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们醒了要是要用,叫婆子去取了来。” “唉。”丫头去厨房传话去了。 牛乳确实补身子,周家几个小的日日喝了牛乳,身子都健壮了不少,厨房又日日备着好饭好菜的,他们吃得好,又整日动来动去,连个头都往上窜了不少,周星星还不满五岁呢,他就跟人普通的六岁小孩一般高了。 喜春只当生孩子的事儿过了呢,谁料没几日叫玉河偷偷塞了封信儿给她,说是外头的老爷塞给他们爷的,主子爷没接,就给了他,叫他一定要给爷看。 跟做贼似的,玉河当场就透露了点出来,人就说了:“这可是为了周东家,为了周家好的事儿呢,你可记得一定要给东家,别胡咧咧的不在意。” 玉河见他说得郑重,倒是点了头,回头就把信给喜春了。 周家,可是夫人当家做主。 喜春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这才展开那张薄薄的信纸。 信里只有短短几行字,倒是那张小像十分夺目,画中是个妖娆的美人儿,腰是腰,腿是腿,屁股还大,信上说了,这姑娘家几个出嫁的姐妹都生了好几个,儿女都有呢。 这是怕他们周家人丁单薄呢,特意给介绍姑娘来相看,给他们周家补足人呢。 喜春捏着薄薄的纸问了句:“这塞信给你的是做什么买卖的?” 玉河想了好一会儿才道:“应该是做陶器买卖的,他们家一直想把陶器摆件供给咱们汤池庄子上。” 原来是这样啊。 喜春还以为这是专门做拉/皮/条的呢。 作者有话要说:~ 第116章 汤池庄子是周秉负责的,要往汤池上摆东西,自然要走他的路子,喜春回头就把这家陶器上,有占了周家地儿的全清了。 意思也很直白,以后就不往来了。 周秉那边许是听说了甚,问过她,喜春随便说了两句,他也就没问了。 犯不着拿这些恶心人的来问他,好几年的夫妻了,周秉是什么人喜春清楚,他是断然没这个心思的,只是人家“觉得”他们周家子嗣单薄了些,非要给他们“办事”,还打着旗号“为他们好”。 男人要真有心想找,去外边养外室,去其他州府再置个家,容易得很,尤其是他们这些有钱的老爷们。 过后这事儿在喜春眼里也就过了。 她得忙着铺子里外,还把库房里前两年请黄家的作坊做的匣子给请了出来,叫人擦拭了一回,这一匹匣子都是上等的匣子,比富贵人家家中珍藏的首饰匣子都不差的,从款式到大小都是专门衡量过的,放置在库房里一年半载的,越发显得沉重庄严。 她也不知道外边还有人找到了周秉跟前儿,就在汤池庄子上,人家直接把妖妖娆娆的姑娘往周秉跟前儿一放,一个在旁边弯腰低笑的介绍,像极了拉/皮/条一般,一个低眉含笑,不时拿一双眉目含情的眼往他身上瞥过,羞答答的。 周家供上的薛家花水正式入选了宫廷采买了。 上边的文书下达的当日,整个秦州府都轰动了,周家把文书放在了胭脂铺上,引得胭脂铺街上人来人往,都是来看宫中下发的文书。 怎么就不声不响就送到宫中去了呢? 几家从薛家拿了花水货的商户本来对周家仍旧独大拉货不满,觉得周家靠着花水这两年挣了不少银子了,如今还要占一大半,吃相也太难看,太霸道了,薛家也同意,想来是薛家拗不过,人周家还有知府府当靠山,到底是财大势大的。 如今周家竟然做成了这样的大事,满城都传遍了的,几家又是震惊又忍不住吹气,周家本就名声大,如今再有了宫廷采选这个招牌,他们就是进了花水又如何,这些人照旧往周家跑的了。 送往宫廷里给各宫娘娘们用的,去周家买,就跟宫中的娘娘们用的是一样的了。 谁不想沾这光的。 白氏的信是次日送到的,信上说了这回子采选的经过,喜春看着信都觉着是心惊肉跳的,三四十个货品,涉及当各个行当,花水这样资历轻的在里边并不显眼。 入了第二道门后,就由宫中的管事们再挑一挑呈上去给拍板的主事,白家使了劲儿,给挑选的几位管事都说了好话,送了好礼,管事们收了礼并不是就能定下的,一家给送礼,好多家都送了礼,家家都是这样送,管事们还要从中挑。 查背景在刚入宫就查了,那是第一道门儿,这送进去了是第二道,管事们要先挑出宫中没有的、缺的,再挑一样的比较,有没有跟宫中的货物撞上等。 花水宫中是不缺的,周家的花水能入选,是因为宫中目前用的花水只有蔷薇水,宫中有心再挑一个来,叫宫中的娘娘们有选择,二则是是蔷薇水是关外的,不是关内大晋产出,若是大晋产出,这样会分薄他们利润的商家,两家还有得厮杀呢。 到了要叫主事定了,上头的主事又觉着蔷薇水现在还能顶上去,关外的蔷薇水能入宫,让宫中的娘娘们用,这其中庞大的利益纠葛牵连甚深,不是三言两语就能说清道明的,周家送上去的花水一度压在了最后一道关卡上。 喜春看信看到这儿,险些倒抽了口冷气儿,白氏在信上只是如实的叙述,但喜春只靠想都能想象得到当时的情形来,白氏是有关系,但要走通上边主事的路子,却是没有的,宫中的采选主事都是当今的心腹,早年还曾有宗室亲王担任的,白氏还没这么大的手段跟这些拉拢上关系来。 白氏也说了,周家的花水最后定下来不是他们帮衬上的。 “不是白姐姐,那是谁?”喜春跟周秉说过,只得又继续看起了信,白家具体也不知道是谁出的手,只知道姓魏。 姓魏,又有这样大的能量的,喜春只想到了一家,魏国公府上。 周珍嫁的就是魏国公府上嫡三子魏秦。 喜春上回给盛京寄了信的,就跟广撒网一般,盛京那边的大伯母,珍姐儿等个个都写了信去,请他们若是帮衬得上就搭个手的。 喜春回头就跟周秉商量起来:“我记得珍姐儿嫁的这个魏国公府没有送小姐们入宫当娘娘的。” 前两年花水入选的时候,喜春就打听过了。 周秉点头:“是没有,去岁魏家的女儿嫁给了安王,宫中老太岁喜欢,时常招了她进宫。” 喜春就奇怪了:“你这整天儿天儿的比我待在家中的时间还长,怎的知道这么多的?” 喜春整日忙,盛京的事倒也有大伯母等人写信来给她说,但都是早就发生知道的事了,多是自己家的事儿,偶尔才说上几句盛传的事,周秉不一样,大大小小的事儿,他只要想知道,就没有不知道的。 周秉失笑,却也没否认:“我也不是什么都知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