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耶律泓闭了闭眼,眉头紧蹙。 平洲这一仗远比他想象的艰难。襄王此人用兵如神,不论是水仗还是山野丛林对阵,章法不乱且路数诡谲多变。 原本想着有燕山府拖着,届时粮草一断,可任他瓮中捉鳖。 却不料. 片刻后,他睁眼,眸色阴沉地问:“昨晚何时送的粮,粮军从哪出发,人数多少,皆细细报上来。” “是。”探子不敢怠慢,忙将燕山府发生的事说了遍。 耶律泓一听又是苏绾的主意,顿时整个人不好了。才压下去的火气蹭蹭蹭往上蹿。 “好个苏氏女!好得很!” “上次抚州计划被她破坏,这次精心谋划的事又毁在她手中。”他咬牙切齿,问:“运粮军队多少人?” 探子支吾回答:“殿下恕罪,具体.具体多少人属下并不清楚。” “能耐!一支运粮军队而已,居然连人数都摸不清?” “并不是只有一支运粮军队,”探子道:“我们的人亲眼看见燕山府的粮分成六路出发,且走的是不同的道。” 闻言,耶律泓眸色一凝。随即,低低笑起来。 “不愧是苏氏女,居然跟我来这套。” 杨统领憋了憋,忍不住问:“殿下的计谋隐秘,陆夫人如何得知?” “如何得知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尽快阻止她运粮。”耶律泓思忖了会,吩咐:“此事由你亲自去办,不管她兵分几路,我要她一粒米也送不到平洲。” “是。”杨统领领命而去。 . 杨统领得了令,不敢拖延,当天率领一支先锋骑兵伏击在范阳郡往平洲的路上。 如此,全神贯注戒严了大半天,才在傍晚时分等到大宋的运粮军队经过。 一番交战后,很快将粮草夺下。 “杨统领!”一个辽国士兵兴奋地说:“大宋粮军真是中看不中用,被我们吓一吓就逃跑了。几乎不费一兵一卒就夺了大宋的粮草。” 杨统领也高兴,然而没高兴多久,看清粮袋里装的东西,脸色变得难看。 “他娘的!”一个下属部将说:“我们上当了,这粮车上没几袋粮,下面装的全是沙。” “杨统领,现在该怎么办?” 能怎么办?阻止不住大宋粮草,只能提脑袋回去! 杨统领脸色难看了会,立即问:“其他粮队呢?可有消息?” 一共六队,他就不信,拦不下来。 没多久,有人快马赶来禀报:“杨统领,东边百里外的村子发现一支正在歇脚的粮队。” “全军听令!”杨统领高喊:“立即随我出发,务必将大宋粮草夺下。” “是!” 于是,刚忙完的辽军又立即赶往下一个伏击地点。 只是当他们到达时,情况跟此前一样。大宋粮军几乎不怎么抵御,大有“抢粮任你抢,别动手动脚”之意。 交战没过片刻,粮军立马跑了,杨统领轻而易举夺下了粮草。 可他高兴不起来。 因为粮车里装的不是粮食,依旧是沙土。 眼看留给他的时间不多,他咬牙问:“剩余的粮队在何处?” 一晚上,辽军堵截了四支粮队,累得精疲力竭。 . “无碍,还剩两支,让他们慢慢劫。”苏绾说。 这会儿,她正在喝安胎药。听得从前头运粮回来的人禀报后,一点也不惊讶。 “陆夫人这主意极好。”叶大人道:“分六路送粮,总有一路能送到平洲。” 苏绾微笑。 她想说,六路送粮,你们一路都送不到平洲。因为这六路运粮军队运的不是粮,都是沙。 至于为何这么做? 当然是为了防耶律泓啊。 耶律泓煞费苦心设下这么个计谋,又岂能眼睁睁看燕山府的粮运去平洲?自然会想方设法阻止。 苏绾可不能让他如愿,将粮队兵分六路以障眼法蒙蔽耶律泓。 只不过,苏绾听到消息时还是有些惊讶。没想到耶律泓为了堵截大宋粮草,居然派了一支精锐骑兵。看来,平洲的战况于他很不利。 待叶大人离去后,苏绾转头问云苓:“我大姐那边可有消息?” . 燕山府西北方向一条山路上,此时蜿蜒着一支商队。 因地势高,且夜间气温低,天上居然零零散散飘了些雪花,商队不得不就地扎帐篷歇息。 而其中一座帐篷内,此时苏娴和苏泠正围坐在碳炉旁。 “天气太冷,路也不好走。这一路指不定得吃许多苦,偏你还要跟着来,后悔了吧?”苏娴道。 苏泠怕冷,也是头一回行走山野,确实有点吃不消。却坚定道:“经过这一遭,我才知大姐在外走南闯北经营苏家生意多么艰难。大姐能吃苦,我为何不能?苏家的女儿跟男人一样能干。” 苏娴好笑:“你如何跟我一样?我比你大这么多岁,家中的事自然该由我这个当大姐的承担。” 苏泠听了,心头温热发酸。 “谁规定该你承担,大姐也是苏家千娇百宠的女儿,我们都一样,苏家的责任我们一起担。” 苏娴笑,从炉上取过银壶倒了杯热水给她:“喝点热的驱寒,夜里才能受得住。” “嗯。”苏泠接过。 须臾,她笑起来:“小妹这法子实在促狭得很,也不知怎么想出来的。” 她们现在领着苏家的商队,运粮八万石,正赶往平洲去。 燕山府粮官在明处分六路送粮吸引耶律泓的注意,而苏家商队和渤泥国商队在暗处送粮。共十五万石粮,苏家商队运送八万石,百里言玉运送七万石。 眼下,苏家商队已经走了一半路程,若是顺利,后日午时就可将粮送到平洲。 原本苏绾计划的是她和苏娴送粮,可她想法提出来,遭众人反对。 原因无他,苏绾怀有身孕,不可再奔波劳累,是以苏泠主动提出代苏绾送粮。 起初对于苏泠这个提议,苏娴并不赞同。 她说:“你从未出过远门,又惯来金贵,这种事并非你能做的。” 苏泠却道:“不曾试过大姐又怎知我胜任不了?从小你们将我护得极好,可同样是苏家的女儿,没有谁比谁金贵。况且,我现在也是为自己谋求生路,若是粮草送到,襄王得胜,我余生再无后顾之忧。” “退一万步来说,我即便不为自己,作为大宋子民,也该出这份力。” 这是苏泠当时说的话。素来清冷淡漠、看似对谁都不关心对什么都不上心的她,居然说出这般热血之言。 当即,苏娴不再拒绝。拍板道:“既如此,三妹与我同去。至于小妹就留在燕山府,且燕山府现在的情况也需有人坐镇不然容易出乱子。至于二妹,你精通医术,且留下照顾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