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其他题材 > 盗版训犬指南 > 分卷阅读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4(1 / 1)

本里夹的排期表,手指划着确认,“...上边儿没写。” 黎英睿假咳了一声:“下午临时改的,还没来得及跟小苏说。” “去哪儿出差?” “X市镇江县。” 这话一出,肖磊怔住了。半张着嘴,眼睛瞪得老大——X市镇江县北四家子村,正是他的老家。 “那儿除了南果梨没别的。” “就是南果梨。”黎英睿垂着眼帘,摆弄着手腕上的钻石袖扣,“我听说你是镇江人,对那一片儿熟悉。趁你还在职,陪我走一趟。” 肖磊不疑有他,点头答应:“走高速还是坐高铁?” “哪个快?” “高铁俩点儿就能到。要走高速,估摸得五个点儿。” 黎英睿思忖了下,说道:“我不喜欢坐高铁,走高速吧。早上十点出发。” “十点晚不晚?下午三点到地儿,你看完都五六点了。要住市里酒店,还得再开俩点儿。” “明早我有安排,最快也只能十点出发。住的地方不急,等到了再说吧。”黎英睿对他招手,“走,一起去吃个饭,当我给你践行。” 【作者有话说】 公主心里:小狗要走了,怎么还有点不舍。虽然是我给他整走的吧。 公主嘴上:去看项目,你给我开车。 萌新员工:我挖的南果梨项目居然被黎总采纳了?我是不是要飞黄腾达了?? 管理层:嗯?镇江南果梨?这哪儿来的野鸡项目?什么?黎总亲自去考察?? 黎总为什么选慢的,嘿嘿,周六你们就知道啦! 第38章 夜深了。 黎英睿默许肖磊留宿,还给他拿了个毯子。自己冲了澡,回到桌旁翻看江龙的股权转让合同——这件大事他现在才有时间复盘。 肖磊趁他忙的功夫,把卧室地板的浮灰抹了两遍,又换上了新的床单。做完这些,他开始给黎英睿装箱。 前阵子黎英睿手术后,他找秘书小苏问了不少事。小苏也热心,问的没问的都教,其中就包括了黎英睿出差时怎么装箱。 装箱很讲究,讲究到还有图,标着各个区域放什么。 要以前,肖磊绝对嗤之以鼻,嘟囔一句事儿B。但现在,他已经明白了一些事情。 黎英睿曾说过,一个人创造了价值,要求把价值兑换成通用筹码,就叫做富有和资产。而如果一个人什么价值都没创造,却要求别人为自己提供什么,就叫做贫困和负债。 那时候他听不懂,更不以为然。可如今再琢磨,又变得深以为然。 每一种工作,本质都是一场买卖。是用钱来满足期待。司机、秘书、家政、总监...这些工作名称下,都对应着一种期待。 黎英睿对自己的期待,是保镖兼助理。不是朋友,更不是情人。 至于黎英睿对陆昊是什么期待,肖磊不清楚。他只知道,那是一种更高级的期待——肉分五花三层,人分三六九等。感情的事,怎么能平等? 有些人是橱窗里的名贵珠宝。谁都能一睹风采,但不是谁都买得起。买不起不磕碜,磕碜的是巴巴地瞅。 意识到这一点后,肖磊放下了。不是放下感情,而是放下期待。原来有些心思是不配招摇过市的,它只能被收拾到心里边儿,还得上两道拉链。 刚收拾好,身后响起黎英睿的声音:“出差得在外面住一宿,不回家拿东西?” “等小苏来了我再走。”肖磊把箱子盖上,“明儿镇江下雨,黎总有没有雨鞋?” “我不穿雨鞋。” “村里都土路,下雨皮鞋不好走。” 黎英睿胳膊肘撑着门框,沉沉地看了他一会儿。浓黑的影子打在墙上,像毛笔字。 “我乳胶过敏,穿不了雨鞋。你给我装一双备用皮鞋。” 黎英睿平日说话字正腔圆,像新闻频道的男主播。但现下不知是累了还是怎样,这句话说得慵懒黏糊,别样性感。 肖磊一下子就给电糊了。 他没敢回头。他知道黎英睿现在什么模样。 穿着白色的桑丝睡衣,蓬松着头发。沙发边的落地灯一定会打透他的睡依,清楚地映出他的身体。 黎英睿的身体。 那橡胶人一样紧绷的身体,任何角度都没有赘肉松下来。细腻的骨架,窄长的腰线。浑园紧实的辟谷在布料下挣着,像两团活物。还有线条流畅的腿,后边儿开着一朵雪白的葫芦花...肖磊伸手去够衣柜下层的鞋盒。血滚滚地发烫,皮却冷得抽搐。倒映在墙上的黑影子,随着他的颤抖而颤抖。 “小肖。”黎英睿忽然道,“我对你没有任何不满。只是觉得让你干端茶倒水的活计,很可惜。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肖磊没说话,单膝跪在地上扯鞋盒。鞋盒磕在柜门上,噔噔地响。 “在外面照顾好自己。”黎英睿又道,“有什么困难,都可以联系。” 肖磊仍旧不说话,只是轻轻摇了摇头。两人对着沉默了会儿,黎英睿从门框上起身走了。 细长的影子在地上斜拉着。越来越细,越来越淡。在即将消失的瞬间,肖磊猛地伸手抓了一把。------镇江县,位于临省X市,是个四面环山的小盆地。黎英睿此行去的,正是镇江县下的南果梨产地,店头村。 店头村建于明朝嘉靖年间,至今已有五百年的历史。依山傍水,空气清新。一条小河穿村而过,沿岸还能看到不少保存完好的老房子。喷着红漆宣传字,还有简单粗暴的墙面广告:少生优生幸福一生、空调买的对,老婆搂着睡...村后的山上就是梨园,四周圈着铁丝网,靠道边的地方栽了一排垂柳阻挡视线。 “种这柳树是为了挡风?”黎英睿问道。 “挡人的。”他身旁一个两腮血红的男人说道。 这人叫王大伟,种了二十年南果梨,是这一代的‘南果梨大拿。’ “不挡着点,没等熟就得被偷一茬。这帮犊子边偷边祸祸,咬半拉卡叽的撇地上。” “这园子一年产量多少?” “往年能有个七八万(公斤),去年不行,雹灾,就剩下两万不到。” “去年中秋我买过一批,”黎英睿道,“贵不说,还皮厚渣多。是受灾导致的口感变差?” “不是。受灾赶坐果前那没事儿。”王大伟指着山下的仓库,“主要是没原种了。前两年政府扶持,说走冷链往南方运,搁那儿建一批气调库。这都专门为冷运嫁接的果,没原种果好吃,牙碜。” “冷运车紧俏,补贴不好下。毕竟屠宰业也得用冷链。”黎英睿思索着道,“要想往外走,还得发展产业化的精深加工。” “也试着整过点,冻梨果脯啥的,卖得不好。” 正说着话,忽然吹起一阵狂风,梨树的叶子哗哗直响。 “下山吧,要下暴雨。”肖磊说道。 “大风刮大雨。”王大伟也道,“走,先回屋去。” 肖磊和王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