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15(1 / 1)

恨。 罢了,如此倒是显得她有眼无珠、嫉妒贤才似的。 她冷笑一声,说道:“既然他有此报国之心,右拾遗职位尚且空缺着,便让他先回来吧。” 身边宦官都知道她是嘴硬心软,忙上前附和。 虽然武则天对陈子昂不喜,可这巨幕之中居然提到了他,而且听起来带着夸赞之意,那也算是喜事了。 只是这李白、白居易、元稹又是何人? 还有新乐府运动又是何意? 【接下来我们说一说美人意象,就《离骚》而言,此诗之中的美人意象就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是自喻,另一个方面是比喻君王。这个意象我们可以分开单独讲解,也可以整体来分析。】 【首先单独举例,自喻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那些女子嫉妒我的美貌,就造谣污蔑我荒淫无度!这里的众女就是指的那些奸臣,那些奸臣嫉妒屈原,所以在君主面前污蔑他。】 【而“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想到草木凋零,真害怕美人也日益衰老。这一句中的美人便是比喻君王,但也有说是自喻的,三月认为象征手法不一定只能比喻一个东西,所以或许二者皆有。】 熊槐听着女子的话,其实已经明白女子解释的此诗的意思,但是他觉得有点怪。 为何屈卿要用美人来比喻自己呢? 怪哉,怪哉! 可这样的问题,似乎不大适合当着群臣的面问出来,尤其是在这种情况下。 还是继续听女子的解释吧。 屈原却没觉得有什么不对的,楚国的山神便是美女,用美女比喻大王最合适不过。 但他听到女子分析也开始不断反思,他一直都有光阴易逝之感,怕时间流逝,怕自己实现不了自己的理想。 实属不该,如今大王明理,当徐徐行之。 【另外我们很可以整体来看,本诗一开始作者自我介绍好就以一个女子自居,戴花戴草,最后却惨遭抛弃,“曰黄昏以为期兮,羌中道而改路。”我们说好黄昏的时候成婚,你中途却又后悔了。他以一个弃妇的形象来表达君主对自己的不信任。】 【而后来他又以一个男子的身份几次求女却不得。宓妃、有娀之女,有虞之女都不行。这里他将这些女子比作君王,比喻自己追寻君王却求而不得。】 【这个也是我们前面提到过的许多人以为屈原与楚怀王之间有那种男男之情的原因。】 熊槐眼神飘忽了一下,虽然他知道屈卿是把自己比作美人、神女,大概是尊重自己。 可他如何能说他是自己的弃妇和追求者呢? 这下好了,不止是那后世之人猜测,现在就连九州岛之内的人都知道了。 他的脸往哪儿放啊? 看到屈原坦坦荡荡的样子,他心中更加无语了。 怎么是这么个不拘小节的人? 罢了,为了这楚国,他熊槐忍了! 【这美人意象更是被无数后世文人才子所喜爱,其在文学史上的意义不容小觑!】 【这里就不得不再提曹植的《洛神赋》了。】 第9章 《离骚》 【“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三国时期着名文学家曹植曾经在《洛神赋》中这样直接描写洛水女神宓妃。】 【这首赋在很大程度上继承了屈原的作品,不管是香草美人意象,求女喻意,还是在浪漫主义形式上都有着很好的体现。】 【不过接下来我们会专门花一期的时间单独解说才高八斗的曹子建,在这里就先提一下。】 公元212年,建安十七年。 “哈哈哈!”曹操仰天长笑,“好一个‘翩若惊鸿,婉若游龙’,此真佳句是也。” 单独解说子建,那定然是会说起子建的生平经历,自己这个做父亲的肯定也是要被提及的。 曹操心中捋了一下自己的功绩与作品,越觉自己此番定会名扬于天下,不觉心情大好。 于是赶忙催促,“快,知会子建,让他为铜雀台作赋一首。” 他要让全天下人都知晓他曹操有这样一个才情出众的儿子。 下人刚走,他又连忙将人叫住,“且慢,今日乃文学盛宴也,赴宴者,须备诗赋一二。” 如此才不负这天之异象! 然而他的话才刚说完,女子却是话锋一转,嘿嘿笑了两声。 【有个八卦不知当讲不当讲,既然你们不说话,那我就当可以讲了。】 众人无言。 他们倒是想跟女子说话,可这女子也得听得到啊。 【有这么一个典故,叫宓妃留枕。唐代李善在为《昭明文选》作序时,曾提到这么一个故事。】 【当年曹操攻下邺城,遇见甄氏,本来一开始想娶甄氏的是曹植,但后来被曹丕抢先一步。这俗话说得好,好吃不过饺子,好玩不过……(不是),皮一下很开心。后来甄氏死后,曹丕把甄氏用过的枕头给曹植看,曹植特别伤心,太子曹叡留曹植喝酒,干脆把那个枕头送给了曹植。】 原本满面春风的曹操表情瞬间僵住。 “此女唤元仲作何?此曹叡当是元仲吧?” 他曹家没有第二个曹叡吧! 太子! 她唤曹叡太子! 那说明什么? 天下是他曹家的了! 曹操大声道:“乃太子乎?” 他是太子,那子桓是什么?自己又是什么! 大业将成矣! 【后来曹植带着枕头回封地,路过洛水之畔,梦见甄氏来会,对他告白,曹植感动不已,写下了千古名篇《洛神赋》。】 彼时曹操的脸青一阵白一阵,得知大业将成的喜悦都被冲淡了些。 这两个逆子要作何? 曹操这时才想起太子竟是子桓之子,那子建…… 他一时间陷入沉思。 而此时的曹丕和曹植也早已看到巨幕,又听曹操招呼,两人正往铜雀台而去,却不曾想在途中听到这个故事。 “可曾听到,此女唤元仲太子!”曹植看着身旁杨修,难以置信。 “此女所言存疑。”杨修干巴巴地说。 毕竟他们听了一路了,女子口中之言大多与事实相符,可单这甄氏一件便是滑天下之大稽,而且他们如今形势明朗,怎就叫 他做了皇帝,莫不是公子有意外发生? 下一刻,那女子已然开口。 【这个故事有那么一丢丢的……荒谬,毕竟谁也不会把自己媳妇的枕头给别人看,谁也不会把自己妈妈的枕头送给别人,但是这个故事也从侧面表现了曹植与曹丕的关系真不怎么样。】 【具体的我们之后再讲。】 曹操正想出言阻止,却又想起自己无能为力。 关系不怎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