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44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40(1 / 1)

事清明,一眼看出了此事的蹊跷——鸿胪寺崔少卿是姜相的家人,刚接诏为周王李显皇子师,而自己算是姜相的门生,今岁又刚任大理寺正卿。 结果东宫太子詹事的家人立刻就有违律法,被人状告到大理寺。 按律法:家人(尤其是至亲)挟势乞索,官员罪减两等连坐。那戴至德只怕做不成太子詹事了。 再加上之前李敬玄被迁波斯旧事—— 狄仁杰深知,哪怕他是一丝不差按着证据和律法处置戴至德,但一桩桩一件件事穿起来,都像是姜相在针对东宫,针对太子的属臣。更要命的是,显得姜相是在为了周王李显针对东宫。 故而狄仁杰内心是很纠结的:以他的忠直励行,自然想要按律法处置。 尤其是戴至德家人勒索的,除了来京寻门路主动找上门的官吏,更有寻常百姓——见人家祖宅地段好,就勒索了来,差点逼出人命。 这种罪证确凿,狄仁杰自然是想按律判罪,也算是抓个典型,给京中官员以警示。 但他并非看不懂朝局之人。 戴至德家人犯罪之事已有几年,只是民不告官不究。偏生这时候被人大力翻出来,证据确凿告到大理寺——还不是狄仁杰刚做大理寺卿的两月前就翻出来,而是崔少卿去做周王老师后才翻出来。 其中政治意味也太浓了。 狄仁杰又想依法判决,又不想做了旁人手中刀,尤其是面向姜相的刀。 姜沃随手转着掌心骰子:不知这一局,是东宫属臣自导自演,想让皇帝和太子猜忌她有此心,还是东宫以外的世家朝臣,欲挑拨她与太子对立,好借东宫手除掉她…… 都无所谓了。 狄仁杰就见姜相正色凌然:“旁人的流言蜚语、揣测误会并不要紧。” “重要的是国之律法!” “怀英,你按律去办吧,不必顾忌旁事。” 狄仁杰起身:“姜相为人至公,下官感佩。” 带着被鼓励到支持到的心情,狄仁杰大步离开尚书省。! 第186章 破局 三月的夜晚,是最舒服的。 夜风拂面,带着一种微微水气的沁凉,柔和又舒展。 姜沃带着曜初坐在院中海棠树下,边赏‘红烛照红妆’的灯下海棠,边说着朝堂事。 其实从曜初懂事以后,只要她感兴趣,姜沃就从不避讳将朝堂上的盘根错节掰开了揉碎了跟她说。 自泰山回来更是如此。 毕竟是曜初自己醒过来,说出‘哪怕是用这世间最好的锦绣与珠玉,她也绝不愿意被关起来!’这句话当公主意识到她戴着的不是‘明珠黄金冠’,而是黄金枷锁的时候——清醒伴随的往往不是欢愉,而是看清后的触目惊心、挣扎破局的艰难。 譬如从公主开幕府这件事上,从东宫看到的奏疏中,曜初就惊过甚至被大大刺痛过一回:平时所有声音都在告诉她,她是大唐最尊贵的嫡出公主,所有人都会‘捧着她’,‘保护她’。 然她却连庶出皇子,乃至皇孙(太子若有儿子便是郡王自能开府)理所当然有的‘开府’,都没有。 纵然现在曜初已经如愿如亲王例置幕府,但她从没忘记‘如愿’之前发生的事情。 * 只要曜初想学,姜沃自会倾尽所能教她。 毕竟,曜初将来的路,不会比她好走。 “以戴至德设局的人,实在选的巧妙。曜初说说看。” 而此时,姜沃看曜初的眼神,带着她自己都未察觉的柔和期待—— 十五岁的曜初,就如当年的她,才开始接触朝堂许多事还想不透。当年她第一回 见王神玉,回头还向师父抱怨‘那官员德不配位不干正事’。 这一路走来,师父教她,许多人教她。 如今她又在教曜初。 让她想起,当年在蜀地,她在袁师父坟茔之前,领略到的最重要的道理:传承。 哪怕终她一生,是愚公移山,她之后,必亦有后人移山矣。 * 这次戴至德此人此事,姜沃并未告知曜初什么。可以说,现下曜初分析的就都是她自己收集来的信息,以及自己的判断。 曜初确实也已经从自己的渠道了解过这件事了——公主们的圈子,信息量绝对不同小觑,她们中往往流通着朝堂和宗室第一手的小道消息。 此时曜初就道:“戴至德这个人,除了身份很特殊,是太子詹事外,他的出身也不一般。” 因两人正躺在海棠树下的竹躺椅上,一阵风吹过有海棠花拂落满身。姜沃边伸手摘掉曜初发间的海棠花瓣,边示意她继续说。 曜初一一道来:“戴至德,是先道国公戴胄之子。” “而先道国公,不仅是最早投奔祖父的功臣之一,更于贞观初年位至宰辅。”曜初说完不由看了一眼姜沃:“而且,还就是跟姨母一样的宰辅。” 先道国公戴胄,做过吏部尚书,掌过选官事。 也做过尚书右仆射过,跟房相搭过班。 可以说,朝中如今还在的不少朝臣,不少也是戴胄经手选出来的。这样一个人,绝对属于遗泽深厚。 同类比一下:假如姜沃有孩子,她过世以后子嗣犯错,那些经她手提拔起来的年轻一辈,不管是出于真正念在旧情的心思,还是出于怕被人指点‘忘恩负义’的面子,但凡能帮一把,多少都会伸手捞一捞。 再不济,也要帮着说两句好话——毕竟,好话又不要钱。 于是这几日,姜沃这里实在是来了不少‘说情人’,有的是恳切相求,有的是走走过场,反正说情者众。 毕竟……人情社会也算是官场特色。 不过,狄仁杰那里的压力,也绝对不会比姜沃少就是了——戴胄在做宰相前,还做过大理寺卿。还是二凤皇帝当年亲自点的将。 甚至戴胄宰相过世后,先帝还罢朝三日以哀,更赠谥号‘忠’。 若非有这样一位父亲,戴至德也做不到东宫太子詹事。 所以姜沃才感慨,能在无数朝臣中,准确挑出戴至德来给她设局,也算是对手瞧得起她了。 若以游戏论,这回相当于是放大招了。 而且这个放大招的时间选的也妙,对手很耐心地等到算是她门生的年轻朝臣接手大理寺后,甚至又耐心等到她跟周王李显扯上关系后,才将戴至德的事儿翻出来—— 水就搅的更混了。 姜沃甚至设身处地想了一下:如果她是太子,有一位宰相直接或者间接贬掉他两位东宫重臣,哪怕都是依法办事,那心里也不得不嘀咕一下,这位宰相是何意啊,是不是针对我啊。 明谋最难解。 对方先出招,就是逼姜沃最少吃一头亏:若是选择按律行事依法办事,就必然要得罪东宫了。 姜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