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的丫鬟嬷嬷,这些人比她早来府中几日,却是已经熟悉了府中。 见她们神采奕奕欢喜迎接她的模样,珑月安心了不少。 一群奴婢中,混着一个身姿清瘦,穿曲领袍裾,生的龙章凤质的郎君。 那郎君远远见她下了马车便从府门前跑了来,唤她一声阿妹。 便将珑月隔着鸟笼一把抱住。 珑月吓了一跳,常祯却手臂搂着她搂的紧,李氏怕儿子吓唬到才回家的女儿,忙将儿子扯开,嘴里训斥道:“你个没轻没重的,别吓着你妹妹。” 连沉默寡言的常岱也不由得蹙眉:“多大的人了?还不放开,真是没规矩。” 常祯没管父母的责备,他松开珑月,替她抱过她身前十分沉甸甸的鸟笼。 常祯只觉得自己的眼眶又酸又涩,到底是早已成婚的男子,纵然心下酸楚也还强忍着,俊美风流的眉眼朝她笑起来,“菡萏,可还记得阿兄?” 珑月摇头。 她有阿兄,眼前这个看起来很难过的人却也是她阿兄? 珑月不知如何唤了。 她觉得自己要是叫眼前这个阿兄,另外一个阿兄估计会不开心了。 珑月便只好佯装腼腆的低头,没去唤他。 可瞥见眼前这个阿兄发红的眼眶,善良的珑月又不自觉地点点头。 珑月抿唇,喃喃起来:“好像有点印象,我做过梦,梦里有个人带我买糖葫芦吃。” 常祯极好哄,听她如此说,不由得忘了难过。 小时候的常祯也不懂事,不知没长牙的小孩儿不能吃糖葫芦。 逢年过节时元娘吃着糖葫芦,菡萏在一旁馋的直流口水,可府上大人都不给她吃,心疼菡萏的阿兄便趁着旁人不注意偷偷塞给她一颗。 幸亏那颗糖葫芦太大,小小的菡萏努力舔着它却吞不下去,被乳母发现了报去给了李氏。 那天晚上,李氏快将常祯的耳朵拧断了—— 思极过往。李氏又是一阵眼泪簌簌而下,连忙拿着帕子拭干净,才笑着转开话题问起珑月,“今儿个晚上你先与母亲睡一个床,日后我命她们把西厢房收拾出来,叫我儿住过去可好?” 李氏并不知府上早早给珑月收拾起了房间,常岱常祯自然不会在这等温情时刻提醒李氏。 常祯觉得,无论妹妹多大,叫妹妹住在母亲院子里倒是分外合适。 珑月如今已经能十分亲热的与李氏挽在一起,她本性就是个活泼大胆的如今不过是有几分认生,一听便兴奋地道:“好!” “糖果儿你听见没?日后我们住新家,我们跟阿娘一个屋咯!” 糖果儿不知是不是听懂了,知晓要换地盘,十分欢愉,“嘎嘎嘎嘎”笨重的身板不停的在笼子里绕来绕去,逗得李氏与常祯都眉开眼笑。 常岱一见,听说不仅女儿要住妻子屋子里,连这只鸟儿也要搬过去住?一双眉头几乎要打起了结。 可李氏哪里会管他的意思呢? 见府门前冷清,除了赶来接珑月的常祯,只有几个闻声而来的丫鬟,常祯便笑道:“府上女眷如今都在祖母院里等着菡萏,方才你大嫂打发人过来问菡萏何时回府,说要带元娘一同来接,我也不甚清楚,不好叫她们久等,便说自己一人来等着。” 他其实在门前等了许久,本想往燕王府上,但终归怕与妹妹回来的马车错过。 李氏与常岱听了不禁心中安慰,这般阖家融洽自是她们乐意看到的。 一旁的珑月听闻,欢喜道:“竟然还有祖母啊。” 李氏笑起来:“不光有你祖母,还有你的婶娘,叔父,兄弟姐妹与嫂子们。” 本来也还有祖父的,更有疼爱她的外祖父外祖母。 李氏忆起自己父母疼爱自己的模样,若是见到与她这般像的菡萏,不知心中有多欢喜...... 还有那位官拜中书令的常祖父,常祖父当年亲自做主替儿子礼聘的李氏。自李氏入门,待李氏如同女儿一般疼爱,是最慈祥和蔼不过的老人了。 若珑月早回来几年,也不至于叫这三位老人抱憾而终。 此事终究是人生一大憾事,李氏不与旧日做纠缠,只笑笑而过。 珑月兴奋的两腮粉红,她听闻自己有这么多的亲人,很是不可思议。 便是她的梦境里,她也从没奢求过自己能有这么些的亲人啊。 ...... 平康坊内,常宅—— 自皇朝建立,定都上京,常宅便修建在此处。 来来往往两百个年头中几度修缮扩建,一路飞檐翘角,门柱丹镬。 府中景致得宜,如今的时节,前院栽种着几丛墨荷、玉壶春与十丈垂帘。 常老夫人的院子名唤松鹤院,取有长寿康健之意。 内堂穿着绿甲桃衫的丫鬟掀了帘子,跑进去给满堂的女眷们报喜,朝着上首宝榻上坐着的老夫人道:“老夫人,六姑娘入府了。” 常老夫人头发花白,听闻不由的喜道:“快些将人迎进来。” 语罢,常老夫人同身边的女眷们感慨起来,语气哀恸:“要说这六丫头,老身还真是没瞧见过一回,说来也真是缘分了,谁料想在城阳丢了,竟兜兜转转的在上京相遇......” 二夫人闻言也是止不住迎合,“可不是?如何敢想到,我听大嫂说起她去大相国寺许愿时便亲自见到了六姑娘,要说可不是菩萨显灵了?大嫂在上头许着愿,一睁眼就见门外走进来一个姑娘,你们怕是不知那姑娘生的的有多好……大丫头是见过的,可是?” 常令容按捺不住看好戏的模样,偷偷看向这个素来高傲无尘的长姐。 常令婉今日穿的仍是素雅,一身月青软绸绣梨花白的珍珠扣绣衣,杏色花裙。 一群人这般热闹言辞,未免忽视了令婉,她笑容却是半分不变,频频朝着门廊处张望,倒是一副着急欢喜见着六妹妹的模样。 她听闻二夫人这般问自己,当即温婉笑着应和:“曾在猎场与宫宴中有幸见过六妹妹,那时孙女与六妹妹离得远,瞧的不甚清楚,不过......” 常令婉顿了顿,唇瓣微微扬起,亲昵的笑言:“早听闻上京人皆是传安乐郡主仙姿佚貌,国色天香,自不会有假。祖母放心,日后啊您必定多了一个仙女般承欢膝下的孙女儿。” 府上女眷闻言,皆是笑意微顿,想必是经此才想起,这位归府的六姑娘身上不知如何还有一个安乐郡主的爵位。 府上女眷中爵位最高的,乃是常岱之妻李氏,封的是二品的杨国郡夫人,都还略低了这郡主爵位一头,连老夫人这大把年纪,也不过在丈夫死后,朝廷追封她了一个郡君封号。 如此小年纪的女郎就有如此高的爵位,一非皇家女眷,二非嫁夫以夫功勋爵位获予,而是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