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5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10(1 / 1)

? 什么水准啊,就想要混进我们的队伍? 在座世家家主都看的出来,这些人被骆宾王带走,一定是流水带走落花,那一去不复返了…… 毕竟他们选人的标准就有鬼,那这些‘门客’能通过骆宾王的考核才真是见了鬼了。 不过,还好还好,他们送人送的全面。 虽说姜侯对那群男子门客视若不见,由着崔少卿迅速清场,但她对世家们送上的侍女、客女倒是颇为和悦。 甚至还饶有兴致当场考较了起来,譬如考了‘侍奉笔墨’侍女的九经会背多少,有无见解;还考了几个客女的投壶以及翘关(举重,席上有沉重木桌)。 显然这份礼,有一半送对了。 而之后各家精挑细选的歌舞伎演过两三支歌舞后,就见姜侯那原本如林下之风难以捉摸喜怒的神情,终于露出几分可见的喜色。 甚至还赞了一句:“果然是豫章浔阳名门,家下人亦多有所学,储积深厚。” 不但自己赞过,姜侯还特意侧首对身旁的崔少卿道:“是不是?” 诸家主都屏气凝神,见崔少卿至此,才露出了进入浔阳楼后的第一个浅淡笑意,夫妻一人相视一笑。 然后崔少卿很矜贵地略点了点头。 但就这一个点头,给罗家主等人美的哟——这可是来自《氏族志》第一等世家崔氏的肯定啊! 于是在世家看来,虽然开局有那么一点小问题。但在他们全面充分的准备下,很快挽回了局面,那么,可以谈一谈正事了。 于是罗家主就把方才被姜侯看了几回,容色最出众的琵琶伎玉娘唤到跟前来。 只让她坐在席下慢拢琵琶,清音为伴。 ** 玉娘竖抱琵琶,低着头。 手指轻轻划过琵琶的弦。 她能听到在座所有人的谈话。 这些人不会避讳她,因她是家伎,跟案上精美的博山香炉没有任何区别。 玉娘先听到的,是那位被诸家主小心翼翼捧着的巡按使之声。 她是乐人,对声音很敏感,只觉此声如振玉,沉而澈。 语气亦淡,甚至带着几分责备之意。 “滕王告举,江南西道诸簪缨之族掠夺颇多,逼令黔首(平民)之徒,为卖身签契之辱,明明是良民百姓,却被诸家掠买为奴为仆。” “可有此事?” 方才似乎还是宾主尽欢,但此时姜侯面色一沉,几位家主忽然就觉得心也跟着沉下来,咚咚跳个不住。 不待几位家主回答,便听姜侯声音更肃:“天后已有明诏,令本侯审细勘责,凡有逼良为奴之事,无论官职族系,皆切加捉搦!” 在座不少世家家主,额间就见了汗水。 尤其是江州浔阳当地的世家——姜侯现在就在江州地界坐镇呢,那些刁民还总是告发,真是愁人。 倒是自以为‘备礼充分,送到姜侯心坎上’的洪州世家们,还稍微稳一点。 依旧是上面有人的罗家主比较胆大,站出来说话道:“姜侯,我等实在冤枉。” “姜侯容禀,谁敢有违律法逼良为奴呢?我等虽不才,但也少承庭训,家中世代耕读于豫章之地,自知要切守大唐律法。” “唉,说来也是我等心善的缘故,才被刁民告举。”他本来想说滕王的,但到底那是宗亲,就准备先把‘刁民’拿出来说事。 “这田亩收成之事,要看天上阴晴雨水。凡遇饥年,那些百姓便生计艰难,纷纷上门乞为奴仆。都为豫章人士,我等也不忍见人缢死道途。不免就多做些善事,将那些人买了下来。” “惜乎此世忘恩负义者多,待灾年过去,许多人家又想把儿女买回去。可当时都是死契,岂是儿戏?” “也是升米恩斗米仇了,谁想这些黔首不念当时救命之情,竟然还要告举我等。”罗家主深深感叹道,好人难做啊! 在座世家家主们,纷纷附和。 然后道:“姜侯可不要被那些刁民哄了去,外憨内奸便是如此了。” 玉娘听着这些话就恶心。 不是这样的。 她知道,她更亲身经过! 玉娘不是乐户出身,更不是罗家的世代奴婢。 她…… 在十一岁前,她只是个寻常的小娘子。 玉娘还记得,她家住在洪州阊门之西,门前正好有一弯小小的碧水绕过,搭着一座小小的石桥。 而桥边有一株数十年的西府海棠,每到春日花开如锦。 就是那样一个春日,她刚过了生辰,阿娘送了她一对小小的银耳坠,那也是她对着家里唯一一面小小铜镜,第一次试着涂了胭脂和口脂。 阿娘说她要长大了,过几年就可以给她说个坊里厚道人家。 于是那一日,玉娘带着跟春光一样明媚的心情,和她心爱的银耳坠,走到桥上折花。 不,那时她还不叫玉娘。 她还只是家中的三娘。 然后,她被路过的罗家主看到了。 起初她不懂,她只是站在桥上,拿着一枝海棠花,好奇地看着装饰华美的马车。 正如她当时也不懂,之后频频出入自家的罗氏仆从代表着什么。 直到爹娘虽然哭着,但依旧手上用力把她推到罗家送来的轿子里,她才明白过来。 她入罗家后,就有专人来教导她学习琵琶和舞艺。* 等到十三岁,她第一次出现在宴席上。 就在觥筹交错的酒宴之上,她有了玉娘这个名字。 罗家主的声音带着酒醉之意,与众人戏谑道:“何为玉娘?” “一来你们可观,其肤如凝脂美玉,一来‘买下和调/教她的银钱,也足够买下一块传家美玉了’。” 在场众人哄然而笑:“果然好名字。” 这便是玉娘的名字了。 她厌恶这个名字。 正如她厌恶方才罗家主说的那些话。 不过…… 虽然罗家主的话语让人恶心,但今日来这浔阳楼,见到传说中的巡按使后,玉娘还是有几分庆幸的。 这位姜侯,竟然是女子! 那她应该不用把之前的日子再过一遍—— 玉娘原以为,她又要被送给哪个京中来洪州上任的官员。 之前她就被送给了洪州上上任长史(滕王是洪州荣誉刺史,故而真正任刺史之职总管洪州诸事的,便为四品长史)。 玉娘还记得,那时她也是被送到迎接新长史的宴席之上,弹奏琵琶。 罗衣如云,色艳如云,更轻薄似云。 她低鬟怀抱着自己的琵琶。曾经她恨过这乐器,可后来,她只有这乐器。她的日子里,唯有琵琶是真实的,她只有这点重量可以依靠。 那是一个初春,风吹到身上,凉意惊人,地上的锦茵比她身上穿的罗衣厚多了。 因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