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55(1 / 1)

” 李世民戳戳眼上那鼓包,说:“除了温热,无甚感觉。” 尉迟敬德踮着脚在后面探头看,太医面无表情把人用力按回去,转过头对陛下说话时,又轻轻柔柔:“应当无事,陛下好生敷药,莫要将药包取下来,先敷半个时辰。” 李世民倒不担忧自己,玩笑道:“这算不算流干眼泪?眼泪流干会怎么样,如古书所说,血泪斑斑?” 太医:“陛下!!!” 李世民微微弯起唇:“说说而已,又不会真的应验,不用担心!” 怎么会不担心呢。你若出事,让我们这些视你为明灯的人怎么办? 一滴眼泪落到自己手臂上,太医连忙伸手拈掉。 可不能让陛下知道,他把臣子气哭了啊。 …… 秦朝。 始皇帝更加坚定要追求长生。 不长生,子孙后代就会出现这种货色,把大秦毁掉! 他们不曾体会过构建帝国的艰辛,生来就躺在祖宗的功劳簿上,享受人上人的快乐。这种人一旦登基,也绝不会爱惜这个国家。 ——他们得来的一切都太轻易了! 李斯则感到好奇:“天子呢?” 叛军既然攻入一个国家的都城,不可能不去搜寻天子——那,天子呢? 【而李隆基在叛军尚未到达长安前,就已经逃跑了。】 正在拈眼泪的太医,清楚看到自己手上青筋暴跳。 【他身为皇帝,把监察御史高适关于招募死士抗贼的提议打回去,采用了杨国忠入蜀的建议。】 【随后,宣谕天下,言自己要亲征,暗中却命龙武大将军陈玄礼整顿六军,又任命了留守京师的官员,选择黎明时间与僻静道路带着皇太子、贵妃姊妹、皇子、嫔妃、公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亲近的宦官、宫人等逃跑。】 【至于长安那些士庶百姓,更是被视为阻碍逃跑的绊脚石。】 天宝元年。 长安一片哗然。 圣天子——为他们带来开元盛世的那个君主,抛下他们在黎明时分跑了? 跑之前还怕走漏消息,告诉他们自己要亲征,给了他们希望,又立刻让他们绝望? 为什么! 这是为什么! “圣人!为什么啊!你怎么会是这种人!” 长安士庶不肯相信,但这是天幕所放的将来—— 一时间只觉天旋地转,好像天地间再没有一刻比此刻更可怜。 他们想哭。 想围着皇城的门去质问:“为何要抛弃我们!” 【纵然李隆基抛弃了百姓,但百姓没有抛弃他。】 【因着此次是仓皇出逃,食物不曾备有太多,李隆基等人从长安逃到咸阳,却发现咸阳官吏早便全部逃走了,无人供给。至日中,李隆基饥肠辘辘,是咸阳百姓听闻圣人无食,争抢献饭。】 【饭是粝饭,杂以麦豆,是这些百姓家中能翻出来的最好的食物。】 天宝元年。 “朕……朕……” 天幕里的李隆基掩面而泣,天幕外的大唐天子亦是泣不成声。 天阴得厉害,似乎很快就要下大雨了。李隆基没有心思去想这些,他只是恨自己:“朕到底做了什么啊……” 他怎么会变得如此陌生,大敌当头居然把百姓丢下,自己带着亲近之人逃跑。 但百姓不知道这一点,他们只知道……为我们带来开元盛世的天子现在肚子饿了,我要把我家里最好的东西给他。 “啊啊啊啊啊啊!”愧疚几乎要压垮李隆基:“李隆基!你该死!你该死啊!!!” 【逃亡途中,太子李亨实在忍受不了弃国而逃这样的压力,在李辅国等人的支持下,拉开车帘,隔着数尺车厢,对着李隆基说:“圣人,臣不入蜀了,臣要北上!迎战叛军!生也好,死也罢,总好过成为丧家之犬!”】 【于是,太子李亨与李隆基分道扬镳,带走部分兵力,前往灵武。】 【再然后,他在灵武称帝了,遥尊李隆基为太上皇。】 【其称帝后,任用郭子仪与李光弼等人收复失地。朔方军出战河北!】 “反击终于要来了吗?” 岳飞眼神凝重起来。 但,据他对天幕的了解,如果后面是一帆风顺收复失地,天幕便也不必放出画面了——祂盘点的是败家,而不是如果反败为胜。 还有什么? 还有什么是唐玄宗能够败的?财政?士气?战局?他都是太上皇,还跑到蜀中去,这些他想败都败不了,但安史之乱是他造成的,只要是安史之乱里出现的损失都会算到他身上,那么…… 岳飞脱口而出:“是百姓和良臣能将!” 【“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这是……什么?” 李隆基呆呆盯着天幕。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 李治冥冥中好似有种奇异感觉,心跳越来越快。 【“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 李世民原本躺着敷药,此刻却一下坐直了身体。 “严将军头?嵇侍中血?” 大唐也有人是齐太史,是晋董狐,是张良是苏武是严颜是嵇绍? ……那个人,是谁? 好似有鼓点在敲,越敲越激烈,越敲越高昂—— 【“为张睢阳齿!”】 【“为颜常山舌!”】 李渊咬咬牙,往口中塞一颗护心丸咽下去。 后面肯定又是一些要把人气死的场面——乱世出悲壮,安史之乱时期,就是乱世。尽管如此,李渊依然不想错过任何一个画面。 他要好好看着,有这些人,才有大唐! 【颜杲卿,常山太守,为“楷圣”颜真卿的族兄,在天宝十四载安禄山反叛时,为了避免城中军民伤亡,开常山重镇之门,假意归降安禄山。安禄山大喜,赐其袍服,却又将颜杲卿幼子、幼孙带走,作为人质。颜杲卿对此似乎无比顺从,平日里托病不出。】 【在安禄山攻占洛阳后,颜杲卿在常山起兵反叛,河北纷纷响应。致使安禄山后方不稳。】 【此时尚未攻下潼关的安禄山又惊又怒,命史思明攻打常山,颜杲卿率领军民抵抗,并派人向太原尹王承业求援,王承业拒不出兵,四天后,常山城被攻破。颜杲卿等人被擒。】 【颜杲卿之子颜季明随父守城,史思明以其生命为要挟,逼颜杲卿投降,在颜杲卿拒绝后,将颜季明残忍杀害。】 颜家。 颜杲卿双目圆睁。 看到自己兵败被俘,他不怕,但看到自己儿子死亡…… 忽然,有什么东西拍了拍他袖子,回头一看,是儿子颜季明。 颜季明此时尚是少年模样,冲他扬了扬下巴,笑得又骄傲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