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丹以及薄荷膏。 王神玉立刻接过来:“我得吃一颗!” 裴行俭原本觉得自己不用。毕竟他也是武将出身,从前在百济文臣武将的活儿一起干着不也撑下来了? 但等姜沃开始报考功属需要改动的公文后,裴行俭伸出了他的手:“求一丸保心丹。” 吏部三位领导,就这样边磕药,边努力厘清要改动的公文总数。 正在埋头奋斗中,就从开着的窗扉处,看到一人举着油纸伞匆匆走过廊下。 来人穿的是显眼的紫袍。 王神玉立刻放下手中公务,精神一振:“必也是一位苦主。” 他就不信,这道旨意苦的只是他们吏部。 果然,推门进来的是户部辛尚书,他老人家脸色白的好似他心心念念的银币似的,进门问道:“这,这日子还有法过?” 要知道这可是年初啊,他们户部辛辛苦苦写完一整年的预算度支,就准备春分下发各部了,结果晴天一个霹雳…… 姜沃与裴行俭俱起身让座。 辛尚书坐下,刚准备说话,就见裴行俭敏锐看向窗外,然后道:“又有人来了。” 这回推门进来的是礼部尚书许圉师。 许尚书一进门,就抖着胡子道:“你们都在?好,好,正好议一议这事!” 他几步走过来坐下来道:“这可如何是好?这骤然一改职官,我们礼部上下就算是累死也是干不完的——二月里贡举刚过,诸事还未定!” “且因去岁秋收大丰,陛下早定了今岁三月初要行‘天子亲耕’‘皇后亲蚕’两礼,这可如何忙的过来?” 辛尚书听到这里忽然插了一句:“既然去年就定了亲耕亲蚕,老许你怎么拖到这会子?” 许尚书立刻转头怒道:“这是什么话?你以为谁都像你户部似的?凡事拖到最后才办?我礼部贡举都办完了,你户部还有未拨下来的银钱呢!我明儿就亲自坐到户部去要账!” 惯于欠钱的辛尚书语塞。 王神玉抬手,按住两人的胳膊,风风雅雅调解道:“不要内讧。” 然后许尚书继续‘哇啦啦哇’吐苦水:“我礼部正是因为办事勤谨,提前将亲耕亲蚕两礼的规制都拟好了,这会子才苦啊。”得把随行天子亲耕的朝臣官名全都改一遍。 这还不算完—— “且你们吏部和户部,只改百官名称,然我礼部的皇后亲蚕礼上,还要改后宫品级啊!” 这,确实是。 许尚书这么一说,姜沃等人也想了起来:皇帝这次‘大改名运动’,并不只涉及前朝,还有后宫。 甚至于,后宫改动更大:从此后,后宫再没有什么‘贵妃’等正一品妃,也没有什么‘九嫔’‘才人’,这些妃嫔名称全部废止,改为‘正一品赞德’‘正二品宣仪’…… 虽说当今后宫里没多少人吧,但这名称一改,礼部所有‘亲蚕礼’的公文确实都得跟着变动。 姜沃感慨:原来最惨的人在这里啊! 王神玉摇头,露出不忍卒听的样子来。 姜沃适时向两位尚书发放保心丹。 人均服药后,王神玉凝神片刻,然后忽然推开了眼前的公文,冷静道:“既如此,就不做了。” 另两位尚书抬头看他。 王神玉道:“一起去向陛下请命,已有的公文就不要动了。甚至直到三月前,各署衙依旧照旧。” “在其位谋其政是不错,却不能累死在这些无用功上!” 姜沃与裴行俭心声一致:感天动地好领导。 其实姜沃面对这些多出来的公务,第一反应也是浪费,人力和物力的双重浪费。 于是她今日至此,是想厘清吏部工作后,带着具体数据去寻帝后,请旨免改已成公文的。 没想到王神玉先提出来了——他一向非天子近臣,但在此事上却愿担这个责任和风险,实在是大唐好领导。 比如与他身份等同的辛尚书和许尚书,就都迟疑不敢去:“陛下已然下圣旨,咱们却迁延不履,陛下会不会觉得咱们惫懒渎职?” “尤其是为了赵国公之事,陛下近来心情极为郁郁不快,朝臣们动辄得咎,东宫属臣都发落了一批了。” 在座几位老狐狸(加两只中狐狸),当然心里都明镜似的,陛下为何发落了一批东宫属臣。 但此时都睁眼说瞎话,只推给陛下心情不好。 许尚书忽的感慨道:“若是英国公在朝就好了。”尚书左仆射作为六部的顶头上司,正可去向陛下陈情。 可惜,英国公李勣此时不在长安。 * 时间往回倒拨一点。 两月前,龙朔元年十二月,北境传来紧急战报:铁勒九部反,集兵进犯唐边。 说起铁勒九部或许有的朝臣不熟。 但若说起铁勒诸部的前身,便令人耳熟能详了—— ‘铁勒’其实算是大唐对北境诸族各部的统称。唐初,诸部中以‘回纥’和‘薛延陀’两部最强。后来,这些分散的铁勒各部就共同建立了一个汗国:薛延陀。 首领——夷男可汗。 因此朝堂之上,一听铁勒九部犯边,英国公李勣当即就请战:真是反了他们了! 深冬苦寒,皇帝原不欲英国公再赴北境,然而英国公十分坚持。 皇帝便允准。 英国公依旧是只带少量精兵离京,其余兵士则由安西都护府调用。皇帝还令薛仁贵再次为李勣大将军副将,带兵前往助战。 李勣大将军连年都不过了,直奔北境故地重游去了。 此时吏部中,裴行俭想起英国公:真羡慕啊,又能去打仗,又不用面对朝上这些糟心事。 * 见辛尚书和许尚书有些畏惧触怒龙颜,王神玉也不强求,展一展袖子起身:“那我自去请见圣人。” 但…… 他对两位尚书道:“我去,也只会请我吏部事。” 剩下两位尚书:…… 那还是一起去吧,人多力量大! 正在相商面圣细节,忽有胥吏来报:“北境捷报,铁勒诸部已定!” 裴行俭是上战场打过仗的,对军旅事最通,此时掐指算了算,奇道:“也太快了些。” 当然,英国公出征,又是他曾经平定过的北境,裴行俭从未觉得此战会有第二个结果。 他只是觉得战事未免结束的太快:铁勒九部是松散的联盟,挨个打过去,也不是一两个月能结束的啊。 裴行俭接过抄送的捷报来看。 王神玉见他看得入迷,就叩桌子道:“讲一讲。” 裴行俭已经读完,便开讲—— 且说,叛唐的铁勒九部也算是善解人意,并没有分散开来,各自袭扰大唐边境。反而是觉得‘人多才能壮势’,于是拧成了一股绳,聚众十来万,就在天山脚下,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