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 她还未说完,就见圣神皇帝举了举手下的奏疏:“朕正好在看,吐蕃使臣欲请和亲,虽是前日私下与鸿胪寺官员禀明的,却也让突厥闻风而动。” 主打一个‘冤家对手’有的,我们也得有。 突厥使节也上书求和亲。 圣神皇帝把这份奏疏搁在一边:“无妨,武氏宗亲还挺多的。” 虽说从做皇后起,圣神皇帝就把武家人扔到各个边地去,但并没有扔完就不管了——大件垃圾扔了,总得注意不要影响环境。 尤其是随着她越走越高,总得注意下,不要让这些人为祸一方。 因此圣神皇帝也就知道,武氏宗亲这些年,还真繁衍出来不少。 当年把她们赶出家门的异母兄长,都俱已病故,剩下的武氏宗亲,便都是圣神皇帝的晚辈了,如果按血缘算,便是两个亲侄子(异母兄长的儿子),还有几个算是五服内的堂侄。 先不算堂的那些,就光说两个亲侄子,如今都才三四十的年纪,每个人膝下就都有好几个儿子了。再加上那些堂侄,以及他们的子嗣,真可谓能做到各个年龄段的和亲预备役都有—— 若联姻番邦的掌权者喜欢成熟的,便可以将侄子辈这种三四十岁的送去,若喜欢年轻的,侄孙辈更多的是十几岁的少年人。 若是联姻对象年纪小,想定娃娃亲,也都广有人选。 武氏宗亲可送去和亲的儿郎这么多,可见…… 圣神皇帝心道:可见这些年,真的没有少吃她的粮米,还得耗费人手看着他们,又是一项开支。 总不能一点用处都没有吧? 故而见了突厥也有此意,皇帝就对文成道:“都可。” 调、教一下,还能有点用处的,就送出去和亲。 若是调理都调理不出来的蠢货,就放在神都,拿他们的‘武氏’身份当成鱼饵,钓钓鱼消遣也好。 总之,别想光吃饭不干活,在边关躺平,消耗着国家的税赋和粮食不停制造新后代了。 文成听到陛下这句‘都可’,不由看了一眼圣神皇帝:假如武氏人,跟陛下能有一点血缘的体现,那才能达不到,起码长相会出众。 那样也行叭。 文成这才告退。 临走前,圣神皇帝还忽然想起一事,问了一句:“上阳宫将要开学,晋阳是不是快回来了?” 文成点头:“昨儿才收到信,已然从长安出发了”。 就听皇帝又道:“待她回神都,你代朕去亲接一接。她年节下既未在,就挑几种有趣的烟花给她。毕竟她在这儿的府邸空了个过年,放放烟花也算是避瘟镇邪了。” 以晋阳公主的身份,能离开长安来上阳宫任教,对西京长安的稳定有所裨益,而且晋阳又确实是有本事的,圣神皇帝自然对她也多加以关照。 * 而此时,另一位没有被圣神皇帝提到的李唐的公主,却正在家中给圣神皇帝备礼。 延安大长公主。 这是她的新封号,她自己还是更习惯从年轻时就有的封号:千金公主。 作为李唐高祖李渊的女儿,千金公主在李唐宗亲里辈分是比较大的,但她年纪却只跟自己侄子,先帝高宗相仿。 她的封号还是圣神皇帝改的—— 因圣神皇帝登基后,她是最‘识趣’的李唐宗亲,直接上书要求改姓武氏。于是得了这个封号,和五百户的实封。[1] 但除了封号和加食邑,圣神皇帝对她,却再也没有表现出什么额外的照顾恩宠。 千金公主也明白:因为她在政事上不够有用。 比如同为李唐册封过的公主,她在能做实事,助力朝政上,较李文成、晋阳公主都差远了,尤其是从前的文成公主,这是实实在在掌兵练兵的。 可…… 千金公主也很委屈:之前也没人教她接触政事啊,她也没有前后眼,能看到将来会有女帝登基。 于是,千金公主就依旧准备在自己擅长的赛道上发挥特长,让圣神皇帝另眼相看,更加重自己身份。 * “母亲是不是多虑了?哪怕陛下要与吐蕃和亲,也不会动咱们府上的孩子,母亲何必为了此事给陛下备礼?” 千金公主之子郑理回到府上时,听侍女说起公主为了今日朝堂上的吐蕃和亲传闻而担忧,正在给宫中备礼,以求皇帝不要选中公主府的子嗣去和亲。 郑理不由走来劝慰。 他认认真真劝道:陛下已经召真正的武氏宗亲归朝了。哪怕母亲自请改了武氏,也不用担心公主府的孩子们。 然而还没说完,就见母亲千金公主,用一种看傻子的目光看了看他。 “这个道理,我难道不知道?” 千金公主直接道:“我只是要寻个由头给陛下‘求情’罢了。” 其实,要拉进两个人的关系,尤其是拉进与上位者的关系,除了送礼讨好外还有一个法子,就是去求情。 去求一件上位者举手之劳,甚至根本不用一劳的事情。 之后就顺理成章能以‘报恩’‘感谢’的由头,再走的更近些,送礼都送的名正言顺。 郑理:……果然是阿娘,你在第五层。 之后,郑理也热切起来:他虽是公主之子,但因并不擅长读书骑射,如今也没有什么实缺官。 他倒是很清楚自己的本事,不准备弄什么实缺官,但母亲的公主食邑加封以后,他父亲的爵位可没动,还是县侯。 而他自不能承袭公主府,只能承袭父亲的爵位。将来到了他承袭,还又要降等。故而郑理也是挺热切盼望母亲得圣神皇帝青眼,将来能恩及他的爵位。 “那母亲为圣神皇帝备的是什么礼?若有所需,只管吩咐儿子出去搜寻采买就是了。” 千金公主摆手:“用不着你。” “送礼,要送人所需之物。如今圣神皇帝缺什么,我便送什么。” 郑理疑惑:“陛下如今登基为帝,富有四海,百邦晏服,膝下亦有子女孙辈,有何所缺?” 千金公主道:“陛下后宫空空。” 郑理:…… 还好没在喝水,否则郑理只怕要把自己呛到。 他愣了片刻:“母亲!这,这不好吧!” 千金公主道:“陛下是皇帝,如你所说富有四海。古往今来,有皇帝中宫故去后,皇后之位空悬,却无后宫空无一人的先例。” 郑理长到三十岁,忽然发现自己变成了结巴:“可,可母亲,先帝,先帝他。” 千金公主闻言,拿起帕子优雅抹了抹眼泪,哭了两声自己的侄子:“可怜先帝多病,去的早。” 然后放下帕子认真道:“所以我这回给陛下选的人,体格是极好的。” 郑理再次呆住,好半天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母亲,可俱儿子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