俸等处罚。② 这一通处罚追究过后,别处不知道如何,但于玉格而言,调动京城金缕记的物资银钱、调动户部原本赈灾所用的银钱粮食都更加顺畅了。 总之康熙的这个命令,四阿哥这一通的追查,未尝没有点儿借题发挥、秋后算账的意思在里头。 而后回京,算账之后便是行赏。 赏四阿哥赈灾之功,但…… “启禀皇上,微臣有本要奏。”杨守敬一脸严肃气愤的出列拜道。 四阿哥的视线从杨守敬身上,转到八阿哥的身上。 八阿哥察觉四阿哥的视线,侧过头来微笑着微微颔首。 四阿哥看了他一会儿,最终只面无表情的收回视线,垂下眸子。 他不能帮她。 第193章 、仕途绝 杨守敬义愤道:“微臣要参一等侍卫玉格玉大人,借兼管金缕记之便,传播谣言,捏造神迹,大肆宣扬他生而带玉之事,引导百姓盲目信奉,皆言他乃神仙转世,更有妇人言,这京城需得有玉大人在,才能安享太平。” 这话可说得可太大逆不道了,群臣一阵左顾右盼窃窃私语起来。 康熙沉着脸,只听着,没有表态。 杨守敬双手奉上《职工手册》,接着道:“玉大人沐浴皇恩,得以监管金缕记,却假公济私,在《职工手册》内广传自己的名声,皇上请看,这《职工手册》内,提及玉大人之处竟比皇上还多了二十六次!” 康熙轻轻的招了招手,一内侍连忙小碎步而下,将杨守敬手中的《职工手册》奉到康熙面前。 众位阿哥皆表情平静,似乎与己无关、毫不知情,只十阿哥脚下微动,有些担心起来,但他的身子才刚稍稍前倾,十四阿哥就一把握住了他的胳膊,朝着八阿哥的方向略抬了抬下巴,而后微微摇头。 十阿哥懊恼的一皱眉,最后一咬牙还是站住了。 康熙打开册子看了起来。 杨守敬接着道:“皇上命雍亲王赈济台州和常山两地灾民,但玉大人调动商人们的财力物力,搞出浩大声势,生生叫灾民百姓们看不见朝廷的赈银,不念皇恩,不思雍亲王之功,雍亲王身为皇上任命的赈灾钦差,台州和常山的百姓却只知玉大人,不知雍亲王。” 听到此处,八阿哥的嘴角才极轻微的微微勾起。 杨守敬这话虽然是为弹劾玉格佐证,但也说明了功劳都在玉格身上,如此,四阿哥还论什么功,行什么赏。 他这一趟到底是白去了。 杨守敬磕头重声道:“皇上,微臣实在不知,玉大人此番作为,到底意欲何为啊。” 康熙没什么情绪的合上折子,看向众大臣道:“众爱卿怎么看?” 这一下就是正问到八阿哥怀里去了,论在朝的人脉势力,满朝舍八阿哥其谁。 阿灵阿出列道:“回皇上的话,奴才以为,此事单凭杨御史一家之言,不足为信,当派人到台州和常山两地具体探查后,方可定论。” 康熙微微点头,“可。” 八阿哥的拇指和食指怡然的捏住朝珠捻了捻,这一探查,可就更证明四阿哥的无能了,毕竟玉格在台州所为,实在叫人炫目,四阿哥自然就黯然失色了。 又有一大臣出列道:“还有这金缕记的《职工手册》,金缕记厂房内如今人员已近万人,里头情形到底如何,也得派人进去探查清楚,若情况有异,也可及时控制,否则,怕生动乱。” 话音落,又有数个大臣出列俯身,“臣等附议。” 然这一请,康熙并没有立时答应下来。 隆科多出列道:“奴才认为不可,金缕记之所以将厂房建在城外,又定下严密的进出规矩,正是因为金缕记所涉的、商业机密甚多,若是派人前去探查,到时工人们必定人心惶惶,加之人多眼杂,如此,金缕记的秘密外流,不知应当由谁来担这个责任,况且如今不过一些流言,就要如此大动干戈,未免太伤人心。” 是啊,玉大人所为到底是立了功的啊。 群臣又窃窃私语起来,这事儿说到底,要没有那个生而带玉的传闻,那就不过是百姓愚昧而已,玉大人一分错都没有。 所以这生而带玉到底是真是假? 不过…… 若没有生而带玉之事,玉大人之功不会传得如此迅猛浩大,所以她若真没有玉,那她这居心、皇上必定要处置她。 可若是她真有玉,那以她如今的名声,和她办的这一件件差事,皇上虽不会明着罚她,但也必定会心生忌惮,慢慢冷落她,再寻到个由头、她往后的仕途也艰难了。 总之,有玉也好,无玉也好,玉大人的仕途算是被毁了。 听着群臣的议论,八阿哥捻着朝珠的手慢慢缩紧。 他原也不想如此,但他已经提醒过她了,生而带玉,名声太盛于她无益。 她这么聪明,一定看懂了,可她还是做了,做得这样好。 她到底还是偏向了四哥,她该知道,他们不会允许一个带着这么多功劳、并且眼瞧着以后前程会更好的臣子倒向四哥。 所以…… 八阿哥敛下眼睫,任由朝臣们争论起要不要派人到金缕记厂房探查之事。 金缕记,也不大适合再在她手里了。 不过康熙也不是那么容易被群臣的意见所裹挟的。 康熙道:“在事情没有定论之前,金缕记不宜有人员调动,先派人查明玉格生而带玉之事是否属实,再派人到台州和常山暗查,不可惊扰百姓,也不可搅了台州商事。” 毕竟那一处将来……照如今的趋势看,是会比金缕记还要能获利的所在。 康熙一锤定音,此事便暂时就此揭过。 朝会散开,八阿哥几个都站在原地没有离开,四阿哥也是如此,彼此互望一眼,待群臣走得差不多了,几人才抬步往外走。 走到大殿门外,又默契的停下脚步。 八阿哥道:“玉格同四哥一同去江浙赈灾,明眼人都知道,此次赈灾,玉格出力,四哥得名,不想如今、实在可惜。” 八阿哥的这一句话叫十阿哥攒了半天的恼怒顿时有了发泄处。 十阿哥上前一步,看着四阿哥直直的质问道:“四哥未免也太过冷漠无情了,你同玉格一块儿去的江浙,他在江浙如何,他为人如何,没人比你更清楚,可如今,大殿之上,玉格受人攻讦,四哥居然一言不发,真是、叫人寒心!怎么?你也觉得玉格做得太好,抢了你的风头了?” 四阿哥没有理会十阿哥的责问,看了他一眼,又转而看向八阿哥,淡声道:“我相信汗阿玛自有决断。” 说罢,平静的转身而去。 只是,无人看见处,四阿哥手里握着的朝珠深深的陷进了手心。 他以为这样的境地,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