点心在旁,加官进爵好似也是他一句话的事。 姚如许原本在阆州之事上就对朝廷生出了诸多抱怨,此来又见他这样轻率、避重就轻,心里更是气不过,随意应付了两句,便以奔波劳碌、身体不适之由,请辞离宫。 贞景帝并未多拦,只道待他身体痊愈,要为他在宫中摆宴。 …… 出了宫,他还没想好到底是回自己的私宅,还是回姚氏住宅,便有人替他做了决定。 他定定立在街道之上,看着沈宓笑盈盈地从摄政王府的马车里钻出来。 “芳归,好久不见。” 秋风大梦一场,醒来世事茫茫。 当真是好久不见。 坐进马车,沈宓开门见山,“好不容易盼到你回京,有一件事我要与你商量。” 姚如许皱眉,“什么?” “姚太傅与方大和新任的翰林院修撰池自贞暗中谋划,意欲在过几日方家老爷子方观海七十大寿时,逼宫造反。” 这话里的信息太多,姚如许脱节京都太久,一时都没能反应过来。 “你是说我爹?” “是。” “你从哪里来的消息?” 他不是不信任沈宓,只是他知道的事情太少,毫无头绪地就接受这么刺激的一套说辞,搞的他十分怀疑自己所处的时机和空间,好像还在赶路的途中没醒一样。 沈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