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去。 * “安。” 媚娘低头望着怀里的女儿:“我与陛下都想着,这孩子早产,那便等一等再定公主封号,行册公主礼。” 时人多有俗语,刚出生的孩子,身上不好担着太多富贵。 “但乳名总要起一个。” 姜沃伸手轻轻戳了戳小公主的腮——经过一个月后,孩子长大了一圈儿,小脸儿雪白,腮上粉嫩。再不似刚出生那会子肌肤菲薄,透着过分的红。 于是姜沃也已经敢戳一戳宝宝软嘟嘟的腮了。 “好,那就是安。”姜沃又刮了刮她的小鼻尖:“安安。” 媚娘含笑看着,轻声道:“一来,我只盼着她平安长大。二来……” “公主跟着你,我是安心的。” * 在暮鼓声敲完前,崔朝进了崇仁坊。 勒马于东南角‘姜宅’前。 宅院从外面看来,不显山不露水。 只有门口竖着的乌头门,代表着里面住着一位六品以上的官员。 崔朝下马,身后亲卫直接牵了马去隔壁的宅中。 他自行入内,穿过回廊,到后厢房去。 门口有一女卫,一宫女守着,见是他才让开门。 崔朝进门——厢房早被隔成三间,进门第一间,屋内只有衣架、桌椅、盆架。 崔朝先用澡豆洗过手,然后去掉外裳、朝冠和靴子,换下的衣裳都搁在屋子一角的大竹筐里。 再伸手取下架子上干净的家常衣裳,并一双蒲草编制的草履换上。这才往里走,到了第二间屋。 只见姜沃正抱了公主在跟陶姑姑说话。 第二间屋舍,窗明几净,窗是特意扩过的,便于白日乳母抱着公主在屋里,能有充足的日光。 最里头一间,才是公主夜里睡觉的寝间,崔朝从未进去过。 崔朝先与陶枳见礼。 陶枳见了他,脸上也是不自觉浮出笑容来。 “回来了?” 听陶姑姑用正常音量与他说话,崔朝就知道公主醒着,低头一看,果然见襁褓中的孩子睁着乌润润的眼睛。 不由柔声道:“公主眼睛肖似陛下。” 姜沃则低头打量:“是吗?我倒是觉得更像姐姐。” 陶姑姑就笑道:“且得等等才知道像谁——孩子小时候,鼻梁还没有长起来,眼睛也就还没定形。” 说着伸手从姜沃手里小心接过公主:“你们去前头吃晚膳吧,我已经用过了。” * “想吃什么?”两人边往前走,崔朝边将厨下今日备下的菜说与姜沃。 然后又凝神看了她两眼:“若是累了没胃口,就先睡吧。厨下也有汤,夜里起来可以喝。” 姜沃止步:“好。” 因近来精力一直高度集中,她躺在床上,一时却也睡不着。 崔朝则斜倚在榻旁,拿过桌上的折扇来,似有若无地扇着。 姜沃闭着眼,抬手拉了拉他衣袍的一角:“随便说点什么吧。”当背景音乐,听着就睡着了。 崔朝声音放的轻缓,挑了轻松的事儿来说:“你也见过陛下处有一只锦匣吧,里面装满了人名。” 姜沃在昏黑一片中,忍不住睁开眼笑了:“你说这个我都要不困了——里面还有我贡献的一页呢。” 崔朝点头:“我也看到了你那一张。” “我今日去面圣时,陛下正在细细的理里头的名录,还时不时再标注几笔——陛下读书时,就常温故知新善加标记,十数年过去,也未变。” 姜沃重新闭眼:“今日都没有常朝,还有什么新的事儿吗?” 崔朝略微动了下身子,遮住外间灯烛透过来的些微光线,然后才道:“没什么大事,陛下是今日有暇,又惦记着公主出宫这几日过的好不好,于是叫我过去。” 就见他边讲公主日常,陛下边整理黑名单。 “我看到了魏国公府那几页。”魏国公府,皇后母家。 “你猜一猜在陛下心里,魏国夫人最大的罪过是什么?” 姜沃在黑暗中道:“不用猜,必是去年三月之事。” * 皇城,立政殿。 媚娘进门时,李治的黑匣子正好整理到尾声。 “魏国夫人今日又进宫了?”虽是疑问句,但皇帝自有答案。 媚娘也就不用答,只走到皇帝身边坐下。 见皇帝蹙眉道:“朕每次听到柳氏进宫,都会想起去年春耕事。” 媚娘知道皇帝在说什么:帝亲耕,后先蚕,都是奉宗庙粢盛的大礼,也是帝后为天下率的象征。 本朝并非每年都行祭先农亲耕礼,凡有,必是盛祭。 永徽三年的正月,是皇帝登基来行的第一回 亲祭先农,亲耕御田,百官相随者皆有粮帛赏赐。 按照礼部奏疏与太史局算过的吉日,三月,皇后当于先蚕坛行亲蚕礼。 然而…… “朕记得,当时你刚有身孕才不久。” “魏国公府应是忧朕将来再得一子,偏心幼子,就令皇后再问朕求皇长子。” “朕不许。”皇帝至今想来,仍是忍不住击案怒道:“皇后竟然就不肯行先蚕礼!”[1] 皇帝带着怒火到紫薇殿时,就闻到满屋药气,宫人皆道皇后病了正在卧床。 他在药气中站了片刻,转身走了—— 若是皇后自己因要不到皇长子而赌气,应当只会梗着脖子跟他道不去,而不是这般生病作态。 皇后如此装病,后面自然少不了魏国公府的支招。 那便没什么可说的了。 皇帝眉目间露出追思之色:“贞观九年,母后依旧率内外命妇亲蚕。” 媚娘在旁听着:文德皇后,是贞观十年仙逝的,贞观九年……文德皇后应当已然病中。 她垂眸,看着皇帝方才击案后,掌缘有些发红的手。 如果说被逼立太子事,是长孙无忌越过了那条线。 那么此事,便是皇后及家族,真正过了陛下心底那道底线。 * 崇仁坊。 姜沃与崔朝也说起了此事。 先蚕礼,不是当天去拜一拜就完了,而是前后共九日——何时出宫,何时陈设,何时馈享祭祀,何时皇后亲率命妇行亲桑,何时劳酒,礼部和太常寺都有细致定规。 永徽三年,因是当今登基后,第一次定下行亲耕亲桑礼,那段时间,礼部、太常和太史局,为敲定每一个细节和吉时,忙的也是没白天没黑日的。 结果就在祭祀前三日,皇帝忽然将他们召了去,道皇后病中不能行亲蚕礼,令司农寺王正卿代祭。 姜沃就看到,向来风风雅雅王正卿,向来都是坐在户部让别人痛苦的王正卿,这次差点没当场裂开,终于自己带上了痛苦面具。 这,这是什么事啊! 他正月刚跟着皇帝耕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