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浮屠劫 > 分卷阅读213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3(1 / 1)

前世不会,今生也不会。他定是有他的目的。 邹云被她盯得发慌,叹口气道: “佛子要我在敦煌守卫你的安全。他特地叮嘱过,让我保护你,千万别去长安。”他透过窗纸朝外头的守卫看去,道,“待几日我援兵一到,就送你回西域。” 朝露以手支起雪腮,不动声色,忽而问道: “当下,陇西四郡大部分兵力是否已被我阿母抽调去了长安?” 邹云一愣,点了点头。 朝露循循善诱,继续道: “那么,大梁的边防是否空虚至极?” 邹云眉头开始皱紧,也还是点了点头。 朝露凑近他,明眸流转,一字一句道: “如果此时,我命你领乌兹王军南下,掠过陇西四郡,直逼长安。你道如何?” 她了解邹云,这可是大将军一战成名,扬名立万的良机。 闻言,邹云素来沉毅的面色闪过几分愕然,睁大双眼道: “王,你这是要和大梁开战?” 朝露轻巧一笑,摇了摇头,面容娇俏又坚定沉着,道: “我不过借兵,去救我夫君。” 她不是当年受他庇护的小姑娘了。她是乌兹的王,他的妻子。 这一回,换她来护他。 *** 长安,京畿大营。 一处宽大的营帐内,错金博山炉中散出袅袅香息,在帐中氤氲成片。 男子跏趺而坐,岿然之姿融在香雾中,被一阵帐门外吹来的风打散。 脚步声传来,来人澜袍广袖一展,挥出一阵微寒的风。 李氏步入帐中,望见眼前威压逼人的男人,不由在几步开外立定,道: “我已按照约定,将汉医送去敦煌,为她医治。今夜,藩王和所有将士皆已到齐,需要吴王遗孤现身一见。在没有见到宝之前,他们是不会轻易下注的。” 洛襄闭目不语,念诵经文,平静从容。 “怎么,你可是不愿意了?”李氏眼眸促狭了一瞬,低声道,“当日你自认吴王遗孤的身份,我还以为你有万全的把握。你若不愿,我只得再把她从敦煌带来长安。” 洛襄睁开眼,起身一敛袍袖,淡淡道: “公主若是不信我,何必今日又来请我。” 李氏微微一怔,见被他看穿,冷笑一声。 “洛襄?”她转身,斜睨着他道,“还是该叫你李襄?” “我是不信,你可以为她做到这份上。你可要想清楚了,你此去,可是要弑君弑父的。我如何能确保你的忠心?” 洛襄淡淡道: “我本就无父无母。父亲废了我母亲的后位将她幽禁。母后在冷宫一生下我,便将我抛弃送去西域。我此生,从无亲缘。” 李氏勾唇笑了起来,拍了拍手,道: “你竟是那冷宫废后之子。没想到,当年那废后产下的竟是一双生子。” “双生子在大梁视为不祥,你母后自保都难,只能将一子抛下。从出生就为父母所厌弃,流落西域。你可知,乌兹王救你,是因为你手中有那块大梁皇室的玉玦,他以为你是那个女子的孩子。” “一切阴差阳错,你总是被抛弃的那个。如此看来,你的仇恨,本该不比我少啊。” 洛襄平静地道: “不必挑拨。你欲成之事,我来助你。望你信守承诺。朝露一女子,于你大业无用,不要将她卷入此局。” 李氏轻描淡写道: “我的人将她囚禁在敦煌郡,重兵把守,只要你乖乖听话,我必不会动她。我知你心机深重,但你最好不要耍什么花样。这里可不比你呼风唤雨的西域,现下你独身一人,无人来援。京畿全十八营,营营戒严,你若是逃出去,只会被乱箭射死。反正,你只是个赝品,死不足惜。” “况且,我已派人绕长安城埋了一圈火药。”李氏漫不经心地拢起袍袖,袖口镶绣的鸾纹在烛下金光游动。 “若是兵谏落败,大家都别想活。我要全长安人的血,为我父兄,为我死去的亲族陪葬。” “当年这笔账,早就该好好算算了。” 洛襄看眼面前几近疯魔的女子,她眼中是淬了毒一般的怨憎之意。 他向天外望去,夜色浓重,层层密云,如同化不开的墨迹。 洛襄双手扣紧,垂眸不语,起身跟着李氏朝帐外走去。 …… 京畿大营的中军帐,烛火通明。 帐内,里三层外三层围了一众铠甲装束各异的将士,各自簇拥着两名身着单窠紫袍,腰束玉带的藩王。 年纪稍长的是晋阳王李亘,统领长安东北的晋地兵马。另一名是最年轻的藩王,定襄王李奎,守卫长城以北,防范北匈。 二人本是一道在堂前正襟危坐等候。李奎是武将,心浮气躁,颇有几分不耐,下座来回踱着步子,抬手反复摩挲着微须的下颔。 李亘则慢条斯理地饮茶。 帐帘一开,风涌进来,人语声登时停了下来。 一道玉白的身影,披星戴月,步入帐中。 帐中所有人不由凝神屏息了半刻有余。 来人不过一身寻常锦袍,腰配玉銙革带,身姿清瘦,眉眼淡漠,却透着一股凛然的威仪,竟将满堂武将的甲胄明光压了下去。 细看之下,男子俊眉朗目,轮廓分明,如白玉般明润,如雪松般清正。果真是谪仙一般的人物。 李奎大步走过去,望着他一时有些许张口结舌,道: “你、你就是?……” 未等他说完,李亘已从座上起身,凝视着眼前的男子,一边走一边叹道: “想不到,整整二十年,竟真可得见故人之子。” 洛襄向二人行了晚辈礼,微微躬身道: “十王叔,十九王叔。” “等一下,”李奎劲臂一扬,甲胄锃然,道,“先别急着认亲。你如何能证明自己就是吴王遗孤?” 一旁的李氏行至堂前,冷冷道: “他的身世,你去西域一查便知。当年叛逃的吴王亲军将他带到西域,托付给乌兹王抚养,而后遁入空门为僧。时间、事件,都完全对得上。还有何可疑虑的?” 李奎嘴角一扯,冷笑一声,并不把李氏放在眼里。李奎身旁的亲卫,纷纷将腰间的刀鞘抽出一半,面露震慑。 洛襄一言不发,双眸如夜色般漆黑辽阔,映着满目刀光,倒显得越发清冷。 他从袍袖中取出一枚玉玦,放于掌中,示予二人看。 李亘和李奎望向他手中的玉玦。 玉面色泽清润,无一丝杂色,可见上面细细密密地雕有五爪蟠龙的纹路。 大梁祖制,皇子、亲王只可佩四爪龙,唯有天子服制,龙有五爪。 此玉玦,形同皇室玉牒,确是天子之物。 见之,如见天子。 烛影微微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