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通商的条件。自此,身份由暗转明,光明正大的出来做人。” 陈大豹道,“刚刚公子讽刺了我一通,这岂是容易的事。” “容易不容易,看谁来做?看怎样做了?” 公子微微一笑,胸有成竹道,“若有朝一日,朝廷东南危急,你们联合起来在东南登陆,占领这富庶的鱼米之乡。介时,再与皇帝陛下谈条件,皇帝陛下迫于压力,怎能不应?哪怕皇帝陛下不应,江南地理富饶,鱼虾肥美,只要你们占领了东南。就算如镇南王府那般做个土皇帝,岂不乐哉。” 天下岂有这样容易之事,他们也并非不知自己的斤两,张老六低声道,“不瞒公子,永定侯的兵马十分厉害,我等想打败永定侯都非易事,更遑论占领江南!” “是啊。”郑老虎心有戚戚,这倒是老实话,永定侯封锁淮扬海域,这些海盗也不是没想过法子登陆,只是吃了几回败仗,实在没法子了。 公子浅笑,淡定自若道,“此天下大势,我俱已安排妥当。入冬之后,皇上会有一场大败,鞑靼人直取帝都,介时永定侯还在淮扬站得住脚么?永定侯一走,你们只管在淮扬登陆,先占领苏扬二州,再直取浙闽之地。怎么样,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若能劫掠江浙二地,你们十年之内俱无忧矣。” 这种话,若是跟别人谈,谁能应,谁敢应! 江南多少无辜百姓!鞑靼人若直取帝都又将会造成多少死伤! 但是,此时公子与之谈叛者皆是杀人不眨眼的海盗! 这些人,本多是陆上罪犯出逃海外,干的就是杀人劫掠的勾当,又有什么不敢,什么不能! 听公子这样说,几人真有几分热血沸腾!以往他们抢一抢沿海的地方,也够吃喝了,苏杭二州的繁华,大多是只听过没见过!但是他们做走私生意,那些精致的瓷器,那些柔软的丝绸,那些清香恬淡的茶叶,皆是自江南而来。 这样的地方,聚集着多少财富,简直另人难以估量! 几人听的热血沸腾,陈大豹先道,“若能有这种造化,皆是公子大恩!” 郑老虎与张老六多了几分犹豫,问道,“公子,恕我等多问一句,您怎么知道西北会有大败的。” 公子微笑,淡淡的声音中多了三分自得,“我能与你们做生意,自然也能与鞑靼人做生意。鞑靼人的情况,我比朝廷更加熟悉。鞑靼人的厉害,相信你们也是知道的。” 李方却道,“听说朝廷刚刚战胜了鞑靼人,哪怕鞑靼人再与朝廷打仗,想要攻入帝都,并不是容易的事。听说西北三十几万的军队,那可不是摆设。” 公子是个相当谨慎的人,他道,“事关机密,恕我不能与各位多说了!我与各位约定,待永定侯一走,各位再行上岸!介时,西北如何大败,各位自然得知!” 这样一说,几人倒没意见了。他们其实在海上战斗力强,虽然永定侯的海军还没建起来,但是陆军做战能力现在非常可以了,比以前淮扬那些乌合之众强出百倍。只要他们一登陆,必然会被打的落花流水。 只要能让永定侯走人,登陆淮扬并不是困难的事。 而且,能劫掠苏杭二地,这种诱惑,简直太大了。 李方又道,“公子如此为我等考虑,李某颇是感激公子。但是这样做,似乎好处都是我们得了,与公子自身又有什么子处呢。”俗话说无利不早起,李方可不相信谁会真正为了他们这群海盗着想。 哪怕他们真的可以劫掠苏杭之地获得大丰收,但是这位公子也定能从他们的活动中获得更加丰润的回报! 李方的判断是正确的,公子微笑,“不但你们有好处,东南一乱,帝都一乱,天下皆乱,介时帝王无德,难得旧帝换新君。” 第109章 “陛下实在英明过人。我都有些怀疑,我们是不是做错了。” “将人都放在眼皮子底下,这也算不得什么英明过人,父亲。万事俱备,只待时机了。父亲,大凤朝并不是他镇南王父子的天下。我们也姓凤,同样的太祖皇帝的子孙。” 明湛非常明白自己的优劣势所在,他刚刚登基,再怎么着也无法与凤景乾对于帝国的多年统治经营相提并论。明湛清楚,自己对于帝国,并没有凤景乾的威望。再说,明湛以前也不知道凤景乾统治下暗里有这么多乱七八糟事情。 以至于,他对于东南西北都缺少足够的掌控力。 战胜鞑靼人之后,不是没有人建议乘胜追击,可是明湛对于西北防线的四位将领,只有平阳侯是稍微熟悉的。何况,自从明湛知道西北与鞑靼尚有私下交易后,在没有完全的掌控西北之前,他并不希望轻易发动对鞑靼族的战争。 虽然遇到了这么多不为人知的难处,但是,明湛有明湛的办法。 先说东南,做太子时,明湛已经拿下了浙闽。登基后,直接派了年富力强的林永裳到淮扬,再用忠心不二的永定侯南下,掌控淮扬军。 当年,这个时候,明湛也领教到了淮扬当地势力的不驯。 明湛再一次展现了他与众不同之处,远控淮扬,这个时候,他还做不到。与其如此,他便将淮扬有头有脸的地头蛇们一水儿的弄到帝都来,搁自己眼皮子底下看着。 这个法子,虽然很笨,但是极有效。 因为对于帝都城的掌控,每个帝王都有着无以伦比的信心。 逍遥侯、临江侯、锦衣侯、善仁侯,这四位都是太宗皇帝的嫡长子仪亲王的后代。要说仪亲王本是太宗皇帝的嫡长子,怎么倒没能称帝,反倒是以亲王之身封藩淮扬呢。这里面还有一段不能不提的公案。 仪亲王虽是太宗皇帝嫡长子,但是他并非生下来就是嫡子,因为他的母亲并非太宗皇帝的原配。太宗皇帝的元配发妻是嘉仪皇帝,而且非常要命的是,嘉仪皇后虽然死的早,但是嘉仪皇后留下了自己的骨肉,元嫡出身的三皇子。 当年因立储,朝中争议不休,最后还是太宗皇帝说,“仪王虽贵,元嫡更尊”,遂立三皇子为储,是为高宗皇帝。 高宗皇帝并没有亏待仪王一系,终仪王一生,高宗皇帝对其封赏有加,至今,仪王后代犹有四侯之爵。 这也是逍遥侯、临江侯、锦衣侯、善仁侯,四个侯爵之位的来历了。 明湛身份尊贵,辈份却小,这四位说起来都是他的叔遥辈人。明湛将人千里迢迢的自淮扬召来帝都,自然免不了设宴相待,笑道,“朕少年登基,如今父皇又远去西南,朝中事,多倚仗老臣代决。”为何撒娇李要辞官,明湛死也要挽留。李平舟是凤景乾留给他的相辅,四朝老臣。何况李平舟素有清正之名,在某方面,李平舟是凤景乾所留老臣的代表。若是明湛甫一登基便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