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47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473(1 / 1)

宫做过属臣,便要离开朝堂。 那他们将来又会如何? 这朝中,到底还是没有入过东宫的三省六部朝臣多啊。 而且……他们中许多人,正是从吏部‘资考授官’之后才做官或是升任的,而姜相除了是宰相,更是做了十多年的吏部尚书。 如今能位列四品,站在这常朝上的人,也有不少受过姜相的鼓励和提拔。 便是不念这份官场人情,那他们也要为自己害怕一下,东宫会不会把他们视为‘姜相一党’呢? ** 姜宅。 与此时紫宸宫正殿内云波诡谲的氛围不同,姜沃正安闲靠在熏笼上,与曜初闲话。 屋内烧的温暖如春,令人昏昏欲睡。 姜沃屈指算着自己的‘惩罚日’,想到已经过了大半,心情大好。 她现在精力不足,也没有跟曜初说起朝政,而是与她背了一段自己前世自己就很喜欢的话。 也算与今时今日事相合—— “我们很少信任比我们好的人,宁肯避免与他们来往。相反,我们常对与我们相似、和我们有着共同弱点的人吐露心迹。我们并不希望改掉弱点,只希望受到怜悯与鼓励。”[1] 加缪写人性,真是深入骨髓。 而曜初听后,先是一怔,之后便不由深思起来。她到底年轻,又是公主,对人性的复杂,了解的还不够深。 而姜沃则发散思维到:这便是先帝什么人都能用的缘故吧,不管是狄戎归降之臣,还是从前太子李建成的属官,以及隋末各个势力投奔而来的文臣武将。 确实也没人比他强。 ** 姜沃岁月静好之际。 紫宸宫。 皇后开口不容质疑:“备旱之事需有人总任。” “既然姜相病归,自今日起,中书令王神玉任此事。” 正准备下一轮咳嗽的王神玉惊呆了。! 第202章 天后摄政 姜宅。 姜沃轻轻拍了拍正在出神的曜初:“我这里无事,曜初回宫吧。” “近来你母后不是在整理‘摄政事条’?你回去帮她吧。” ‘新官上任三把火’,这句话放之四海而皆准。 皇后要摄政,就不能悄无声息的摄政,不能只有皇上的一道圣旨就完了。 这些年来,皇后乃‘代政’:皇帝精力不济,将大方向拟好后,皇后代为行政。 但摄政就不同了,皇后将要有自己的政见,自己的规划,以及更多的担当—— 就如《汉书》《后汉书》明确记载的几个‘摄政人’存在的时期,朝廷一旦出了什么执政差错,那基本就属于摄政者的锅了,都不好骂当时在位的皇帝。 为此事,帝后已经商议过,皇后应先准备几条针对当前朝政的改正事条,一旦摄政诏书下了,当即开始推几条‘新策’。 以示皇后摄政的新局面。 这与皇帝永徽后改年号,或是改官制等事一样,皆是彰显权柄,显示分量之举。 而皇帝提出了此等具体的方案,便是真正下定了‘皇后摄政’的决心。 * 曜初从深思中醒神,给姜沃换了一杯温热的水。 姜沃看着她——说来,皇帝下定‘皇后摄政’决心并准备迅速实施,也有曜初的不可或缺的缘故。 皇帝这个年过的着实苦闷啊! 还未从英国公过世的伤痛中走出来,太子迎面就给了他一个‘过年惊喜’,元宵节都没到,就又让他权衡掉了一个宰相。偏生这件事,皇帝还无人可倾诉苦闷。皇后忙着理政,而原本能说话的朋友……也不会为这件事开解他的。 皇帝是在曜初每日来晨昏定省时,与女儿说起这件事的。 或者说,是曜初跟他说起这件事的。 彼时曜初陪着父皇吃过了晨起的药,然后拿了一碟准备好的新蜜饯给皇帝:“父皇尝尝这个吧,是我公主府做的——近来父皇不曾展颜,宫里上下都战战兢兢。御厨也是一点新花样不敢有。”怕惹皇帝不快倒了血霉,于是只敢按照最稳妥的方式备膳。 “父皇是不是都吃腻了?” 当时就给皇帝感动的,差点头疼都好了,觉得这蜜饯上都要开花了。 果然还得是女儿! 父女两人一齐吃一碟蜜饯。 曜初又说了许多姜府事,来宽慰父皇之心。 而皇帝在听着女儿安慰之语时,忽然想起了媚娘那句‘曜初都是开府的公主了,陛下如何看她还是不懂事的孩子呢?’ 他便屏退了宫人,问女儿道:“曜初,这回东宫行事,你看来如何?” 甭管曜初心中怎么想,她都不会说半句东宫的不是。 因她知道,父皇是盼着东宫好的。 曜初闻此一问,先是捏着蜜饯想了想,然后才在皇帝示意她有话直说的柔和目光中道:“父皇,女儿是从小与兄长一齐长大的,对大哥的性情,只怕比父皇母后还了解——都怪那些东宫属臣罢了!” 她气的甚至放下了蜜饯:“女儿也不光为了姨母委屈,更为了父皇委屈!” “他们曾谏过父皇什么,我多少也听说过几句——陛下正合慎守宗庙,传之子孙,诚不可持国与人,有私于后。”[1] “这话就是在冤枉父皇,也就是父皇宽仁,才不处置他们。” 曜初目光澄然,她生的原本就肖似皇帝,这样孺慕望着皇帝时,把皇帝一颗慈父心直接化作温泉水。 他就听女儿接着道:“父皇才不是他们谏的‘有私于后’的私心,父皇是为公于天下的苦心!” 皇帝心下动容,尤其是听了‘苦心’二字,想到近来自己的遭遇,要不是顾念在女儿面前的颜面,都差点心酸委屈当场洒泪。 而曜初跟姜沃待久了,有些习惯也很像,还适时吐了个槽道:“而且父皇,便是您要‘私于后族’,母后哪里还有族啊?全家只剩下外祖母这个九十一岁的老人家了!” 皇帝莞尔,是啊,他为何如此放心媚娘,也有这个缘故。 若换了世家出身,牵绊无数的皇后,哪怕夫妻两人情分笃厚,他也不会在政事上如此放手。 “父皇,给。”皇帝方才是下意识捏了捏眉心,没想到曜初已经递了薄荷膏过来。 皇帝欣慰接过涂抹。 就听曜初继续道:“父皇母后没有私心,那些人才是私心。”她顿了顿,很快就坚然开口:“父皇让女儿说,我就都说了——兄长的性情最温厚了,他自己也屡屡道于政事上还有许多不通之处,不敢随意决断,又怎么会急着接掌军国大事呢?” “况且父皇已经许兄长监国了,不过是有东宫臣子贪心不足蛇吞象,借着兄长监国需广纳谏言,就屡屡进言,才生了这件事出来。既为难了父皇,宰相也跟着受累。”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