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1 / 1)

越觉得不像话,也不想其他。直接起床整理了一下衣服。掀开门帘子直接来一句:“大嫂,我找不找工作、下不下乡、嫁不嫁人,好像都跟你没关系吧!” 穿越前何玉燕是个有点“懒”的人。她不喜欢跟人吵架,但也绝对不允许有人欺负自己。既然穿到这里回不去,那她就不想受委屈。 说得正兴起的徐大妮,冷不丁听到何玉燕的话吓了一跳。 “哎,燕子啊。你可醒来啦!再不醒来早饭也不用吃,直接吃中饭得了。” 何玉燕没有手表,但家里五斗柜上有个小小的铁皮闹钟。从房间出来时她已经看了,才早上八点多。搁她这便宜大嫂口中就变成快中午了。 “大嫂,我这病还没好呢!怎么不能休息。” 原身这两天发烧生病,加上特殊时期学校乱糟糟的,何母干脆让她别去学校。 “燕子啊!你也别说你大嫂。她这是担心你呢!”靳大妈见何玉燕出来,立刻变了话锋:“她这不是担心你毕业后就要下乡吗?不像我家里丽丽,我跟你叔可是砸锅卖铁都不会让她下乡的。” “这么热闹啊!” 靳大妈的话音刚落,门口就响起了个大嗓门。 何玉燕一听就知道这是原身的亲妈回来了。原身的亲妈是厂子包装部的临时工。这个时候回来,应该是厂里没活干了。 “妈,你看看大嫂。” 原身跟亲妈的关系就跟时下的人差不多。亲近不足,沟通不多。何玉燕也不敢在对方面前多多说话,怕掉马。 那头,何母三言两语就把靳大妈打发回家。转头直接说:“大妮,燕子的事儿你少掺和。她爹妈都还没死呢!” 徐大妮一听这话,就知道刚刚自己跟靳大妈说的那些话,铁定给婆婆听到了。当下夹起尾巴做人,讨好笑道:“妈,我错了。我去择菜洗菜。” 说完一溜烟儿拿起何母刚进门时放在角落的青菜,就跑去走廊尽头的公共水槽。 教训完大儿媳,何母转身问道:“燕子,身体好些了吧!好了的话也别在家里闷着。跟你同学他们打听打听,毕业后是怎么个样儿?相亲的事儿,我已经托了你伍婶子帮忙留意了。” 说完这话,又急匆匆朝水槽那走去。不用说,铁定是去看大嫂有没有继续碎嘴子。 何玉燕耳朵听着何母急匆匆的脚步声,继续整理之前接收的记忆。可是,越是整理,她就越是觉得哪里怪怪的。 中午,一家人吃午饭。 前头说过,何玉燕有三个哥哥。其中大哥、二哥已经结婚。 大哥何勇波是厂里包装车间的正式工人。大嫂徐大妮是郊区公社的村民。两人有一个5岁的儿子,小名大宝,已经在上育红班。 二哥何勇涛是农副产品收购站临时工。二嫂江美菊没有工作,但她亲爹是收购站的站长。二哥家有一对6岁的双胞胎女儿,叫宝珠、宝玲。同样在上育红班。 三哥何勇海单身,在外面当兵,平时很少回家。但她跟原身的关系是最好的。 而原身的亲爹在厂里是面粉操作车间的工人。亲妈则是在包装车间当临时工。 这情况听着很不错,但实际情况却是,除了三哥外,剩下10口人住在一间只有30平的屋子里。这屋子是厂里分配给何父这个老工人的。当初分配只有一间屋,没有任何隔断。 随着孩子长大,现在30平的房子用木板隔成四间房。一间给大房,一间给二房,一间是用来堆放杂物、饭桌的所谓客厅,平时三哥回家也在这个客厅打地铺。还剩一间则是原身跟父母的房间。 没错,原身18岁了,居然还跟父母一个房间。两者之间平时就用一道布帘子隔着,出入也单独给她弄了个门帘子。但是,一点儿隐私都没有。 这也是何玉燕最难以释怀的地方。试问,谁能一下子接受自己从别墅业主,变成只拥有一个床板的小可怜呢? “燕子,对之后你有个啥想法?” 午饭吃的是二合面馒头跟杂菜汤。这馒头何玉燕吃不惯,就把馒头撕成条状,放到菜汤里面泡软。就这伙食,也比隔壁老是吃窝窝头的靳大妈家要好上不少。 听到二嫂江美菊的问话,想也不想直接来了句:“我先去打听一下其他厂子的招工。” 她一个现代人,连杂草跟禾苗都分不清。真下乡了,不止给老乡添麻烦。自己也得脱几层皮。而且听说下乡的人甚至还没二合面吃。顿顿窝窝头、野菜团子混着吃。 不想下乡那就只能去找工作试试。实在不行,她妈还在托人给她找对象呢。 “找工作挺好的。我也让我爸问问。到时候要是找个好对象,工作有了,对象有了,多好啊!” 江美菊这话一说,徐大妮就嘲讽道:“就你那抠门精一样的老爹,哪可能那么好给小妹找工作。” 徐大妮说着,讨好地对何玉燕笑笑:“小妹,要我说。你长这么漂亮,随随便便就能找个好对象了。” 想到之前洗菜时听到的那些话,徐大妮更加殷勤起来:“真的,小妹。嫁人多好啊!你看我,要不是嫁人哪能变成个城里人呢?” 找对象这条路自然也在备选范围。但是,即使要嫁人,何玉燕也不乐意跟徐大妮沾边。于是,撇开头看向亲妈。 何母对于女儿找工作或者嫁人都是赞同的。她三个儿子因为各种原因都没下乡。自然也不乐意唯一的闺女下乡。 “好了好了。嫁不嫁人的事儿,你个大嫂子怎么能在小姑子跟前说。早上不是让你别管燕子的事儿吗?” 徐大妮一听到何母批评的话,立刻缩起脖子。低头就开始照顾儿子起来。 这副低眉顺目的模样,看得何玉燕直皱眉。 说是说找工作,但何玉燕对这个年代还处于两眼一抹黑的情况。 于是,吃过午饭,她直接回屋里找了个破布包。揣上仅有的一块二毛五私房钱就出门了。 第2章 “我们厂子招工只招职工子弟,你去隔壁毛巾厂问问。” “今年咱毛巾厂还没有招工计划。” “咱钢铁厂这次招工只招职工子弟,因为是找的锅炉工,只要男同志。” …… 从家里出来后,何玉燕没顾上观察这个年代的风土人情。立马按照记忆,走访了家里周边的几个大厂子。等到的结论果然不容乐观。 这些厂子要不就是今年的招工计划还没有出来。要不就是直接面向职工子弟招工。这种只有职工才能受惠的事情,在这个年代的国家企业很常见。 只要当上国企工人,从结婚、生子、子女教育、医疗、退休等等,单位都会有保障。所以这个时候的工人幸福感特别强烈。但相对的,工作岗位的竞争,丝毫不比现代考公轻松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