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说。 “唉,对哦。你要是能考上上海的大学就好了。”谢仲钦挠挠头,“你要是考到外地学校那怎么办?” “不是我想考到上海大学就能考到的。” 他有些闷闷不乐,“你说的对。要不,你先跟你父亲提一提,看看他能不能同意?我可以等到你明天考过高考再去拜会你父亲,你觉得好吗?” 她点点头,“这样最好了。” “那你可要好好复习。”他忍痛说:“以后我们就周六见面,你说好吗?我不能占用你太多时间,这样你就没时间好好复习了。” “好呀。”她笑嘻嘻的说。这个男朋友虽然无聊了一点,但处处都为她考虑,说实话,到现在他也没什么大毛病,也没有犯过普通年轻男人的错误,要是她真想找个好男人结婚,谢仲钦还挺合适的。 不过,她现在并不想考虑什么结婚的问题。 * 到底还是拦了一辆出租车,把她送回小区门口。 张文雅进了小区后,想着谢仲钦其实多次到过小区门口,但居然从来没有在附近打听过这个小区里住的都是什么人,可能是老实的过了头啦。 她心里隐隐觉得有哪里不太对劲,作为一个上海本地人,又长得很帅,谢仲钦居然没谈过恋爱,也没有什么烂桃花,实在很不可思议。 * 第二天,周日,一早开车出去,跟程秀梅在外面餐馆吃了上海式的早餐,之后去了批发市场。批发市场在青浦区了,挺远的,里面摊位多得很! 两个人在批发市场里转了大半天,转得晕头转向的,下午才出来。 张文雅对一元店充满了信心! 批发市场里几乎应有尽有,各种厨房用具,家庭用品,针头线脑,皂盒衣架,抹布铅笔,总之就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消耗品,价格极为低廉,大批量拿货还可以讲价。 今天虽然没拿货,但看好了几家批发商,约好了明天开始过来拿货,拿多少到时候再说。 讲价这种费脑子费面皮的事情就该交给张晓峰去做,他嘴皮子溜,又很会讲价,找他准没错。老爸给女儿打工,那不是天经地义吗? 之后一周,程秀梅和张晓峰跑了几天批发市场,拉回了几货车的小百货,堆在自己的店铺里,就堆在地板上。 又去做了红色横幅,“挥泪大甩卖”和“跳楼大甩卖”,买了两只可录音的喇叭。 到了周六,“挥泪大甩卖”一元店和“跳楼大甩卖”二元店同时开张。 没有开业的鞭炮,只有实打实的便宜日用百货。 两家店各雇了四个人,一人一天十五元,早七点到晚七点。 程秀梅在一元店负责收钱,张文雅托郭大姐给找了个代班的临时保姆去肯特家工作,自己请了一周假,在二元店负责收钱。 * 生意火爆得令张晓峰吃惊! 一天下来,张文雅、程秀梅的嗓子就都哑了,没想到上海市民对一元店两元店感情深厚,购买者十分踊跃。 其实也很好理解,日用品么,哪家不要用?绝大多数东西都是消耗品,用着用着用完了,用着用着用坏了,这一片的商店除了餐馆之外,其他基本全搬走了,附近居民的日常消耗品供应就成了一个不大不小的问题。 还有啊,一处地方围着许多人,总有人想要来看看热闹,一看是一元店二元店,腿就不想走了,非要买点不可。 这也是一种群体效应,就像在街头路口支个活动桌卖羊毛衫的小商贩一定会弄几个临时雇员冒充买家问价,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两个小老板忙活了超过十二个小时,中间只有吃午饭休息了一下,张晓峰从小饭店打包午饭送给她俩,雇员包一餐,叫人送的盒饭,两个两个轮流吃饭,中午客人不多,趁机赶紧吃饭。 晚上七点关了门,先结了雇员的工资,叫他们明天一早就来。 程小山六点过来的,帮妹妹关了店门,俩兄妹数了快一个小时现金,才算数完。主要是一元店本来就是小钱,几乎没人用一百元来买东西,钱太零碎,分币一大堆都没数。 一元店第一天的日收取了整数,居然有三千八百元之多! 惊呆了程家兄妹。 张文雅也是先结了雇员的工资,关了店门,跟张晓峰一起数钱。 两元店卖的件数也不比一元店少,第一天的日收入取整数,快到六千元。 按照六成的利润来算,就是三千六百元的纯利润! 张晓峰一拍大腿:“哎哟!真不少!” 程秀梅和程小山激动的抱着装了钱的皮包过来,“文雅!文雅!这么多钱!” 股票认购证赚了一万多她都还没有这么激动呢,大概是钱不是自己喊到嗓子哑了赚到的,所以也没有什么感觉,不觉得有什么激动的。 三千八百元的现金,纯利润有两千六百元。 一天,她俩赚了六千块! * 晚上也没回去住,索性在附近的酒店开了一个标间,俩女孩好好洗了个澡,倒头便睡。 实在太累了。 第二天一早起来,又干劲满满的去开店,路过银行,把昨晚的现金存了起来。 第三天,张晓峰去批发市场补货。 第五天,再次补货。 第八天晚上,关了店门,数钱,算账。 * 实际成本三成,她们也拿了一些批发价五六毛的货,这样成本就上去了。不过总的来说,成本控制在三成。 去掉各种费用,包括给环卫部门的费用——本来应该算在之前的商店账上的,但人家找上门来了,还是给了一笔钱,给的也不冤枉,毕竟门口是挺脏的,给环卫部门增加了负担。还有号称自己是街道的人,要了一笔“市容管理费”,张晓峰好说歹说,给了五百块打发了。 加上八天的饭钱、水钱。 这些成本约占半成。 实际利润高达六成半。 八天的总收入是第一天和第八天最高,第一天其实就把几次进货的钱赚回来了;第八天基本就是买一送一,旨在清货,日收入比第一天还高。最后两家店收了收,大概还有一千元的货物,算在成本里了。 八天两家店一共净赚四万多。 张文雅提出给张晓峰四千元,张晓峰忙前忙后,四千元不多。 接着跟程秀梅平分三万六,一人一万八。 皆大欢喜。 * 张晓峰一转手又把四千元给了张文雅,“你收着,我现在身上不能有这么多钱。” “爸,我这里有几万,你帮我在陆家嘴再买一套房子吧。” “行,我正好看好了另外一个小区,秀梅也说这钱她想买房子,你俩要是买在一起,将来也有个照应。” 张文雅迟疑了一下,“这样好吗?我和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