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珍姐儿放了点心。 今日王丽蓉说了太多话,像完成了艰难的任务,无力地瘫在大迎枕上,脸色呆滞:到时候,曹延轩大伯父、三哥五哥、六叔曹慎,为了曹家声誉着想,定会劝曹延轩把纪氏处置了,哪怕不要她的性命,远远打发了。 哼哼,当年自己与曹延轩过不下去,曹延轩想和离,大伯父、三哥五哥、六叔曹慎没少劝曹延轩“为了孩子忍一忍,反正她王丽蓉有病,只能慢慢拖,是治不好了”。 果然,拖到今日,自己病入膏肓,眼看不行了。 让曹延轩也尝一尝被亲人劝说、数落,不得不把心爱女人打发了的滋味吧。 王丽蓉心满意足地笑着,仿佛隔着时光,见到了那时的情景。 这个时候,府里另一边的双翠阁气氛欢快。 大中午的,朗月就来传话“老爷说今日回来得早,让姨娘等着。” 前日重阳节,太太病重,西府不像往年一样和东府出门登高、赏菊、饮宴,曹延轩带着宝哥儿娴姐儿吃花糕,和珍姐儿花锦明团聚,三位姨娘另起一席。 昨日有客人拜访,曹延轩在外院待了一整天,今日一早便出了门。 听到这话,纪慕云腾地红了脸,叫给朗月“抓把窝丝糖”。等朗月跑了,冬梅几个都笑,她故作正经,“几个小蹄子”,吩咐菊香“去厨房说,老爷晚上在院里吃饭”,叮嘱丁兰“去烧热水,多烧一些,送到东厢房”,叫冬梅“跟我挑衣裳。” 中午哄睡了儿子,她洗了个热水澡,细细敷面,在阳光下晾干乌黑浓密的长发。挽个松松的堕马髻,淡淡涂了脂粉唇膏,纪慕云打量镜中的自己,俨然还是闺中少女。 她挑了一件粉色卷草纹杭绸右衽薄袄,搭配新得的贝壳花。问题是,那朵贝壳花还没送出去改过,现下只能挂着,她前两天打好了一条翠绿络子,可这样一来,头上没有同色头花--七太太倒是赏过,她不想戴。 “算了算了,下次吧。”纪慕云有点惋惜,从箱笼取出一件新做的樱桃红柿蒂纹右衽杭绸薄袄,又挑了一条油绿色镶襕边百褶裙,戴了曹延轩送的赤金累丝凤钗。 绿芳捧着匣子,“姨娘可真漂亮。” 对镜拨一拨凤嘴衔着的红宝石流苏,纪慕云有一种女为悦己者容的喜悦。 一会儿昱哥儿醒了,折腾着要她抱,纪慕云小心翼翼地抱起儿子,“小坏蛋,不许弄脏了娘的新衣裳。” 屋里的人都笑。 暮色低垂时分,曹延轩风尘仆仆回来,拿了两架风筝,“你一个,昱哥儿一个。” 她欢欢喜喜接过来,一个燕子风筝,黑底红花,是个小蓝脸,长长的软须;一个金鱼风筝,圆圆的黑眼睛,翅膀(鱼鳍)斜分而下,尾巴飘动像在水里摇曳。 “可真好看。”纪慕云惊叹着,把两只风筝在昱哥儿面前晃动,“爹爹给你的,等你长大了才能玩。” 那金鱼风筝是橙红色的,昱哥儿一下子看中了,小眼睛跟着,风筝走到哪里就瞧到哪里,深色燕子风筝就理也不理,把屋里的人逗得笑。 “小机灵鬼!”纪慕云伸长胳膊,把金鱼风筝挂在西次间窗边,风一吹便摇来摇去,如在水中。她摆弄着自己的燕子风筝,仰脸笑“爷,您的呢?” 曹延轩含笑打量她,“爷这么大人了,要什么风筝。”她喊绿芳把去年的蝴蝶风筝拿出来,“爷,那这个给您,妾身还有。” 曹延轩回身便往外走,“来,你给爷挂上。” 很快,她垫着脚尖,把燕子风筝挂在东厢房书房窗边,拍拍双手,退两步打量“一人一个,省得打架。” 背心撞进曹延轩怀里,隔着衣服,也能感觉到灼热坚实的肌肤。自从怀了昱哥儿,两人就分房而居....一年日日相见,却没有....这几日想着,夜里辗转反复....她一下子软了。 曹延轩亦是等了多时。去年她动过胎气,他不敢亲热,等有了昱哥儿,她又慢慢调理。数着日子等到重阳,他买了风筝回来,见她打扮得光鲜娇艳,亭亭玉立,一下子回到她初入府中的时候.... 三分情动变成十分。 “想我没有?”他喘息着,亲吻她雪白的脸颊,脖颈,红唇,“想我了没有?”纪慕云浑身颤抖,不由自主搂住他脖颈,细声叫“七爷!” 仿佛点燃了正月十五烟花的捻子。 曹延轩裹住她走向门口,怀里的小女人双脚发软,根本迈不开步子,他不耐烦了,双臂发力,把她整个人提了起来。 他的卧房在东厢房最北边一间,书房却在南次间,五个房间像正房一样打通一气。曹延轩懒得再走,转身进了南捎间,把纪慕云放在靠墙一张黄梨木罗汉床上。 纪慕云想翻过身,却被他压住腰背,一时动弹不得,“爷?”曹延轩掀起她的裙摆,把亵衣拽下去,低头看时,小女人腰肢细细地,肌肤被大红衣裳、油绿裙摆映衬得格外白腻。 他敞着胸膛,解了腰带,叠罗汉似的压上去。 夜色弥漫,桂花树香香的,屋檐下灯笼摇来摇去,月亮像蜗牛一样攀爬。昱哥儿小眼睛看来看去,久久见不到母亲,委屈地哭了。 作者有话说: ? 第60章 珍姐儿不记得自己是怎么回到花府的。 车轮咕噜噜压在路面, 光线偶尔顺着窗缝溜进车厢,黑暗中,她一会儿心疼病重的母亲,一会埋怨狠心的父亲, 一会儿憎恨狡诈的纪氏--不哼不哈地, 居然是朝廷钦犯的亲眷。 大周律例, 罪不及出嫁女--话说回来,纪氏还不是罪臣的女儿。 可....话是这么说, 犯罪官员的家眷, 重者砍头、自尽,中者流放、发卖, 轻者发回原籍, 过得如意得寥寥, 哪像纪氏,拿着纳妾文书、坐着花轿进了曹府, 给娘敬了茶,给爹爹生了儿子, 被府里的人张口闭口“纪姨娘”。 骗子! 亏自己还稀罕过纪氏的针线! 珍姐儿忿忿地拍打座椅,心里说不出的烦闷, 像一碗饭吃到最后,才发现碗底的死苍蝇。 再远的路程也有终点, 马车终于停下, 帘子掀起,丫鬟放了脚凳,小心翼翼地把珍姐儿扶下马车。 “二少奶奶。”一个提着“花府”灯笼的青衣小厮殷勤地奔下台阶, 满脸堆笑:“二少爷接您来了。” 花锦明吗? 果然, 一位穿绛紫色祥云纹长袍的身影在夜色中走出角门, 离得几步远就伸手来迎,“母亲怎么样?” 珍姐儿记住母亲“记着,这件事埋在肚子里,谁也不能说,更别让锦明知道”的话,搭住他的手,勉强笑道:“母亲没大碍,就是想我了。” 花锦明松了口气,把新婚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