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却握住了剑。 杀掉刘崇文不就好了? 他跟甄蓉儿有一辈子的时间可以靠近,死人再厉害,也抢不走活人。 太子看穿了宁昭的想法,将他的沉默当做默认。 太子派人去杀刘崇文,只是他没料到,刘崇文能被恒王保护得那么好,非但没有死,还把他的人全杀了。 太子也意识到问题不简单。甄蓉儿和宁昭的婚事是皇帝点头的,太子倒不怕再揪出当年的事来,只是眼下东宫选妃的事闹得沸沸扬扬,万一传出点风言风语影响到甄芙儿,太子也是不愿的。 于是,光下慢性毒药清除甄蓉儿还不够,太子再次催促宁昭和离之事。 “臣弟不想与王妃和离。”这次,宁昭明确拒绝了太子。 “芙儿呢?”太子不甘劝说道:“阿昭,为个不喜欢你的女人,值得吗?你知道芙儿的性子,东宫收人……她受不住的。” 宁昭听完太子的话,对自己关系甚亲的兄长有了些不满。 太子怎么就知道甄蓉儿不喜欢他?再说,现在不喜欢,相处着慢慢也会喜欢的不是吗? 而且甄芙儿……他愿意为东宫当马前卒,但甄芙儿不能接受共侍一夫,就要他休离自己的妻子,没有这个道理。 他喜欢甄蓉儿,本可以跟她一直这么过下去,为什么要因为如此莫名其妙的理由分开? 宁昭没有将心里的不满向太子明言,或许他潜意识里也清楚,太子不会真的替他思虑这么多。 宁昭对太子和甄芙儿,感情上有了些许微妙的变化。 …… 椎城来信,宁昭第一时间就收到了。 他近来一直在打听刘崇文,对椎城的一举一动他都很关注。 那是甄蓉儿外祖父写给她的信,宁昭本不该拆的。只是宁昭太介意,如此关头,他知道他们一定会提及刘崇文。 宁昭最近面临的处境很不好。 平冤卷的幕后推手没有抓到;东宫有心催促他和离、皇后也找他问过话;甄芙儿不安分,给他找了好几次麻烦;他跟甄蓉儿依旧疏离,他看得出甄蓉儿铁了心要跟他说开,已经避无可避。 他刚意识到自己喜欢甄蓉儿,结果一夕间,和甄蓉儿在一起,就变成件大逆不道的事。 他以为的夫妻和睦、相敬如宾,是镜中花水中月,全成他一个人的假想。 宁昭跟不上这番变化,他有些固执,只知道要把甄蓉儿抓牢了。 宁昭将信摆在书案上,几度犹豫,最终还是偷偷拆了它。 …… 甄蓉儿嫁给他到底想要什么? 成亲三年,宁昭不止一次思考过这个问题。 他曾误以为甄蓉儿喜欢他,但相处后他知道她没有,如今发现、甄蓉儿还有过心上人; 他也曾以为甄蓉儿想要的是权势地位,毕竟自己的双生姐姐当了太子妃,甄蓉儿想要做王妃,也可以理解。可她甚少与人交际,交出掌家权也很是爽快,对此并不热衷; 宁昭看不懂甄蓉儿,于是总是好奇地想要探究她。 他没有想过甄蓉儿可能是被逼做出的选择。 甄蓉儿可能是一时糊涂犯了错,但怎么会是被逼的呢? 甄府老爷清正廉洁,与夫人都是爱女如命的性子。宁昭与甄家往来频繁,从小就羡慕甄家家风正派,在他眼里,大靖没有哪个大族比得上甄府。 而他虽不是皇后亲生,但皇后待他与太子一视同仁,从没苛待过他半分。他的皇兄,是真正的正人君子,古往今来最好的储君。 粉饰的脸面被剥落,丑陋的内核一点点暴露出来。 信上的字宁昭每个都看得懂,每句话又都很陌生。 什么叫做‘生父迷信卦象,弃亲女不顾’? 为什么会有‘皇后胁迫,逼你蒙蔽圣听,害你所托非人’? 宁昭不懂,他的认知和信仰都被手上的一封信给击得粉碎。 三年前那副画,所有人都心知肚明,他的母后为了保他,逼着十七岁已有婚配的甄蓉儿到父皇面前做证,让她编谎代替了她姐姐。甄蓉儿错失良缘,被逼着嫁给一个见都没有见过的陌生男子,平白承受了他三年的怨怼。 如果这是真的…… 宁昭不敢想象,甄蓉儿会有多恨他。 所以,他的母后、皇兄,乃至甄芙儿,所有人都把他当傻子。他们将他的失误看在眼里,摆出包容的姿态,看他演了三年的蠢戏。 在他们心里,他娶甄蓉儿就是一个笑话,难怪他们能轻易说出让他舍弃甄蓉儿…… 如果宁昭可以选,他宁愿自己当年被罚被贬,乃至遣送远关,这些他绝毫无怨言。 不是他想的,他没有想逼甄蓉儿嫁他。 可是这番话,是最没有意义的。因为甄蓉儿的确被逼嫁给了他,而他也确实没有善待、冷落了她数年。 如今他知道真相,但凡他还有点良心,就应该与甄蓉儿和离,放她自由,让她去追寻自己想要的幸福。 可他才发现自己喜欢她啊! 怎么可以这么残忍?让他毫无准备,就失去与喜欢之人共度余生的资格。 难怪甄蓉儿在看见刘崇文时会那么失态,她心爱的男子,被逼分离,远远见一面只怕已经心如刀割。 宁昭本以为,三年夫妻,甄蓉儿待他即便无关情爱,也总有些夫妻情分在。他哪怕醒悟得晚些,也仍有机会夺得甄蓉儿欢心。 但如果甄蓉儿对他只有恨呢? 如果甄蓉儿的平静,只是碍于权势威胁伪装的体面呢? 他还能夺得甄蓉儿喜欢吗? 宁昭没有这个自信。 他应该当个聪明人,放甄蓉儿离开,在她心里挽留下好形象…… 只是然后呢?然后要他看着甄蓉儿另嫁他人,跟她心仪的男子拜堂成亲,儿女双全? 宁昭不能接受,他光是设想,就怒火中烧、心如刀绞。 甄蓉儿是他的王妃,怎么能跟别人拜堂,为别的男子生儿育女。 …… 夜里,宁昭借酒浇愁。他在府院里喝闷酒,把自己喝得满身酒气、脸颊绯红。 酒坛子零散散落在地上,光石桌边上就有三四个空坛。 宁昭心里苦闷得很,他觉得世事可笑又无趣,老天爷算定他、故意不让他好过。 但宁昭心里还是留有希翼,他选在府院里大张旗鼓地独饮,就是希望自己能把甄蓉儿招来。 他还记得自己是如何与甄蓉儿圆房的。他生辰夜思绪愁闷,甄蓉儿给他做了碗生辰面,他对她吐露内心,喝了两杯小酒。 宁昭不想和离,想了许久才想了这么个昏招,借酒示弱,谋甄蓉儿一个心软。 宁昭现在很是后悔,他不该不与甄蓉儿圆房,但凡他为恶到底,甄蓉儿都是他孩子的娘了。都说女子为母则刚,甄蓉儿不要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