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1(1 / 1)

们算过战马的饲养与供给吗!那战马比人还金贵,你们当国库有多少钱!就算可以养得起战马,士兵军饷不需要发吗?你们胜仗后的赏赐不需要发吗?” “你们算过军粮所需多少?运输军粮的耗费,役夫的口粮,役马、役驴的饲料所需多少?” “我来帮你们算,千里运粮,六十余一!九州之外那些地方,可不止千里!” “还有,打下来后,是否安为郡县?你们可知筑卫朔方费数多少?十百巨万!” 没有一句在说汉武帝,但字字句句都在说汉武帝。 刘彻被说得一愣一愣的,反应过来后,薄怒:“颜异!你是说朕不该打匈奴?” 颜异连忙摇头:“臣不曾如此说。” 紧接着,颜异又补上:“臣只是在请诸位将军认识到打仗有多费钱。陛下可知如今军费花销多少?如今大汉有边兵六十万,一岁养兵,粮食所需一千六百万石,军官俸禄十万万钱,士卒衣装十四万万钱,还有……” 将一桩桩花销列出来,如此行为,实在令人发指! 汲黯“唔”了一声,添砖加瓦:“也并非不行,陛下可以取少府之金贴补国库。” ——少府管池泽之税及关市之资,供给天子私人花费。 刘彻:“……” 连年征战,国库疲惫,他经常用少府钱财补充国用,没有一次舍不得给。 但是…… 刘彻看着那世界地图,想一想距离,想一想军费花销……汉武帝咳嗽一声,立刻皱眉,训斥将领们:“多大人了,也不动动脑子就叫嚣着要打仗。如今刚打完匈奴,府库空虚,是适合打仗的时候么!一点也不稳重,朕难道不想开疆拓土?但朕更能着眼海内!” 群臣:“……” 群臣窥着陛下脸不红气不喘的模样,心里大为赞叹:不愧是老刘家的,这种话说出口都能淡然处之,一副义正言辞样子,他们还有的学啊! …… 贞观年间门。 唐太宗目光炯炯:“好多地!” 想要! 民部尚书再一次站出来:“陛下,我们还管不了那么多地方。” 唐太宗在这种时候脑子转得尤其快,他认真地问:“如果打下来后,分封给诸子呢?诸子再分封给诸子的诸子,如此,大唐的触角就能遍布真正的世界。” “若是如此,中央便无法一统封国……” 唐太宗站起来,抽出佩剑,剑指天际的地图,一双凤眼湛湛。 “海洋将那些土地分割,每一片大陆拥有一个一统的国家,那也是一统!至于能否一统世界,那就看后代子孙的本事了。” * 不知多少帝王将相着眼于海外。尤其是永乐朝,郑和领命,预备磨刀霍霍向大海。 而天幕依旧在说着罗马。 【罗马帝国乃这块名为欧洲的大陆上的雄主,在周时就存在了,开始从城邦崛起,历经无数征服之战,成为一个东起小亚、西抵大西洋的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 天幕放出的世界地图上面某些区域开始变亮。 【这个帝国建立了元首制,元首就是他们国家的最高统治者。】 【他们还采取了行省制——就是由中央直接向行省派遣总督,由总督全权管理地方。】 【听上去是不是很像皇帝与郡县制?然而,罗马帝国的控制力仅限于相近的城邦,其余地方全靠军团来威慑,而那些地方的本土势力仍旧存在,只是暂时臣服罗马。】 【而罗马帝国的元首在初期,需要得到元老院的批准与认可才能继位。而且继位者有可能是直系亲属,也有可能是在全国选贤举能。】 【由于元首未有明确的世袭继承制度支撑,导致罗马帝国的统治很不稳定。到后来,居然出现了近卫军拍卖帝国元首位置——谁出价高,这些近卫军就支持谁。】 【如此混乱。渐渐,便从元首制度发展为了元首共治,也就是由几名元首分别管理罗马的不同地方。再后来,理所当然的,便分裂了。分裂成东、西两方。】 【而这一分裂,便是彻底分裂,再无统一。】 【此时,是东晋太元二十年。】 【这一年,华夏大地亦是处于分裂状态,政权分别为:东晋,后燕,后秦,西秦,北魏和后凉。】 【然而,一百九十四年后,隋统一九州,结束了这段分裂。】 汉武帝刘彻流露出感兴趣的目光:“咦?这是为何?” 大一统,居然不是理所当然的? 再说了,才分个东、西而已,两边打一打,谁赢谁吞并谁,这不是很简单吗? 第64章 朱棣:“原来海外还有如此强大的文明。”^…… 很快,刘彻就知道,尽管自己对某些事情司空见惯,习以为常,但就事实而论,真没有那么简单。 【罗马十分强大,被称为地中海世界的霸主。其的分裂严格来说,在当时并不能算分裂,分裂是后世人的看法,在当时,只能说——分治。】 【由两个人共同治理国家。也就是说,一个国家,两个朝廷。】 【但这个分治,它没有属于罗马的文明作为纽带。】 【在罗马人不断征服地盘时,他们并非不曾试图同化其他种族。他们会把罗马公民的身份作为奖励给予外邦,他们会说“让他们接受我们的法律”,他们会有“让世界上所有的人都穿上托加袍”的野心。】 【而罗马人在征服这些地方的过程中,逐渐形成自己的文明意识,这个意识就是——】 【罗马没有文明,别人文明好的地方就是罗马的文明。】 【初时,罗马吸取埃特鲁里亚的文明开始发展。】 【随即,罗马又从希腊人那里吸收文化,希腊文明即罗马文明!希腊的诗歌与演说,是罗马人学习与模仿的对象。希腊的造舰技术,成为了罗马的技术。】 【罗马又从皮鲁斯(人名)那儿学会安扎营地,汉尼拔(人名)那儿学会两翼包抄的战术,从迦太基人那里学会了如何组织海战,从高卢人那里学会了剑术……】 【这些人背后的文明,就是罗马文明!】 “什么?居然全是吸收别人的东西么?” 春秋战国时的诸子百家简直不敢相信居然还有这样的政权。 国情不一样,思维方式自然也不一样。 于诸子而言,他们虽然会时常对别家学说“取其精华,弃其糟粕”,融入自己的学说里,但那是融入!而不是抢夺!更不是连自己思维的核心都没思考好,直接拿别人的东西用。 这群文化人不约而同:(⊙o⊙) …… 汉朝。 董仲舒本来想要学习一下罗马文明,看看能不能融入儒家,现在,双目已经失去焦距,整个人都呆滞了。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