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166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66(1 / 1)

的。” 她笑道:“要不然我就会问太史丞,去兴善寺游玩的吉期了。” 善良,聪慧,善解人意——宫人都说晋阳公主是最像长孙皇后的公主,想来文德皇后便是如此吧,还有那颗惦记考虑的都是亲人,而非自己的心。 就像晋阳公主,此时一边体谅并悄悄照应着城阳姐姐的心情,一边还会担心在前朝的晋王。 “这回我与姐姐要去兴善寺,九哥还不放心,想亲自陪我们去。但他都是监国的太子了,哪里能随意离开九成宫,肯定不成的,我就与九哥说,给我们带足了人就是了。” 她与姜沃谈了片刻,说起的都是她的哥哥、姐姐,以及他们的难处。 真是,乖得让人心疼的孩子。 晋阳公主起身:“今日事,谢过姜太史丞了。” 看晋阳公主有告辞之意,姜沃就道:“公主不必谢,我随时愿意帮助公主——若无文德皇后,我也进不得宫。”以前身的状态,要是没有进宫,没有陶姑姑悉心的照顾,估计早就没了。 “听闻今年孙神医进京后,也曾给公主扶过脉,还嘱咐过公主好些保养事。还请公主一定要放在心上。” 晋阳公主点头,也不稀奇:她从小身体弱些,身边每个人都会提醒她注意身体。 然而眼前姜太史丞还加了一句:“公主以后要是有什么不适,一定要早些说出来。我知公主体谅圣人、太子的忙累,许多时候只报喜不报忧。但,就像公主时刻惦记着亲人一样,他们也更担心公主的康健。” 很多时候,太会为别人考虑的人,往往就忽略了自己。 晋阳公主一怔。 随后眉眼间绽开笑意:“好,我知道了。”又道:“我听九哥说过,遂安夫人出宫跟着孙神医学女医事,是太史丞提出来的。” “九哥觉得我打小体弱,便也让我身边一位宫人随着遂安夫人出去了——将来,会有越来越多女医吧。” 她与姜沃作别,步履轻盈走向已经在等着她的乳娘何夫人。 小小少女,看起来像是枝头才刚刚生出嫩芽的花朵。这样的生命,这样可爱的姑娘,是看着就让人心生欢喜,觉得世间美好。 姜沃送过晋阳公主,回屋后,看着自己新卦盘上的卦象。 这是她方才为晋阳公主起的卦。 她记得历史上的晋阳公主,是个十多岁就忽然病逝的小姑娘,皇帝为此痛心不已。就像她曾经见到卢照邻时,从相面与卦象,看出了中年病逝之兆一般,晋阳公主的卦象,少年时也有病劫。 但……却并没有姜沃想象中的那般严重。 她又用系统复核了一遍,果然,关于‘晋阳公主健康事’,骰子的点数虽然偏大,不属于‘吉’事,但也只是大几点,并非少年忽然早夭的‘大凶’之兆。 姜沃看了新卦盘许久,又伸手轻轻拨动了一下。 如她让太子李治拨动的一下一般,所有的铜片随之转动起来,牵一发动全身的形成了全新的卦象图。 姜沃将手指点在卦盘最心中的枢纽上,觉得心里的疲惫一扫而空。 不同于卢照邻的命格,是她在见到卢照邻之后,才出言示警努力去改变的。晋阳公主的卦象,却是在两人相见前,就已经与她所知的历史时间线不同了。 或许是因为孙神医在京中,或许是因为新的医书,或许是因为太子让妹妹身边的宫人一并出去学医…… 这世上的可能性有无数种。 但无论如何,能看到一个善良且热爱生活的小姑娘,好好的在这世间,真是件令人欣慰的事。 ** “先生请尝尝。” 太史局正堂,姜沃与孙思邈对坐,特意拿了一份点心出来。 临近九月九重阳,这是一份做成菊花状的酥饼。 孙思邈一尝就道:“这并非宫里的点心吧,我尝着倒像是兴善寺的酥饼。” 姜沃赞叹:“先生的舌头也太灵了吧。” 这确实是前两日从兴善寺回来的晋阳公主送的点心,跟宫里的味道不一样,甚至有些像艾团一样,带了些草木香气。 孙思邈捋了下雪白的胡子,一笑:“倒不是老夫舌头灵,而是刚吃过——两位公主出宫去兴善寺后,又到医馆去了一趟,看了遂安夫人,也留下了这种兴善寺特有的点心。” 姜沃不免问道:“说起晋阳公主,先生这两月为公主扶脉,情形如何呢?” 二凤皇帝对儿女们,真是满腔的父爱。就像有的家长,为了自己的事儿,不一定能拉下脸去求人,但事关儿女们,却是会未雨绸缪,不惜去拜托人。 皇帝出巡幽州前,也有很多不放心:雉奴是第一回 监国,既怕他不够用心做不好,又怕他太用心,跟从前承乾一样,事事求全,再把身体折腾出什么毛病来。 毕竟雉奴原本身体就比两个哥哥弱些,秋冬也好生病。 于是皇帝临走前,还亲拜托了孙思邈,请他每月进宫,给几个儿女扶脉。 孙思邈听姜沃问起晋阳公主,便道:“依旧弱些,但并无大碍。我瞧着公主较之几年前年幼之时,已然强上许多了——早产的孩子,元气总是弱些。好在公主也渐渐长大了,算是站住了。” 此时的孩子,超过三岁是一个坎,若是超过十岁,基本就算是站住了。 姜沃也不得而知,历史上的晋阳公主,究竟是因为什么忽然急病没了的,不过,在古代,或许只是一场风寒,一次感染,身体抵抗力不够的人就扛不住。 她正在想着风寒和感染,就见孙思邈取出个油纸包,里面是个很珍贵的半透明琉璃瓶子,封口除了木塞外,还有油纸和泥封,封的严严实实。 姜沃接过来看了一会儿,再闻到一点熟悉的味道后,忽然反应过来:“先生,不会是把大蒜素做出来了吧!” 孙思邈端茶微笑。 姜沃佩服的简直是要当场五体投地。 其实系统给出的医书上,是有土法青霉素的制作的,但给出了‘极危险级’的评价。 何为土法青霉素,就是自制肉基或是糖浆培养皿,完全不经过现代工业里的‘无菌环境’‘有机溶液萃取’‘跑胶’‘脱敏’等一系列复杂周密的工艺,直接天然养出来的青霉素。 以大唐现在的技术,能不能做到制备青霉素? 不可否认,是能的。 但这种青霉素的危险性,在某种程度上,不比毒药差多少:首先在制备过程中,在没有无菌操作台的情况下,根本无法确定这种‘土法青霉素’里,到底是青霉素含量多,还是其他杂质甚至是杂菌多。 就像是一盆土里,长出了些微的菜苗。但人根本分不出里面的菜苗,只好把一盆土一起下锅炒了一样——里头有没有菜,不可否认是有的。但能不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