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后又册封蓝淑妃为贵妃。 一时间蓝淑妃变成蓝贵妃,隆恩盛宠,即便是三岁的儿子年幼,也一时水涨船高。 只是退一步说,这母子俩,又像是蓝鹤唳的软肋,他要是在边关有个二心,只怕蓝贵妃也命在旦夕了。 而此刻明玥见云绮担忧,又替宫兰亭不服委屈,只得叹气道:“蓝鹤唳就在北州军营里,北州到青柠塔不过一天半的路程,北戎人真敢再起战事,对他们没有什么好处,更何况去年北戎人往北上那边都受了雪灾,他们承受不起再一次开战。再有,你有没有想过,这兵权交出去了,那么你们母子也能顺理成章留下来了。” 不然一卷黄纸,他们这些手握大权的将军,家眷怎么可能离京呢? 云绮一怔,后知后觉反应过来,“如此说来,这兵权,是琮儿他爹故意交出去的?” 明玥颔首,也不瞒她了,“二皇子的死,本就是有意而为之。”万安帝以为这个狼子野心的儿子死得好,正好让自己借着这个契机趁机收回宫兰亭这个为自己开疆拓土的大将军手里的兵权。 还不用嘉奖。 却不知,宫兰亭一样在利用上官锦南的死,借机将手中兵权交出去。 可坦白地说,那些个将士们一直都是宫兰亭一手带起来的,要说没有感情怎么可能?而且生死存亡之际,饥寒交迫之时,是沈煜和整个沈家全力以赴。 不然给夏王朝开疆拓土?只怕早就在去年饿死在北州了,都用不着等北戎人打过来。 所以,谁做那个将军,无所谓。 因为人心是在宫兰亭和沈煜这里的。 但是,兵权交出去了,宫兰亭也没有得到嘉奖,妻儿却被留下,用不着返京。 这也就意味着,他没有什么把柄在上京了。 云绮也明白了这其中的弯弯道道,一脸恍然大悟,“也是了,他已经是大将军了,赢了,只能是功高震主。”如今倒也好。 明玥见她心中郁结想通了,便道:“你养两日,便开始收拾宫家那头的行李。” “这是?”云绮一直为这事儿心急如焚,压根没有留意到,这几日大家忙了许多,府里也有人开始在打包行礼。 只听明玥解释道:“节度使府迁移到了北州,我们要搬过去,大哥在青柠塔,你们自然也是要过去的。”只是她在这边的商行和酿酒厂等,都要样样安排好手,所以她可能会最后一批去北州的队伍。 听到这话,云绮一下来了精神,马上就要翻身下床收拾行李,“我没事了。”迫不及待想到那北州,见一见宫兰亭父子。 尤其是宫染夜那混小子,不晓得在军营里混得怎么样了? 而秦家那边,高华芝早就安排人在打包行李了,不出意外他们是第一批去往北州的。 沈家要搬去北州,最舍不得的莫过于顾家和陈家了。 尤其是顾家,顾宴舍不得陵夫子这个博古通今又不沉闷古板的好先生,也舍不得自己这一帮算是有生死之交的同窗。 但是陵夫子他们全都要去北州。 顾宴也想跟着去,一方面又舍不得父母亲,毕竟他姐姐不在了,母亲身体又不好,所以十分不舍。 可谓是为此事心力交瘁,两难全。 没想到这个时候陵夫子却登门拜访顾若清,也不知是说了什么,顾若清反而劝着顾宴,“你随着沈家到北州去吧,你娘这里你也不必担心,鲁老爷子也不是说了么?她近来心情调理得好,身体也是有好转的。” 说白了,顾夫人就是心病,可如今她全心全意都在那竹炭坊里,压根没再有时间去伤春悲秋了。 明明这样是劳累起来了,没想到身体反而好起来了。 加上有顾若清帮忙偶尔出主意,那烧碳坊上,也就用不上陈作河。 而陈家的竹篾坊里,陈夫人母女俩一手掌着,陈作河也就顺理成章去了酿酒厂里,跟着杨广同一起管理。 想着若是顺利,等过一二年,杨广同也能彻底撒手交给他。 此刻顾宴听到他父亲的话,越发心动了。只不过还是没答应。 眼看着沈家第一批人马就要去往北州,顾家夫妻着急起来了,顾夫人甚至亲自来劝。 无他,只因那陵夫子说,这顾宴是有肱骨之臣的才能,将来更可能是良相之才。 顾若清一听这话,当时就动心了,他信自己的儿子,但儿子跟着自己,怕是没有这个机遇的。 毕竟自己是拿命换,才到如今,还算是捡了个便宜。 他觉得儿子比自己更出众,将来若是站得高,也就能给天下老百姓谋福。 所以也是不想耽误儿子。 虽然好奇,儿子是跟着去北州,也不是跟着去上京,怎么会有成为肱骨之臣的机会呢?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10-28 20:22:12~2022-10-30 16:01:4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攻了那个美人10瓶;爱看小说的菇凉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01章 ◎二合一◎ 但他也没这么多时间来想,因为去年入冬的时候,就开始趁着大部份田地里荒着,所以开始兴这水利。 效果很好,五六月里庄稼长得绿幽幽的,没似往年那样干枯发黄,在地里弯腰驼背无精打采的不像样子。 西北有戈壁也有雪山,河域还不少,甚至那贯穿了大半个夏王朝的大河发源地还是神女雪山下的布云河。 可即便是如此,西北大部份田地常年都处于干旱之中。 水不是没有,尤其是那高山上成年累月堆积着的雪。融化之时,满路的泥泞,反而阻断了村县间的来往便利。 去年明玥到乡下收购青稞的时候,就饱受这交通不便之苦。后来陈大人接了手,因有一处归来之时,刚好遇着雪山上的积雪融化,原本仅够一队人马通过的羊肠小道,便成了沟渠。 那时候明玥就已经着手计划出钱修路了。 所以秋后便雇了附近村庄的人将那路扩宽一些,铺了石头。又在一旁挖了排水的沟渠。本来是要直接引入布云河的分流,但是转而一想,四周多的是那缺乏个灌溉的土地,于是便直接从山上改了渠道,直接引入土地旁边,修了个蓄水池。 顾大人当时还亲自下乡来负责了此事,银钱虽是沈家出的,但到底是第一个蓄水池。也是那时候,他的女儿顾淡浓出了事。 家中虽是出了事情,但是这引了积水灌溉庄稼,却是极其好用的,因此年前年后他都在马不停蹄催促下面的人安排。 沈家不可能处处出钱,更何况这沟渠和蓄水池建造好了,是老百姓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