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大唐——一件衣裳,哪怕碎成一千片也能够慢慢缝起来。可我终于找到一位乱世中,或可有作为的明主时,大唐已经成了一缕缕一条条的丝线。” “属于大唐的时代,到底是过去了。” “我这一生,固然权倾天下,废立帝王。但走错的路也不少,并未力挽狂澜。不知这系统为什么还想要我写一本【自传式指南】。那好吧,写就写,反正还有筹子拿。” “所以我给我的指南起了个特别长的名字。” “不知道会不会有后人,愿意花权力之筹买这样一本宦官的书(没有也好,说明我是特例,还是盼着后人别穿成宦官)。” “但还是写一些话留给有缘的后来人吧。” “若你跟我一样,身份上注定了,不能成为被当世承认的正统帝王,或是坚定了走能臣辅国之路而非篡位之路,那一定要选好君主!” “不要为情义所困。” “这就是政治的残酷。” “一步不忍,百步难回首。” 最后一句话,笔墨尤重,让人清楚窥见写下这句话的人,有多少不甘,又有多少遗恨—— “恨不生于大唐开国时!与圣主雄才共建天下!” 姜沃合上了系统里指南:其实这不是她第一次看这本指南的后记。但这次给她的感触比哪一次都深。 这不再只是一个前辈的故事。 李弘并不是合适的继承人,更不是她想要辅佐的君王! 他反而会让姜沃到此为止所做的一切付之东流。 ** 屋内安静如许,姜沃再次将现状冷静地摆出来—— 她看的分明,除非李弘谋反,不然皇帝不会考虑换太子的。太子李弘再与皇帝不同,再让他失望,那也是皇帝的嫡长子。除非李显李旦忽然变异,出现了皇帝曾担心过的‘先帝水准的文成武德’,皇帝或许会纠结一下舍长而立贤。 但目前看来……是不可能的。 儿子们如果都不如意,甚至让他失望,那皇帝就会考虑长女吗? 不,不会的。 姜沃比谁都清楚这个答案。 皇帝的脑海里,就没有女儿能登基的概念。放到先帝一朝也是一样:如果当时所有的嫡子都谋反,都失去了继承权,那先帝也只会再选嫡孙、庶子,也不会考虑长乐公主等嫡出公主。 就像没见过飞机,就根本不会有飞机这个概念一样。 也正因如此,皇帝才能放手至此,让媚娘来代理政事。 他是不会想到媚娘登基的。哪怕他从一开始就知道媚娘有权力欲,会握住权力,并且要争相应的尊崇与地位。 可那又怎样。 历史上垂帘听政的太后何止一个? 而太后若无权势尊崇,如何帮助皇帝镇压朝堂? 因而皇帝一直默许媚娘的所有行为,哪怕是泰山封禅与他一同祭祀。 太子如今十四岁了,今年皇帝风疾发作却依旧只将政事交给皇后,这本就是对太子的失望,对大唐未来的保障。 皇帝基本就是默许了皇后以后能够做垂帘听政的太后,如此朝堂才能按照他的政治规划走下去。 因为皇帝心里,太后的权力,是一定会还给皇帝儿子的。 姜沃甚至苦中作乐想:如此看来,太子的存在也好,起码占住东宫的位置。 * 姜沃边想事情,手里边无意识的拨动案上的卦盘。 这是袁天罡的屋子,案上自然多有卦盘、铜钱等物。 停下来时,恰好成一幅“乾乾”健行不息之卦。有险而无灾。 姜沃伸手再次拂乱卦盘:是啊,皇帝不会选曜初。 但正因如此,被忽视的才是最安全的。才是最能默默积蓄力量的。 皇帝到底是皇帝,有着天子的心性——就像姜沃知道的史册上的王勃,正是因为两个皇子斗鸡玩耍,而他写了篇斗鸡檄文,当今陛下就大怒,觉得他挑拨皇子们的关系,将其逐出京城。 玩乐事皇帝都如此忌讳,如何会由着一位宰相肆意教导非太子的皇子? 正因为曜初是公主,是皇帝的掌上明珠,皇帝觉得她一世想做什么就做什么,哪怕她想像平阳昭公主去做将军,皇帝哪怕错愕担心,但没准也会为了哄女儿而同意(然后给女儿配上无数的亲卫,让她去扮演一个将军)。 因为他根本想不到,曜初有可能做皇帝。 尤其曜初又是妹妹,哪怕真的展露出政治天赋,在皇帝心里,只怕也会跟媚娘一样,正好辅佐性子软的儿子(兄长)。 而姜沃接下来要做的,就是让皇帝对太子失望下去,再失望下去。 他是个会在心里默默扣分的帝王。 姜沃想,这几年她与皇帝走的也略远了些,有些事禀于媚娘就不再禀给皇帝了。 这可不是天子近臣的好品德。 姜沃需得让皇帝清楚地看到太子的样子——您放心把皇权真正地交给太子吗? 有句话说得好,猪队友比敌人的杀伤力还大。 但反过来也成立。 姜沃觉得,自己真不需要做太多,只需要让帝后看见的够多。 太子在长大,东宫属臣只会越来越急躁,会想从更多方面来找出依据和力量,请皇后回到后宫去。 如果皇后不能再掌政事,皇帝没有别的选择,只有太子。 而姜沃,也要不断地提醒皇帝——只有媚娘握住的皇权,才依旧是你心中的皇权。 直到最后。 ** 这一日,姜沃还并不太意外地见到了长乐公主。 长乐公主比皇帝年长八岁,比姜沃也要大几岁,气度端凝。 两人在吏部尚书院中,坐在院中梧桐树荫下对坐喝茶。自打泰山封禅事与稷下学宫诗会两事后,姜沃与诸位公主,都熟稔了不少。 其实原本姜沃最熟的是晋阳公主。 在公主年少时,两人就保养之道谈论过数次。 只是这些年晋阳公主行踪飘渺难定,如今反而是最难见到的人。甚至皇后率内外命妇泰山封禅事,都是提前一个月才通知到了晋阳公主,公主现赶回来的—— 晋阳公主于先帝年间,就多慕医道。当今登基后,公主还未定婚事,也拒绝了兄长给她安排驸马的计划,而是直接出宫住到了自己的公主府邸。 不在宫中居住后,晋阳公主出入都不受约束,就常去京中女医馆,也跟着孙思邈孙神医学医术。 起先公主还是留在京中,后来则索性跟着孙神医每年各处云游看诊去。 皇帝最开始听闻晋阳出京,当然惊讶担忧。然他完全管不了这个妹妹,近年已经躺平。 倒是长乐公主常在京中,年节下与姜沃常见。 从泰山回来后,更见亲近——长乐公主回长安后,于春日里举办了大唐第一场公主主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