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 分卷阅读110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10(1 / 1)

出了事,曹府可以凭投靠文书报官、追究。 曹延轩甚是满意。 纪慕云小心翼翼地斟酌着,“爷,妾身~有件事想问问您。”见他点点头,便问“如今已是腊月,看您的安排,是要在府里过年了,爷,那您~是打算过完年,再动身,还是索性,再等一等?” 意思是问,他还进不进京城赶考了。 曹延轩便把自己和兄长们商量的结果说了,“宝哥儿这个样子,我不放心。” 这么说,他不参加这一届的科考了,离下一科又是三年。纪慕云唏嘘着,一边替他惋惜,一边情不自禁地轻松起来:说不定,他不考中进士,便不会定亲。 “自然是宝少爷重要。”纪慕云真心实意安慰,“您的事,终有云开见月明那一日。” 曹延轩轻轻把她搂在怀里,“不去京城便不去,爷陪陪你,好不好?”她用力点头。 夜深人进的时候,纪慕云拆开父亲带来的包袱,发现有三封信,打开日期最早的一封: 信是今年三月寄来的,看得出,姨母收到了去年腊月吕妈妈带出去的信,知道了她进曹府的事,十分愤怒,又失望至极,在信里大骂,骂父亲“愚蠢、懦弱、不堪大用”、骂纪慕岚“年纪轻轻,整日不知在做什么”、骂她“脑子进水了”,又说你不是我家的人,不归我管。以后各家归各家,不要再写信来。” 纪慕云哭出声来。 姨母,果然还是失望了。 隔壁昱哥儿起夜,隔着一道门帘,纪慕云能听到石妈妈给他换尿布的呢喃,丁兰把小碗摆在炕几倒温水,和昱哥儿啊一声。 过了许久,周遭安静下来,她定下神,打开第二封信: 是大嫂米氏的语气,就在第一封信之后半个月。看起来,这封信大嫂是瞒着姨母寄出来的,说,姨母病了,病得很重,足足病了十来天。米氏没有责怪她,猜测她也是没办法了,又问她,“是不是和慕岚有关?” 纪慕岚很佩服大嫂。 米氏还说,事已至此,让她不要再想,多多保重,谨言慎行,遇事不要出头,忍一时之气,能海阔天空。 信的结尾,米氏安慰“待来年,春暖花开,冰雪消融,燕子南归,终有重逢之日。” 春暖花开,春暖花开。 这四句话,偶尔出现在纪慕云和姨母的书信中,意思自然不像字面那么简单:等当今皇帝薨逝,太子继位,大赦天下,远在西宁卫的姨夫和两位表哥就能获得赦免,重返家乡了。 大嫂是在劝,等姨夫和两位表哥回家了,会给她想办法的。 纪慕云连连点头,仿佛大嫂能看得见似的。她想告诉大嫂,告诉姨母,曹亚轩待自己很好,对昱哥儿也很好--啊,姨母和大嫂还不知道她生了昱哥儿吧? 她忙忙拆开第三封信,日期是今年六月,依旧是姨母语气,大嫂执笔: 看起来,四月她生了昱哥儿,父亲收到消息,欣喜之下给姨母写了信去。这回姨母语气和缓许多,絮絮问她身子如何,有没有吃苦,孩子多重,想吃什么.... 纪慕云视野再次被泪水模糊了。 夜间她默默哭了很久,哭得累了,不得不睡到床上去,夜里梦到幼年时,自己在姨母身边。 作者有话说: ? 第72章 就像老人们说的, 今年天气暖和,到了除夕前后,依然没下雪,唯余北风在空中呼啸。 与往年相比, 西府的除夕平淡得多, 扫尘、放炮、贴春联, 大红灯笼贴着白。 腊月二十三,过年的钱便发了下来, 纪慕云是两百两, 不如去年多,不过, 她猜去年的钱是王丽蓉定的, 今年曹延轩接手, 延续了府里的旧例。 吃食、布匹、药丸子、不光她有,昱哥儿也有一份, 有衣裳料子,点心果子, 笔锭如意,小小的文房四宝, 砚台刻着小小的猴子--不用问,是曹延轩从铺子里订做的。 纪慕云拿到手里笑了半日, 亲自给昱哥儿造册、归档, 把西次间一个柜子腾出来,专门放他的东西。 之后她把院子里的人召集起来,赏了一个月月钱, 说了些勉励的话, “轮流放一天假, 不许耽误正经事,两个两个一班,想吃什么告诉我。”人人喜气洋洋。 待别人散去,她把冬梅留了下来,“你的事,可商量好了?” 王丽蓉在的时候,给冬梅和厨房管事李凤春的儿子定了亲,今年年中,李凤春家的胳膊抬不起来,只好歇了假,病歪歪养在家里,差事也被别人替了。 冬梅耷拉着脑袋,“他家里想叫奴婢早点嫁过去。” “你年纪也不小了,翻过年嫁,不算早了。”纪慕云安慰,“那,你可想好了?” 冬梅左思右想,一边舍不得双翠阁的银钱,另一边,出去了再想回来就难了。“奴婢舍不得您,舍不得十五少爷。” 纪慕云笑一笑,并不勉强,“订好了告诉我。” 除夕当日,曹延轩带着宝哥儿媛姐儿到东府吃年夜饭。永乾二十九年大年初一,府里的人齐聚正院,曹延轩、宝哥儿媛姐儿一席,三位姨娘坐一席。 席间多是素菜,有素八珍火锅,有素佛跳墙,宝哥儿近日爱吃的豆腐皮包子和拔丝苹果,还有热腾腾的饺子。 既是过年,大人们说说笑笑,宝哥儿说着孩子气的话,媛姐儿照顾两个弟弟,气氛颇为热闹。 夜间曹延轩带着宝哥儿宿在正院,纪慕云回了院子,朗月又来了一趟:“老爷吩咐给姨娘。” 纪慕云看时,托盘里躺着个大红袋子,里面盛满赤金铸成的小金鱼,小手指那么大,一尾尾须鳍俱全,鳞片像米粒,用红绳穿着,数一数,共八十一条。 窗外噼里啪啦地,鞭炮声不绝于耳,纪慕云拎起一条对儿子晃一晃,“娘给你存着。”小家伙儿啊啊叫。 初二回娘家,初三走舅舅,时隔十余年,西府又一次迎回回门子的姑奶奶。 虽是过年,仍在热孝里,珍姐儿穿一件月白色绣白梅刻丝锦缎薄袄,珍珠灰镶月白襕边马面裙,靛蓝色出风毛披风,发髻间簪一根镶拇指大南珠金钗,一朵月白绒布山茶花;花锦明亦是素色装扮,腰间戴一块羊脂玉玉佩,神色庄重而平静,没有过年的喜悦。 两人给曹延轩行了礼,后者笑呵呵地扶起来,分别发了一个红包。 因东府、王府也有回门子的女儿,三太太五太太舅太太脱不得身,今日在府里的只有曹延轩,宝哥儿和媛姐儿陪着,在正院闲话。 宝哥儿坐不住,喊人拿了栗子和红薯,“姐姐姐姐我们烤着吃。” 一进门,珍姐儿就仔细打量弟弟,见他面色红润,目光活泼,个子也高了些,才放下了心。 “烤什么栗子,也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