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1 / 1)

医师急急忙忙拎着药箱过来,把过脉后,从药箱里取出一个瓷瓶,往里面倒是一颗药丸子。 “自天幕出现以来,在下便猜到会有这一出,早早配出保心肺之药。石君快快服用。” 刘彻给医师投去一个赞许的目光。想了想,吩咐他:“给朕,大将军,冠军侯皆来一瓶,有备无患。” 至于其他人,你们自己要吧。朕只管朕的宝贝仲卿、去病。 其他大臣:“……” 好酸。 好恨。 * 天幕继续播放视频。 【此人初时为后唐将领,六军副使,出镇太原。】 【唐末帝李从珂对其猜忌颇深,心中一直有其必会造反的念头。石敬瑭之妻永宁公主从太原入朝,为帝庆贺生辰,贺完之后不想在朝中停留太久,唐末帝正好酒醉,主动对永宁公主说:“你怎么走那么快,是要回去和你家石郎造反吗?”】 【公主双目圆睁,跑得更快了。连忙赶回太原,把这事告知丈夫。】 李从珂对于视频中自己打草惊蛇,没有任何感想,他更加讶然于天幕称呼他为—— “唐末帝?” 李从珂瞳孔微微一动。 末,可不是什么好称呼。 遥远的太原,随着天幕画面变动,石敬瑭戛然而停,直勾勾盯着天空。 “唐末帝啊……” 石敬瑭缓了一下才回过神来,对京都那个位置更加势在必得:“唐末帝,主上,不是敬瑭要反你,是你守不住神器,合该能者得之!” 【四个月后,唐末帝决定移藩,下令将河东节度使石敬瑭任为郓州节度使,进封赵国公。】 【看似是打个棍子给红枣,但石敬瑭不乐意,他觉得这个红枣弥补不了那棍子。毕竟他在河东可谓是土皇帝。】 石敬瑭本人用力点头。 是啊,谁想离开老巢,去另一个地方从头发展啊。更别说皇帝明显惦记上自己,真离开河东,指不定受到什么对待呢。 【石敬瑭抗旨不尊,唐末帝当即下令削夺其官爵,令张敬达从北面征讨,张彦琪从南面征讨,安审琦从东南方向征讨,杨光远从东北方向征讨,相里金、高行周从西面征讨,五路大军齐发,号称五十万人马。石敬瑭试图抵抗,初时有些声色,可他终究是以一地抗一国,很快,便陷入大军围城的困境。】 【于是,不得已,石敬瑭向契丹求援。】 【除了石敬瑭之外,当时还有另外一人,也在暗地里和契丹接触。此人便是卢龙节度使赵德钧。他奉诏讨伐石敬瑭,却暗中遣人携带金帛去见契丹主,许诺:“若国主立吾为帝,吾愿与契丹为兄弟之国。”】 【因此,契丹主——也就是辽太宗对于石敬瑭的求援处于一个暧昧状态,直到石敬瑭咬牙大出血,称愿“以父事之”,事成之日,割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与之。】 【后世有人说幽云十六州并非石敬瑭地盘,他是空口白牙许诺,慷他人之慨,空手套白狼。】 辽太宗震了一下:“什么?朕居然如此心善,甘心让石敬瑭下套?” 他连忙问手下汉人谋士:“朕应该没记错,石敬瑭许诺割让过来的州,有幽(北京)、蓟(北京蓟县)、瀛(河北河间)、莫(河北任丘北)、涿(河北涿州)、檀(北京密云)、顺(北京顺义)、妫(河北怀来)、儒(北京延庆)、新(河北涿鹿)、武(河北宣化)、云(山西大同)、应(山西应县)、朔(山西朔州)、寰(山西朔州东)、蔚(河北蔚县)十六州?” 汉人谋士亦是惊诧至极:“不错。而且,其中云、应、朔、寰、蔚五州便属河东,为诺言中雁门关以北诸州,其余十一州属卢龙一道,为卢龙节度使赵德钧治下。不知何来空手套白狼之说?” 雁门关以北诸州是定金,卢龙一道是尾款啊。石敬瑭又不傻,真全额付款了,万一契丹拿地反悔怎么办,可如果尾款需要契丹帮助他打下来,就不一样啦。 【何况,不论是否为自己拥有的土地,石敬瑭此举,是在法理上承认契丹对这块土地的所有权。】 第22章 赵匡胤:“石敬瑭!老子刨你祖坟!!!” “保心丸用上了。” 刘彻默默倒出一颗吃下去后,对医师诚恳地说:“还有吗?我猜一瓶不够我吃。” 医师:“……” 谢谢,但已脱销。 可能寻常人没有太大感触,但他们这些人在朝为官,看到石敬瑭割出去的地盘,当场气一个眼发黑。 天幕还怕他们不懂卢龙一道及雁门关以北诸州有多重要,贴心配上舆图一副,从图上看,这些地方之于后世华夏,相当于河西走廊之于汉朝。 那是中原大门!没有大门,别人进你家简直易如反掌。石敬瑭镇守河东那么久,难道不清楚大门有多重要吗。 宋初。 宋太祖赵匡胤尽管早就知道这件事,在再一次看到时,还是整个人都麻了。 “石、敬、瑭!”他中气十足:“老子日你先人!你个傻diao!” 你当初是说得痛快,知道我收复时收得多艰难吗! 也不知道有生之年能不能收回来。 唉…… 另一个世界。 宋太宗赵炅从座位上站起,动作之时,衣襟上精致暗纹如同流光浮动,腰间青玉双鹤佩拍打着布料。 他仰头看着那副舆图,上面属于辽国的国土全是红色,宋土是棕色。他盯着红色地方:“朕登基以来流言不断,扬言是朕弑君上位,笑话!朕必要北伐,收复幽燕,如此才能树立威信!” …… 宋真宗赵恒在太庙烧香,喃喃自语:“太祖、太宗,不要怪朕啊,朕没能收复幽燕,这实在太难了。” “不过……” 他支楞起来,拜三拜,插香,万分骄傲:“朕与辽签订澶渊之盟,每年给辽银十万两,绢二十万匹,才未让天下成南北之分,此是百年无事之计!” …… 宋仁宗赵祯嘴角笑容消失,苦恼地询问身边臣子:“范卿,朕不但没有收复幽燕,还以金帛换取和平,将澶渊之盟的岁币比之之前增加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这如何去面见祖宗。” 范仲淹听到这话一顿,整冠敛容,严肃地说:“官家此言差矣,岁币虽加,却能使河湟百姓几四十年不识干戈,有何无颜?若是用兵,方会加重黎民负担,官家与辽交好,方是上策。” 又道:“何况,官家非是将和平寄望于他人仁慈。为防御辽兵,河北路疏通河泊,将其勾连成一条九百里屈曲水长城,深不可以舟行,浅不可以徒涉,此举亦是辽兵不敢南犯的壮举。若列祖列宗有灵,亦会欣慰于官家。” 被这么夸夸,赵祯可高兴了,悄悄挺身坐直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