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陆续醒来,只是醉酒的感觉实在不好,脑袋一抽一抽的疼。 三人叫了饭菜一块儿坐着沉默的吃饭。 若是别的官员被人构陷了,还可以让百姓们上个万民书,替他请命,但万民书、这民意在玉格这里就是催命符了。 想到这个,李卫突然一激灵,“玉大人的事儿没传出去吧?” 郭掌柜摇了摇头,“若是传出去,只怕昨儿玉大人根本走不了。” 李卫道:“那也得防着,这万一、就。” “怎么防?”郭掌柜也知道此事的严重。 金掌柜道:“对啊,这要怎么防?” 以台州百姓对七爷的推崇,这事儿只怕一露出去就是个群情激愤的结果,可他们不主动说清楚,由着别人透出去,由着事情自然发酵,那也是一样的结果。 金掌柜头疼道:“这怎么、怎么怎么都不对!” 郭掌柜想了想道:“七爷应该有安排。” 三人寻到张满仓才发现郝掌柜已经到了此处。 郝掌柜道:“我已经问过了,七爷没留什么吩咐,只叫咱们都做好自个儿的事儿就行,还是那句话,他没事儿。” 这、三人面面相觑,这能怎么个没事儿法? 四人一同辞别张满仓往回走,走到半路,李卫突然住脚道:“我想做官。” 第196章 、没事吧 “什么?”金掌柜没太听清。 李卫看着三人郑重重复道:“我想当官!” “你……呃,”郝掌柜不知道该怎么说,虽然算上十月那次,他们一共也没相处多久,不过签契书的时候,他有幸见到过他的字,那笔字就、特别。 李卫道:“不是可以用银子买吗?” 郭掌柜道:“那叫捐官,而且只能捐到一个闲差,很难补到实缺。” 金掌柜叹息道:“说起来,七爷在户部就正管着捐纳处,你要是早些有这主意,倒也还好办。” 毕竟七爷办事儿,一是一二是二,可不会逮着一直羊使劲薅,可换了别人,就李卫的身家,再刨掉台州这几个月来的花费投入,再凑出买官的银子就不容易了。 “你别出手玉环楼的商铺和水泥厂的股子,七爷的生意不会有错,这些往后必定是能挣大银子的。”金掌柜好言劝道。 李卫道:“我知道,我回家凑银子去。” 说做就做,李卫拱手道:“事不宜迟,我这就出发了。” 说完转身就走了,金掌柜还没反应过来,“这、什么情况?” 郭掌柜和郝掌柜这会儿可没心情管他是什么情况,“咱们早点把玉环楼的事儿安排好,也赶紧回京吧,纵然帮不上什么忙,可离得近些,我这心里也安稳些。” 郝掌柜点点头,这阵子离开业还早,不过是把商铺布置起来的事儿,可以交给手下人做,若是七爷那边无事,他们再回来就是,若是、有事…… 那这铺子,他们就得想想要不要出手了,毕竟不是谁都是七爷,和官家做生意总要带些小心,尤其台州山高皇帝远,他们远在京城,力有不及。 三人打定主意便迅速的安排起来,而等他们安排好启程之时,玉格已经到了京城。 京城里,康熙也正好巡幸京畿结束,刚刚回京。 玉格便住在城外的驿站里,等着康熙召见。 因为依照规矩,钦差回京,在没面见皇上交差之前,不能先行回家。 这一等就等了好几日,也不知康熙是真的有事儿要忙,还是故意冷落着她,不过这一等,倒是又等到了一处灾情。 甘肃宁州地震了。① 台州今时不同往日,各地往来的商队极多,消息也就变得极为灵通起来,虽然出乎张满仓几人预料的,台州百姓并没有觉出玉格回京之事有异,也并没有因此出现什么民意激愤的情况,但甘肃地震的消息传来,台州百姓慌了。 他们才经了长达半年的旱灾,如今刚刚才好些,皆如惊弓之鸟,偏偏这又是玉大人走后传来的消息,怎么就、 “玉大人什么时候回来啊?” “玉大人快回来吧,台州不能没有玉大人啊!” “我们要玉大人回来!” 而甘肃的商人听说了河北固安县的事儿,又见了如今台州的情景,回去也宣扬着要玉大人到甘肃赈灾。 甘肃的百姓不一定都知道玉格,不过倒是都知道金缕记,再听了固安县和台州县如今的好处……反正谁赈灾不是赈灾,就试试呗,万一她真有那个本事呢。 玉格的名声就这么由商人们一路从台州传到了甘肃,甘肃的官员也如实的将情况报了上去。 事情终于走向了最坏的方向,玉格闭了闭眼,轻叹了一声。 雍亲王府后院,四阿哥的笔头整个压到纸上,笔毛炸开,在纸上落下一个浓重的狰狞的黑点,但他眼底的情绪比那墨点更浓重更恐怖,又有极致的清醒。 她这事儿,关键之处本就在汗阿玛能不能容她,偏偏…… 雍亲王伸出左手握住自个儿的右手,放下笔,缓缓在椅子上坐下,不管如何,他得保住她一条命。 八贝勒府上,十阿哥也急了,“这怎么办啊?他这运气、他这运气还能说好?这都倒霉透了!这甘肃怎么就偏偏这个时候地震了!还有是谁?谁造的谣?让爷知道了,爷剁了他!” 十阿哥气得一脚踢翻了面前的高几。 “好了,这能怪谁?这不都是他自个儿做出来的名声?这是民心。”九阿哥说完,看了仍旧恨恨的十阿哥一眼,又看了看同样沉着脸情绪不佳的八阿哥。 “好了,”九阿哥转着话意安慰道:“汗阿玛对玉格一向喜欢,这事儿、虽说巧了些,可有咱们几个帮着求情,至少保住他一条命,应该不难。” 一个至少一个应该,说得八阿哥和十四阿哥的心更往下落了落,十阿哥恼得急得又踢翻了一个高几。 九阿哥轻叹口气,也不劝了。 这人就有这么倒霉,这也没法劝。 次日上午,康熙终于召见了玉格,不是在朝堂上,而是在乾清宫。 “奴才玉格给皇上请安。”玉格一看见康熙便咧出满脸的笑,笑着利落的磕了一个响头。 康熙没有叫起,沉着脸上下打量着她,“瘦了许多,不过精神头倒是不错。” “嘿嘿。”玉格嘿嘿的笑,似乎一点儿不担心自个儿被人弹劾的事儿,也一点没想到这些事儿连在一起意味着什么。 康熙用下巴点了点炕桌上放着的杨守敬的折子,示意内侍拿给玉格,“这折子你怎么看?” 玉格晃了一眼就把折子合上,康熙道:“你就看完了?” 玉格摇头回道:“回皇上的话,没有看完,文绉绉的,奴才大约也看不懂,不过奴才回来的时候已经听人说了,不就是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