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大唐]武皇第一女官 > 分卷阅读75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750(1 / 1)

,帝陵里所有的一切,陵墓、陵园、宫阙、陪葬墓、石碑石刻都是围绕着这位皇帝所设。 在一座帝陵中,只会有帝王一个重心,像是太阳。其余的哪怕是皇后,亦是月。 哪怕两座神位摆在一起,也是左昭右穆,有高下尊卑之分。 她若为女帝开朝之君,自当有自己的帝陵。 不过…… 圣神皇帝转头问姜握道:“我记得,乾陵是李仙师选了数年的风水宝地?” 姜握点头:虽说那时候师父离朝数年不归,有太宗驾崩后不愿在朝为官的缘故,但他说是去为陛下(高宗)选上佳皇陵,也并非托词。 他是真的走遍了关中之地。 最终选择了这处挺拔峻秀的祖脉。 可谓是山石崔嵬而苍润,地势高峻而不险,长林丰草环其麓,此地自古便有“金岭”之称。[1] 而认同此地是吉地,姜握站的角度还不只是风水地脉,更有后世角度——唐代十八陵多为盗毁,只有此山上的乾陵宛如有金钟罩护体。 虽也曾经历过被军队规模的盗墓团体挖山之事,然而地上祭祀所用的陵园建筑损毁,却始终没有伤及到陵墓范围,是为‘惟乾陵风雨不可发。’ “朕也很喜欢此处。” 圣神皇帝来到窗口远眺,东望长安,西望终南。且此山之下的周原地界,还是东西通衢咽喉—— 无论是秦朝出兵抵御匈奴,还是汉代张骞开启了通往西域的路,都经过此地。 这片土地,见过了太多的帝王与朝代。 “梁山山脉绵长,可于此起朕之帝陵。” 那么,便如此吧——生相伴,死为邻。 在死亡面前,她不是‘祔于他人庙、归于他人陵’属于谁的皇后。 史书工笔之上,会是两位相伴的皇帝,他们的帝王本纪中,有着对方的名字。 他们的帝陵,将相伴相望于此千年万岁。 * “只是,将来你与崔卿,归葬何处?” 圣神皇帝转头向姜握问道:“朕记得,先帝临去前,是给崔卿选了陪葬墓的。” 若无帝王特意指留墓地,陪葬于帝陵之人,是由身份高低来决定距离帝王陵墓的远近。 诸如儿女子孙嫔妃(位分高者),自然是最近的一批,其次就是宗亲、勋贵有爵有功者,再次为朝臣—— 所以先帝临去前,才不得不特意给好友选个墓地:否则就以崔朝的身份官位,又一世无功无爵,别说想葬到离陵寝近的好墓地去了,按朝臣的标准,他根本就陪葬不进乾陵。 先帝只得暗箱操作一下。 而当年先帝为崔朝选陪葬墓的时候,自然没想过姜握如何。在他看来,夫妻一起葬进来陪他就是了。 然而此时,圣神皇帝却不得不有此一问。 若崔卿遵先帝之旨,全先帝之遗愿,葬于乾陵,那么她…… 姜握的语气如日升月落一般自然道:“我当然与陛下一起。” 至于这一世的姻缘:“生而相伴死为邻,也很好。” 刚刚送走两位至亲的姜握,体会尤甚:“若幽冥中魂魄可知,自能相会再见;若死后无知无觉,莫说是葬在一处,便是将两人烧成灰,骨灰混在一个坛子里,又有何用。”! 第355章 双重君臣相得 乾陵。 献殿高宗神位之前。 圣神皇帝定下帝陵事,就再次上了香,似在与幽冥之中的先帝,告知这个决定。 之后,圣神皇帝轻轻拍了拍手中的敬香余末,然后开始一件件翻看献殿中供奉的先帝生前御服。 毕竟,也过去了几个四季,只恐在这里供奉的人不够上心,有衣裳霉变都不知。 而姜握则已经想到了旁的事—— 修皇陵,着实是一笔大的开销。 当年太宗皇帝所说起的‘因山为坟’能够‘省子孙经营,不烦费人工’,也只是相对于平地大造山陵。* 是一种相对的‘省’。 实则,还是要耗费人力物力的。 这还让姜握想到当年一桩旧事:先太子李弘过世后,先帝就甚为悲痛,下旨以天子之礼为太子送殡,并为之起恭陵(一般只有帝后的墓才能叫做陵),百官亦要随之着三十六日降服。 不比昭陵、乾陵,都是皇帝登基后就开始修,有安排有计划,工期也不急。 当时李弘的陵可是等着要用的。 于是朝廷征工甚急,以至于‘民厌苦之,投石伤所部官司,至相率亡去’。[1] 到了这种引发民怨的徭役程度,当时在朝上的宰相们是集体上过书劝谏的——原本顾忌着帝后失子之痛,对先帝下旨修陵而非墓都未有深劝(主要先帝的性格也不是听人劝的)。 但发生民工大逃亡,甚至因打伤了官员甚至可以说是哗变之事,宰相们再不能不管了。 群臣劝谏,这才劝得先帝罢手。 然这种事一旦发生过,不可能了无痕迹,史书是一定要记一笔的。 圣神皇帝修陵墓,自要好生安排,无论是财力还是人力,总要不伤民生才好。 而在翻检过御衣后,圣神皇帝一转头就见姜握在怔怔出神,不由问道:“是不是太累了?若累了,咱们就回去。” 依山为陵,还代表一事:后人来祭拜,都得先爬一段山。 姜握摇头:“不累,我只是在想事儿。” “想什么?” 姜握如实道:“挣钱。” 圣神皇帝先是一笑,然而接着就明白了:“为朕的皇陵?” 姜握点头。 圣神皇帝温声道:“你且不必想太多。”她自然也记得先帝年间为弘儿修陵逼催民力的旧事。 “朕自不会重蹈此覆辙。” “再有,朕亦知,自古至今多有盗贼欲发皇陵。而盗贼所求,多为奇珍异宝。” 圣神皇帝望着献殿:“朕之皇陵,可不置金玉珠宝贵重器皿,一应所用之物可如古之贤者,以木、纸、土为代。” 古人讲究侍死如侍生,所以帝王陵墓中,自多有生前所爱奇珍,且会如阳间居所一般,家具器皿俱全。 如今圣神皇帝不欲如此,一来,可以熄盗心。 二来,皇帝又提起:“普天之下莫非王土,既为朕之天下,珍宝留之于世即可,又何必置之于陵。” 将来,子孙后世,亦以此例。 ** 仲春时节,在宫中还不觉得,但此时望山脉,便已然见山体染了一层蒙蒙新绿。 既定了要修皇陵,甚至连皇陵的山脉也大致定下,那么接下来的问题便是:陵墓规制。 在本朝,圣神皇帝自是创始之君。 且她又是古往今来第一位女帝。她的陵墓如何修建,会成为后世历代女帝参考的重要指标。 毕竟每一朝每一代的陵墓修建,都会参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