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里清点一回存着的东西。 胭脂铺嘴角存着的花水和匣子多,算下来可是好大一笔了,有这贵重的东西放在库房里头,花掌柜可谓是十分小心了,丁点风险都不敢冒,一日早,一日昏,各清点一次,几个小娘子和活计也知道轻重,半点不敢大意。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2章 库里的东西清点完,喜春正好到了,问了句:“怎么样?” 宋虎把单子递过来,脸上挂着笑:“没问题,都对得上。” 喜春接了单子也没看,笑道:“行,都去忙吧。” 铺子上的小厮一日多是负责搬抬等粗活,引客人进门,真正跟客人推销的还是两位小娘子,他们胭脂铺子,主推的还是胭脂水粉,如今花水出来,一日进来采买花水的小娘子们也多。 喜春见小娘子们口齿伶俐的招呼着客人,言谈客气热情,心下也十分满意。 一上午,小厮帮着搬抬,小娘子招呼客人,喜春手里也有活计,铺子上胭脂水粉种类多,还有面脂面膏等,供货的商家多着,缺了甚,要添甚都是掌柜去联系,定下数目,远的商户要掌柜定数目,算计每日的售出数目,喜春半晌都在忙活这头。 忙过了,晌午了。 铺子里也没客人了,喜春去了后头洗了手,回了前边,叫他们都去用饭。 宋虎几个都是在街边小食铺买的饭菜回来,顺便守铺子,两个小娘子离家近,家里早就备好了饭食,走几步路就到了,回家用。 喜春今儿出门没带丫头,想着在外头将就用一用,等下晌早些回去,还没出门,就见门口停了俩马车,周秉抱着儿子走了下来。 喜春步履匆匆,迎了出去:“你们俩怎的来了?” 周星星在爹怀里朝娘伸手:“抱。” 喜春把人接了来,怀里软软的胖儿子贴着人,软软的在她耳边哼唧呢:“娘坏。” 他一转个身,换个篮子,娘没了。 周秉略略无奈的解释:“换了篮子就兴冲冲的要来找你,满府上下找了一圈儿没找到人,在家里已经哭过一场了,晌午连牛乳都不喝了。” 他只得把人给带了来。 这就是当爹和当娘的不同了,周秉自问带儿子的时间也不少了,夫人忙的时候都是他带着的人,玩具尽他玩耍,还陪着他玩,在府上走,结果娘不在身边半日就闹着不干,他去汤池庄子上时一日不见,也没见他哭着闹着要爹的。 这当爹的就比不上当娘的不成? “是吗,真是娘的傻儿子唉。”喜春心头肿胀,酸酸甜甜的,伸手在他软软的发顶上拂过,没当娘之前,喜春不理解当母亲的心态,但是当自己成为了母亲后,她却是能理解了,有一种恨不得把全天下都捧到他面前来的心理。 好一会儿,母子两个才亲热够了,喜春问:“你们用过饭了吗?” 周秉摇摇头,周星星不肯连牛乳都不肯用,更阔论用饭食了,他没用,周秉自然是没用的,“等你一起用。” 他伸了伸手:“来兰钰,爹爹抱着。” 周星星的分量可不轻。 周星星还不乐意,周秉只得朝他说:“娘累了,爹抱你,让娘休息休息。” 连着说了好几遍,周星星仿佛听懂了一般,这才肯到爹的怀里去。 “我没事儿。”喜春轻轻朝他笑道,周秉看她一眼,不置可否。 几个伙计正用饭呢,见东家跟小公子来了,本是要上前问个好的,喜春阻止了,“你们吃你们的,我们出去用饭,把铺子守着就是。” “夫人放心。”宋虎当先答了话。 在门口堵着也不是事儿,上了马车,喜春问他:“想吃什么?” 周秉道:“去酒楼里,之前我吩咐了玉河过去定了一桌,这会儿怕是快准备好了。” 别的酒楼食肆如何,周秉不敢评价,但自家的铺子上头,干净方面却是能保证的,其他铺子上头的,偶尔吃一回也就得了,有妻儿在侧,几乎不用想就定了下来。 喜春也不挑:“行。” 周秉父子突然出门,府上的车马没有早早备下,只得随意备了一架来,比平日的要窄一些,这会儿一家三口正合适,脚旁还有个篓子模样的东西,喜春把篓子给捡了起来,看起来像是打鱼的篓子一般,她晃了晃篓子:“这是什么啊?” “问他。”周秉指了指眨着眼,天真无邪看着他们的周星星。 他把篮子换成了篓子。 篓子里还有两条手帕呢。 这点他记得清楚,篮子换了,但手帕还在,没忘。 “下晌还要去?” “还有些没理清呢,还得去忙一会儿,待会你们父子俩先回去,我忙过了就回来。” 周秉没说应还是不应,等用过了午食儿,把人送到了铺子上,他也抱着人下来了。 “周夫人来了。” “周东家也在呢。” 胭脂铺上围了一堆的人,喜春挑了挑眉,对着朝他们看来的人和声和气的笑笑:“怎么都在铺子外边,是要挑胭脂水粉吗,去里边看看?” 被看过的人摆摆手,还朝里头指:“周夫人,你快看看吧,有人到你家铺子上闹事儿呢。” 喜春还没开口,里边一道呵斥传来:“放你娘的屁,你才闹事儿!” 朱夫人站在铺子口,手里捧着十来瓶花水,说是家里用不上,要退。 售卖出去的东西如何退的?何况送来的这些花水外头脏的、缺了角的,还有开了半瓶儿用过的,各种样式都有,周家的胭脂铺又不是当铺,自然是不收的,两个小娘子好声好气的解释了,朱夫人不听啊。 “花水就是在你们铺子上买的,又没用,你们收回去再卖一次不就得了?” 她还要求原价退给她。 一瓶儿花水如今的价目是七俩银子一瓶儿,她带来的这些瓶儿数能换百来俩银子,还有几个胭脂水粉,都指给他们看过的,说要退。 她也想去当铺上当啊,但当铺不收这些啊。 人当铺上只收有价值的,名人的书画、古董、摆件、金银,甚至旧衣裳都收,但要折一笔费用,朱夫人捧着这些花水去,人家当铺是不收的,说是容易损坏,能买得起花水的人家都直接买新,折旧的价目若非价格极低,才会叫普通的姑娘们买回去,这东西并不受欢迎。 他们想做一做善事,收了,再以极低的价格卖出去,朱夫人不干了。 一瓶一俩银子,她一袋子才十来俩,跟朱夫人心里价目相差得实在太多,狠狠骂了一番当铺黑心,抱着一袋子东西直接到了周家胭脂铺。 她想得挺好的,这东西没用过,又是周家的,叫周家退给她也是合情合理的。 朱夫人还不知道,给她出了一俩银子的小掌柜还挨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