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国内的商人见他们这里粮价高涨,必然会想要把粮食都卖到他们这处,而大清、就还真能没压力的全盘收下,如此,饿死的就是安南国内的人了。 四姐儿道:“所以只能买到一些,还是人偷运过来的。” 玉格道:“没事儿,能买多少就买多少吧,总归咱们的东西、很划算。” 四姐儿笑着点点头,又问:“七夕的时候有没有空闲回家一趟?” 玉格看向她。 四姐儿道:“七夕是你的生辰,你今年也有十八岁了,唉,我还记得你最开始做买卖的时候才八岁,八岁,才那么高。” 四姐儿伸手比了比,笑着道:“好像还是昨儿的事儿,转眼你就十八岁了。” 玉格笑道:“七夕那日金缕记要上新品。” 四姐儿的眼底闪过几丝落寞,玉格进了厂房,五姐儿到庄子上养胎,西四牌楼的院子里,如今只剩下她一人了。 玉格见状话音一转,又道:“不过也不是头一回上新了。” 四姐儿眼含期盼的抬起头来。 玉格笑道:“这么些年来要么是做买卖,要么就是有别的事,都没能好好过几个生辰,今年过完七夕,我还得赶紧去木兰围场那边。” 玉格说着一顿,木兰围场,玉格拍了拍额头,她就说她好像忘了什么事儿。 “怎么了?”四姐儿有些紧张。 玉格笑道:“没事儿,就是想起了一件别的事儿,没事儿,七夕节四姐可要腾出空来,好好给我过生辰。” “嗯。”四姐儿笑着重重点头。 送了四姐儿离开,玉格便开始琢磨起木兰秋狝之事,她的骑射要怎么样个精进法? 第165章 、七夕节 结论是没法子精进,她整日待在厂房里头,虽说厂房不小,可她也不能骑着马在厂房里跑来跑去拉弓射箭吧,像什么样子。 只好、另辟蹊径了。 七月里,除了七夕节的新品外,内务府也要进行第二次猩猩毡等布料的出售,五月那次,八贝勒最后还是加了一成按照市价六折的价格卖的,而商人们也果然不愿以三折价卖给内务府,最后价格稳定在了五六折左右。 当然不乏‘聪明’的商人,反向从内务府购进猩猩毡等物,但市场上总体的态度还是谨慎和怀疑的,所以那些大胆的人也只好为自个儿的胆大负责了。 七月初六,金缕记的新品从厂房出发运往京城东南西北的四间铺面,玉格也同日出发,拐到了自家庄子上,接了多尔济和陈氏、银姐儿,以及五姐儿夫妇。 虽然后来大家都置了不少别院房屋,但在他们心中的家还是棺材胡同的那处院子。 见到玉格难道抽出空来,陈氏也很高兴,“又瘦了,可算能歇一日了,明儿额娘亲自给你做长寿面。” “好。”玉格笑着应下,视线划过有些局促紧张的银姐儿,玉格笑着微微点头。 一来事情是她姐姐做的,事情也过去很久了;二来家里养了她这么久,不差最后这一两个月;三来她陪在陈氏和多尔济身边,某种程度上说,也是替她们尽孝了。 银姐儿略略放松了些,露出个柔婉的笑来。 玉格和陈氏、银姐儿能说的话不多,她的事她们听不懂,而陈氏说的事、她多说几句必然要扯到二姐儿身上去,也不是直言要她帮忙,只是说二姐儿过得多不容易,可这日子,谁又容易呢。 玉格揉了揉眼睛,道:“我这几日都睡得不大好,为了明儿能抽空出来,昨儿也睡得少,我稍微眯一会儿,等到了您叫我。” 陈氏忙点头道:“你睡你睡,你赶紧睡会儿,我们不吵你。” 玉格笑着点点头。 看着玉格靠在车板上不大会儿就睡熟了,陈氏看得满脸心疼,又满脸欢喜,她往玉格身边蹭了蹭,轻轻把玉格的头放到自个儿腿上,另一手轻轻的替她打扇扇风。 玉格稍稍放松身子躺好。 父母心么,能看见子女,能为子女做些事就无比满足。 最前头的车上,多尔济和崔先生同乘一车,多尔济那么口舌笨拙的人,也压着满心的不自在,客气的和崔先生打听着玉格在厂房里的衣食住行,差事顺不顺利等等,拜托崔先生多照顾她。 最后一辆车上坐着五姐儿夫妇,两人直接把马车布置成了床的模样,此时早已经躺在里头睡着了,这两人瞧着不登对,但其实都是胆大又不怎么在意规矩、只管自个儿舒服的人,比如这马车,换个有规矩的姑娘,哪里肯让夫君这么改,又哪里会青天白日的就和夫君躺一起招摇过市。 一路气氛和睦温馨的回到棺材胡同,家里头,四姐儿已经带着人把屋子都收拾好了。 四姐儿先给多尔济和陈氏请了安,又和崔先生和五姐儿夫妇等见了礼,便拉着玉格道:“我让人熬了一碗绿豆汤,你赶紧先去喝一碗,你前头才刚中了一回暑,可不能大意。” 四姐儿刚这么一说,陈氏就急了,“你中暑了?什么时候?怎么不和额娘说?快快快,你先喝一碗绿豆汤去,今儿这天气也热得很呢。” 说完又对着五姐儿道:“五姐儿也去喝一碗去,你如今是双身子的人,也受不得暑气。” 玉格和五姐儿相视一笑,又都对着陈氏笑着点头应下,“咱们都喝一碗吧。” 多尔济笑着点头。 四姐儿道:“都先进屋吧,我让人把绿豆汤送过来。” 玉格等人围着桌子团团坐下,一人手里捧着一碗绿豆汤,屋里头的冰盆里,冰块散发着阵阵凉气,里头还放着冰镇的西瓜。 常旺三两口喝完绿豆汤便伸手取了一块西瓜,而后舒服的喟叹出身,“凉快!” 五姐儿放下绿豆汤转头瞧着他。 常旺便又挑了一块小的递给她。 陈氏担心道:“这东西寒性大,五姐儿能吃吗?” 常旺一挥手道:“能吃,我们问过大夫了,就是别吃多了。” 陈氏这才放下了心。 一群人又就着什么能吃什么不能吃,吃什么好,什么好吃,一路扯开,开始拟起了明儿的菜单子。 这边陈氏几个照顾着玉格和五姐儿的口味拟菜单,那边多尔济、崔先生和常旺三个讨论起什么酒最好喝。 玉格轻轻笑了起来,家里的这些细碎琐事、平常简单的幸福,会让人觉得、嗯,辛苦工作是值得的,“我想吃香辣虾。” “好,加一道香辣虾。”几乎是玉格话音落下,陈氏就应了下来。 当晚一家人围着桌子吃了顿热气腾腾的火锅。 次日便是七夕,金缕记上新的日子,也是玉格的生辰,一大早,金缕记四个铺面处就围了不少好奇的人,而玉格家里则迎来了一拨又一拨送礼的人。 四姐儿正吩咐着人一样一样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