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娇软美人的继室之路 > 分卷阅读14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44(1 / 1)

,什么时候去了西宁卫?” 作者有话说: 昨天晚上11点发的那章,应该是今早发的,搞错了。哎,为了这个月全勤,只能从我紧巴巴的存稿里拎出来,把今天的更新补上。存稿快没了,再坚持坚持,仿佛药丸的节奏。 求新文预收,谢谢啦~宝子们,盆友们,感兴趣就来个预售扒! 《状元夫人的和离之路》 温菁菁幼年父母亡故,不得不推掉婚事,带着没长大的弟弟,经营家里的铺子。 弟弟成家了,温菁菁成了老姑娘,婚事尴尬,被媒人说动,嫁给金陵大族家主嫡子、未婚却有妾有子的武状元丁柏。 温菁菁想,只要自己过得好,有了子嗣,自然能过上好日子。没曾想,温菁菁遭妾室陷害,与丁柏反目成仇,心灰意冷地离开丁家,数年后身染重病,在丁柏怀抱离开人世。 再一睁眼,温菁菁回到21岁,刚刚嫁进丁家一年。 再看丁柏,就没那么顺眼了。 之后温菁菁开铺子,挣大钱,呼奴使婢,心平气和地把一纸和离书递到丁柏面前,“我不愿再与你过日子,各走各路。” ? 第87章 纪慕云没打算撒谎。 曹延轩是个谨慎细心的人, 既然发现了信件,留了心,自家又在金陵城,知道真相便只是时间的问题;与其被别人查出来, 她宁愿亲口告诉他。 有什么了不起?姨丈只是不肯向阉党折腰低眉, 被失去颜面的先帝迁怒, 读书人交口称赞的,又不是犯了谋逆、受贿、科举舞弊的大罪! 她这么安慰自己, 心底没发现, 不知不觉间,自己早就不像初入曹府时, 那么惧怕、顾忌乃至防备面前这个男人了。 “我....”她咬咬嘴唇, “我姨母、大表嫂在湖南, 姨丈~姨丈~” 曹延轩目不转睛地望着她。 事已至此,能怎么样? 纪慕云把心一横, 单薄的脊背挺得直直的,“我姨丈, 很早就流放到西宁卫,连带两位表兄, 也数年没有归家了。” 看得出,曹延轩并不意外, 平静地放轻声音:“你姨丈是哪一位?因为什么事?” 她便答:“姨丈姓顾, 顾重晖,字石林,永乾十四年的进士, 得先帝看重, 亲笔点了探花。” 难以抑制的惊讶浮现在曹延轩面庞:他以为, 云娘的姨丈犯了什么罪.... 想不到是朝野知名的顾重晖! “是那个,哪年来着,在甘肃参奏先帝秉笔太监司马贺的顾重晖?”他站起身,惊讶地望着纪慕云,“惹怒了先帝,被贬斥边疆的顾重晖?” 永乾十五年时,曹延轩在京城,听大伯父下朝说起此事,替顾重晖打抱不平:“皇上糊涂,这么忠心耿直的臣子,褒奖还来不及,反而扔进大牢!” 三哥五哥六哥赞同他的话,伯父却把他疾言厉色地训斥一顿,“什么乱七八糟的!雷霆雨露,皆是天恩。出了这个门,莫要提起,小心招祸!” 事后听说,先帝在苏大学士的劝解下,给了顾重晖台阶。那顾重晖骨头很硬,不肯写悔过书,先帝失了颜面,大发雷霆,把顾重晖发配到远疆。 曹延轩心中惋惜,过两年回到金陵,向曹慎提起此事。顾重晖是探花,曹慎亦是探花,说起来比他更唏嘘,叹息“世道艰难,险恶无比”,大醉而归。 时隔多年,曹延轩一时有些转不过弯,在屋里兜了个圈子,喃喃道“是他,想不到,居然是他。” 纪慕云不喜欢别人议论自己的家人,就算是曹延轩也不例外。 “姨夫有真才实学,入仕以来清廉自持,谦虚干练,所到之处,上峰、同僚、属下都是称赞的。”纪慕云与有荣焉,“两位表哥亦是光明磊落的性情中人,大表兄考中进士,二表兄已经过了乡试。姨母与姨丈琴瑟相合,从没拌过嘴。” 她想让曹延轩对自己家的人印象好一点,一口气说了下去,脸上满是光彩,仿佛回到在姨母家中的时候。“还有件事,不光您觉得姨夫可惜了,我姨丈虽然落难,经手这件事的人,都对姨夫是佩服的。姨夫在信里说,去西宁卫的路上,押送的大人对姨夫三人颇多关照。姨母在湖南,日子虽苦了些,乡里的人时常关照。” 说到这里,她把信件一封封理顺,放进衣袖。“七爷,您还有什么要问的?” 听到这句话,曹延轩站在她面前,细细打量:平日低眉顺眼地,像一朵娇柔的海棠花;此刻眉目沉静,背脊挺直,周身带着骄傲和坦然,像一朵带刺的玫瑰。 “这么说来,世上就没有李兆年这个人了。”他笑了笑,面上带着迷惑,“既是顾重晖的外甥女,你又是怎么入了我府,到了我身边?” 纪慕云第一反应就是“不如问问您夫人”,再一想,王丽蓉已经去世,这么说未免对逝者不敬。 千头万绪百感交集,她满心茫然,一时不知如何说起,曹延轩揽着她肩膀,把她按坐在临窗大炕,自己坐到另一边。摸摸盖盅,还是温的,他便递给她一盅,自己也喝一口。 “我....”纪慕云定定神,双手抱住粉彩蝶恋花盖盅,“我娘亲是姨母的堂妹,虽不是同胞姐妹,却如您和三爷五爷一般,自幼十分亲近。” 随着她的叙述,仿佛一幅画卷在曹延轩面前徐徐展开:堂姐的丈夫金榜题名,得皇帝嘉善,眼看前途无量;堂妹的丈夫身子弱,仕途无望,一家三口带着奶娘,投奔了堂姐.... 曹延轩一边听,一边想:也只有顾重晖这种少年得志的世家子弟,金榜题名中了探花,辗转数地到封疆大吏,得先帝看重,前途无量,顾夫人才有心去请、有钱去请、有能力请到有真才实学的夫子,精心培养家中子女: 云娘的针线把西府的人都比下去了,每每写了单子叫厨房做的菜肴,十分合他胃口;不但如此,还写得一手好字,满腹诗词,画一幅桂花图,就连他也赞叹--幕僚的女儿怎么接触得到名家得意画作,简直是笑话。 就连他两个女儿,东府几位侄女,也远远不如云娘。 “后来,我们一家回到金陵,安分守己过起日子。”纪慕云把近几年的事情说了,平静得仿佛说着别人的事请:“永乾二十八年年初,铺子里的史太太说,东主太太认识的人多,听说我年纪大了,想看看身边有没有合适的。” 曹延轩静静倾听,待她说完便问“太太可知道,你和顾家的渊源?” 纪慕云摇摇头,“太太从未问起,妾身也未曾提过。” 他没吭声,双手扶膝盯着面前茶盅,一时间,屋子里寂静如荒原,烛火顽皮地一跳一跳。 不知过了多久,曹延轩才问:“日后,你可有什么打算?”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