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29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91(1 / 1)

衰而爱驰,这就准备一代新人换旧人了?” 姜沃再次失笑。 一早上,笑过两次后,姜沃心情终于变得如秋日天空一样开阔明朗,愉悦起身去换官服。 准备开始一日的繁碌加班。 ** 姜沃是在正堂候着阎立本与狄仁杰的。 正堂待客,最为郑重。 阎立本走在前头,见了姜沃,两人很熟谙彼此见礼,之后阎立本就把身后的青年让出来,笑道:“这就是狄怀英了。” 青年人上前:“晚生后学并州狄仁杰,见过姜侍郎。” 姜沃目光落在眼前青年身上。 细看后,便了然为何阎立本一见,就以‘沧海遗珠’夸赞其人,并且非要举荐了。 姜沃作为袁天罡的弟子,观人自要观面相。 只见眼前青年人生的眉目英挺,轩昂正气。 虽还年轻,但姜沃却看出了几分神似李勣大将军青松一般的坚刚。 并非只有文气—— 大唐的官员,文武并不泾渭分明,比如被贬至燕然都护府的前宰相来济,就是文武双全之人,李勣大将军都觉得他能去守边疆。 姜沃记得,史书之上,狄仁杰六七十还做大元帅打过突厥。 * 三人分宾主入座。 姜沃也是做过长辈,也问过别人家的孩子‘你考试成绩怎么样啊’这样的话。 但此时询问的对象是狄仁杰,还是觉得颇有趣。 她和声道:“只听阎尚书举荐,倒还不知,怀英想考哪一科?习的如何了?” * 事关前程,狄仁杰在来此前也有不免有些紧张之意。 尤其是阎师将他举荐给的,是在今岁学子中名声如雷贯耳的‘天子心腹近臣’。 姜沃的为官履历,已经被今岁的学子们打听的清楚,也流传甚广。 狄仁杰当然也听说过—— 而立之年的吏部侍郎,副知贡举,银青光禄大夫,册后副使。 更有人扒出了她的师承与过往:师从袁李两位仙师,由太史局入仕,数年前就是先帝亲封的太史令。 这一个个名头,已经盖过了她是位女侍郎这件事。 在姜侍郎堪称‘平步青云’的履历中,最为学子们注意的,其实是当年她成名之事——于先帝举行的诗会上,只见了诸学子一面,且未知姓名出身的情形下,便精准选中了魁首卢照邻。 可见师从袁仙师,当真有相人之术。 这般多传说,真假难测,勾勒出一个过于模糊的虚影。 而此番初见,所有沸沸扬扬传言与虚影,终于化作了一个人。 狄仁杰抬头看清人的瞬间,忽然想起了王戎那一句‘神姿高彻,如瑶林琼树,自然是风尘外物’[1] 直到姜侍郎开始问话,狄仁杰才正神,开始向考官作答。 * 且说,今岁贡举开考的共有四科。 进士科、明经科、明法科、明算科。 后两科都属于制科,并非每年都考,因朝廷近来需要更多‘法学人才’和‘算学人才’,今岁才特意开了这两科。 当然,许多自诩正经士子的人,都看不上制科。 皆是奔着进士科和明经科来的。 而这两科考试的范围和题卷又有所不同。 明经科主考儒学经典。 狄仁杰原想考明经科的——一来,明经科录人最多,每次会录百余人;二来,明经科较之进士科,更客观些。 用姜沃的话来说,明经科起码是有客观填空题的。 既然是考儒学经典,其中就有些默写题,将经史子集里的字段节选出来,让人填空默写。 这样,学子的成绩,起码有一部分是可以靠自己的博学广记,而不是只看考官的心情。 相比之下,进士科只考五道‘时务策’,全都是论述题,士子答卷的优劣就全取决于与当年考官心思。 且进士科录人极少,往年最多也只录二十余人。 狄仁杰虽也是官宦子弟,但比起京中世家名门出身的士子,就远不如了。 且他年纪又这般轻,进士科于他而言,希望只怕十分渺茫。 * 听说狄仁杰要考明经科,姜沃还未说话,原本在喝茶的阎立本,已经先道:“这怎么成?若你只考明经科,我还带你来见姜侍郎做甚?你自己回去考就是了。” 狄仁杰:…… “阎师……” 他才刚开口又被阎立本打断。 阎立本根本不理他,直接转向姜沃:“你这副知贡举,是跟着王老尚书一起,四科都参与,还是如何?” 听他问的这么直白,狄仁杰对阎师和这位姜侍郎的交情之深厚,有了新的认识。 姜沃答的干脆:“陛下令我四科都随行。” 阎立本殷切望着她:“当日我口说无凭,今日你亲眼看我这弟子了,觉得他今年考进士科如何?能不能榜上有名?” 这次不止狄仁杰了,姜沃也有点想要扶额:阎大师啊,虽说咱们是在通榜,但你这是不是也太明目张胆了一点啊。 能不能来一点隐晦婉转美学。 还是狄仁杰火速出来救场道:“阎师,历来进士科最难,少有录年轻士子的。明经科也并非不好。其实,依我本心,倒也想下场试一试明法科和明算科。” 他对自身的律法和算学水准,也很有信心。 姜沃:啊。 这就是‘普通考生苦于不得不挑一门相对擅长的科目去考,而猛人考生苦于每一门都擅长不知该考哪一门吗?’ 阎立本蹙眉望着他:“便是今年录不成,也还是考进士科为好。” 进士出身,有‘白衣公卿’之称。 即只要录为进士,哪怕吏部还未正式授官,旁人也觉前途不可限量了。 而走明经科,好处是考上的应当会比较早,年轻时就能出仕。但坏处却是将来走到中枢高位却难,也会被进士科出身的朝臣低看一眼。 阎立本再次向姜沃转头:“姜侍郎以为呢?” 姜沃莞尔:“我观令高足,今岁学/运颇旺。” 她虽还未与王老尚书通气,但她自己也可下决断——毕竟进士榜名额并不很固定,只大略是二十余人。 哪怕王老尚书已经定榜了二十人,她这里再加一个,也无妨。 阎立本大喜。 ** 秋风起,正是食蟹的好时节。 一日忙碌后,姜沃与崔朝备下螃蟹宴请卢照邻。 起初,跟随而来的骆宾王,很有些不安——这明显是一场朋友之宴。 而他跟在坐其余人都不熟,甚至其中一位还是他的考官…… 于是他都未入座就想告辞,还是卢照邻望着正在给装螃蟹白瓷碟边上,认真摆菊花瓣的姜沃,轻声道:“坐吧,她……姜侍郎已设四座,自然有你的一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