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博凡小说网 > 未来科幻 > 继承亡夫遗产后 > 分卷阅读171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71(1 / 1)

她眼下有些青上轻轻点了点。 身旁有孩子本就睡得不好,又一大早起来,比平日还早一二时辰,喜春确实困了,便点点头,靠在身后的软垫上,闭上眼。 宁家凭着做起了石炭买卖,已经在县里头买上了一栋宅子,两进院子,叫梨花巷子的最里边,边上的房舍都是一进院。 二进院子有□□间房舍,一房两间,宁家如今人不多,尽够住了。 一大早,梨花巷子的人就见宁家里外都挂起了红,就知道这家是要娶媳妇了,家家开了门烧火煮饭,正用上,宁家就已经有亲戚登门了。 看事的端了碗筷就站在门口看,见有人打从门口路过,还招呼声儿,“走亲戚吃喜酒呢。” 登门的亲朋轻轻颔首:“是啊,明日正酒席。” 在嫁娶头一日,宗亲、内亲就要登门做客了,帮忙的,先是宁家的族人一早就赶了来,这会儿是内亲们。 “宁家三郎娶亲吧,宁家那位姑奶奶来了吗?”说着又往宁家门前看了看。 被问住的是陈氏的娘家人,舅舅舅母们并着姨母们都来了,两个舅母嘴一撇儿:“人家那排头,隔上老远也瞧得见的,门口连几辆马车都没有,打哪儿来?” 一开口,阴阳怪气儿的就叫四周的邻里心里有数了,这里头有龌蹉呢。 正说着,身后一阵马蹄声响起,忙避让开,只见几俩马车从他们后头驶过,最后停在了巷子尾。 “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宁家的姑奶奶到了。 喜春也是头一回来宁家这宅子,她捂着小嘴儿,眉宇还带着些倦意,理了理自己的衣裳,踩着木凳下了马车。 也没注意从四处家门缩来缩去的,朝这边看的脑袋,只在对上外家一行后,只随意点点头,就跟周秉一起并肩进门儿了。 小厮们就朝里搬着东西,把宁舅舅一行躁得慌,胡氏还红着脸说了句,“真是有钱了,发达了,就看不上人了。” “好了好了走吧。” 宁家一走,四周邻里也关了门儿。宁家给喜春一家也是备了房的,宁四郎宁乔分到的两间房让了出来,先送过礼,叫奶娘给周星星喂过了奶,又洗漱换过了衣裳,夫妻俩这才抱着周星星出来,陈氏在他们进门就来守着了,忙问:“吃了早食儿了没,你大嫂在灶头里忙着呢,要吃甚么叫你大嫂给你们弄弄。” 陈氏自觉就把大外孙从闺女手里抱了来,抱在手里颠了颠。 一来,她就想抱了。 周星星对她不熟,脸上没笑,又侧头看过了娘亲在一旁,这才不哭不闹的。 宁舅舅们已经在院子里坐着聊起来了,一进门的小院子里收拾出来了,左右两边有两间小杂物间儿,外边宽敞的地上摆着桌椅、凳子,供登门的客人坐,吃零嘴。 进了二门就是各房的屋了,隔着一道墙,外院子的声音又大又尖,人又多,喜春好些时候没听过这样高声阔气的声音了,一时还有些怔了。 陈氏拉了拉她:“去房里坐坐吧,房里隔着窗户,声音不大。” 喜春摇头:“不了。”她看了看灶房顶上不住冒出的烟火,“客人都没用饭?全是大嫂在忙?” “还有你二嫂呢。” 陈氏要不是惦记闺女外孙,原本也在灶房里帮忙的。 喜春目光有些难以言喻,把儿子从她手上抱回来,又放到他爹的怀里,跟陈氏一块儿到灶房去,压着声儿:“你叫我说你甚么好啊,这么多人,等下还不知来多少,早食、午食儿、晚食儿,这一日,你们三个是打算在灶房里扎根儿了?” 子仪和大妞肯定是她爹在照看,明日是三哥正娶日,二哥在府城,大哥三哥四哥要开石炭铺子,开半日,过了午食儿就该关门了。 宁家的石炭铺子忙,喜春大嫂二嫂往常都在铺子上帮忙,今日少了她们,大哥几个就更忙了。 “你还不如去外边摊子铺子上叫人给备饭菜呢,汤、面、圆子,甚么没有的?你这都娶儿媳妇了,又是开了大铺子的人了,是个东家,手头一翻也是上百两的人家了,明儿黄家的亲朋一登门,瞧见你这个东家带着两个媳妇在灶房里忙来忙去的,被油烟给熏得跟个乡下婆子一样,一点不香,叫人怎么看?” 她说:“人家还在心里纳闷呢,都住到县里来了,但还要自己烧饭烧菜的,这也跟乡下的婆子没区别吧?就这?谁还羡慕的?” 陈氏前头娶了两个媳妇都是这样过来的,也没觉得有甚么不好,娶媳妇不就是家家户户的劳累么,不做饭吃甚的?但一听后边的话,陈氏步子都沉了两分,脸上露出些思索来了。 喜春又看她一眼,“秀才娘子呢,人家还当你是阔太太,登了门还不是得叫你这个秀才娘子亲手给他们做食儿的,没比她们高多少的。” 陈氏顿时叫这话给压垮了。 她本来以为吃得好穿得好的,叫人来一看这满桌的大菜,院子就足够叫人高看一眼的,但喜春的话有道理,尤其是那句“住个大院子,还是要亲手做吃的给送去”这话,人家对她的羡慕,十分也打了对折了。 灶房门没关,里边赵氏唐氏两个忙得热火朝天的,要上灶头的妇人家,衣裳是挑的破旧的穿,头上没带钗,怕热气儿熏到了金银首饰,白着脸儿,挽着袖,忙久了,头发都松垮垮的,从这一看,其实跟村里的妇人没有甚不同。 陈氏受到了冲击,看着还在忙的两个儿媳妇,赵氏勤快些,不像唐氏会躲懒,昨日开始就准备起了做圆子的材料,方才来的娘家人、宗亲家的,都开了口,说想吃面条、圆子、肉汤,各样都有,两个人要管着几口锅,就她们到了门口都没发现。 陈氏就觉得心里堵得慌,她一贯要脸,张了张嘴,好一会儿才把话说出来:“好了,别做了。” 赵氏这才抬头,见了陈氏,还有喜春,脸上就带着笑:“妹妹来了,饿不饿?” 喜春摇头,陈氏走进去,“早食儿不做了,咱们都回房里去换衣裳。” “不做了?可是外头还等着呢?” “去巷子口叫就是了,想吃甚么没有的。” 一旦想通,陈氏可就拿出了秀才娘子的派头来了,又招呼两个儿媳妇:“把火给熄了,叫人去巷子口说一声儿,咱们回房里去好生洗漱洗漱,把你们妹子给的面脂面膏,花水甚的都给用上。” 她历来都是村里最风光的,没道理住到县里来了,反而还要遭人嘲笑的。 陈氏转身就回房去了,赵氏唐氏面面相觑,猜到是喜春在陈氏跟前说了甚才叫婆母改了主意,唐氏立时把旧围兜脱了,还有这等好事儿的,不用烧火烧饭她最高兴了,跟喜春高高兴兴的打了招呼:“妹子,我先回房换衣裳去了。” 赵氏眉宇还有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