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护车,疑似犯罪团伙头目的人中枪。” 警察冲入得太快,所有人都没能反应过来,仿佛他们埋伏许久,只待那一声枪响作为发令。 何其下意识想要冲上前去护住开枪的林桐笙,却被警察无情地隔开。 在韩宥的眼里,周围行动的人都象是开了倍速,在不算大的包厢里进出逮捕新城会成员的警察不过是有残影的背景,越过人潮,她缓慢而坚定地放下枪,举起双手,安静地等待女警上前反剪她的双臂,她很快察觉到他的视线,冲他微笑了一下以示安抚。韩宥抬手捂住了心脏的位置,不知所措的情绪牵动着他的心脏发出撕裂般的疼痛。 何其死死盯住林桐笙,眼眶通红得象是充血了一般,她去找陆云齐帮忙的目的不止是要参加赌局,还想赢下赌局,她的筹码是自己的生命,赢得的却是邦本会洗白道路上压力骤减的通途。 “为什么?”-峮八九五四三九六六五-裙陆二伍九壹七贰七叁- “这样不就安全了吗?”林桐笙微笑着看向被警察制住不能扑上来的韩宥同何其,他们情绪远比自己想象得要激烈。 何其鬼使神差地回头,看见门外不远处,陆云齐抱着双臂冷静地看着这一切。 林桐笙见他不顾一切地想要冲过去找陆云齐要个说法,她感到困惑。 这是为什么呢? 她永远做不到这样,让情感远胜理智地去强烈地抒发什么。 他们会想通的,这是最好的选择,对他们每个人来说。 0069 39 岁终年末(完) 这桩案件在陆云齐的操作下,很快就有了定论,林桐笙在看守所里并没有待满一个月就审判结束被移去了兰岛女子监狱,刑期5年。按照陆云齐的说法,她很快会为自己提出减刑,争取三年出来。 “在外面的话总会有疏忽,毕竟大家的活动范围很大,可是监狱很小,人又相对固定。”陆云齐隔着厚重的玻璃拿着听筒跟穿着囚服精神状态还算不错的林桐笙说道。 “谢谢,辛苦了。”林桐笙平静地说着。 “你不问问他们现在怎么样吗?” 林桐笙罕见地笑了一下:“他们现在多半很忙,忙着处理邦本会洗白,忙着扫清新城会残余势力……” “他们接受不了你的决定,每天都在责怪我呢。尤其是何其反复询问我知不知道你会对自己开枪,为什么不阻止你冒险。” 林桐笙只是微笑,却不说话。 “三年,可能你出去之后都物是人非了。” “别人或许会觉得在里面很煎熬,我不会,那些恐慌无非源于对未来的不确定,我有陆律你的保证,出去之后也会有新雇主,不怕饿死的。” “幸亏今天没让阿显替我过来,否则物伤其类,他回家又要跟我闹。” 林桐笙闻言露出了一丝困惑。 “你这么不在意那两个人会不会变心,他联想到我,就会很没有安全感。”陆云齐的身份从律师又切换成了朋友,“女人一旦不再只围着男人转,他们会更没有安全感。” “唔。”林桐笙似懂非懂地应了一声。 “啊,果然年纪大了,我也开始喜欢说这么无聊的话了。看看时间也快到了,你还有什么要说的吗?” 林桐笙摇摇头。 “哦对了,如果监狱里出现了特别针对你的人,你一定要告诉我,知道吗?” 林桐笙点点头。 “好乖,那我走了。” 林桐笙很想目送陆云齐离去的背影,可她还是先被女狱警带走了。 三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 或许是在陆云齐的特别关照下,林桐笙意外地发现有一些狱警对她还算照顾,给了许多隐性的特权,在里面的日子还算不错。 陆云齐的力度比她想的还要大一点,时序推进到了进入监狱第三年的年节前,预警忽然告诉她明天可以出狱。同监舍的狱友似乎已经习惯了她的幸运与特权,在最初对她身份的好奇劲过去之后,她们变得麻木与漠不关心,这算是比较好的态度了,比之阿谀奉承或是暗地里使绊子。 林桐笙收拾好了自己的物品,不过寥寥几封信还有每年的生日卡,她能从字里行间看到邦本会一点点变成合法集团邦本兴业,黑色灰色的产业或许保留,但明面上邦本兴业已经与黑色产业割席……这些都证明她的决定是对的:枪杀新城会头目并坐牢,在传统的黑帮背景下,她出狱后的地位会更进一步,哪怕有了新的雇主,自己在邦本兴业也会有相当的人脉。 林桐笙穿过重重铁幕,站在准备室取回衣物时还是不可避免地产生了时序错乱的感觉,与衣物放在一起的是外面的人送进来的崭新驼色大衣,林桐笙拿起大衣,淡淡的洗涤剂香气扑鼻而来,她竟有些许鼻酸。 从铁闸门旁边的小门离开监狱,来时坐着警车,林桐笙并没有暇余去注意周围的金色,站在兰岛冬日懒洋洋的太阳下,她蓦然发现监狱大门遥对大海,在监狱里放风时她从未注意过这些,此时再去回想似乎能听到记忆里确实存在的海浪声。 然后呢?曾在监狱里不时梦回与两人相处的时光,望着仿佛人生般漫长的马路,空荡荡的,林桐笙心中并无怨怼,人走茶凉不过人间常态,就像坐上赌桌的人不可能常胜不败。 她看到不远处的公交站牌,还好,还有公共汽车。 “我靠,你看那个刚上车的像不像林姐,驼色大衣的。” “啊,一个月前是我陪理事长去买的,肯定是林姐啊,她上车了!” “完了,你看一打盹就误事,老大会把我打死的!” “跟上去啊,我打电话。完蛋,没信号!”那人手忙脚乱地拿出板砖大的移动电话,因为信号问题,电话惨变板砖。 “林姐不是后天吗?”驾驶座上的小弟发动了车子跟上公交车。 “谁知道啊。信号快来吧。”小弟举着“板砖”祈求着信号,就像在祈求一个光明的未来。 公交车坐到市中心的所需要的价格已与林桐笙认知中的发生了变化,大约是兰岛的物价有所抬升,车厢里没几个人,从司机到乘客都两鬓斑白,林桐笙不由地攥紧了口袋里写着陆云齐联络方式的纸条。 “不是后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