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24(1 / 1)

只是赵匡胤,底下的老兄弟们也都在暗中隐秘的使眼色。 官家虽然来了一招“杯酒释兵权”,把他们这些老兄弟们的权都给夺了,但是对自己这个亲弟弟却是极好的。 兄友弟恭,原以为会是难得的一段佳话。 没想到啊!果然,这皇家就没什么新鲜事儿! 赵光义还在哭诉:“兄长,这仙画所言不清不楚,臣弟实在是冤枉!你我二人一起长大,兄长难道还不了解我吗?我岂是那等忘恩负义、贪得无厌之人?”他痛哭流涕的追忆了一下两人的童年,情真意切,然后又道,“兄长自登基以来,臣弟受到如此厚爱,诚惶诚恐。若兄长信不过臣弟,臣弟愿意挂冠而去,当一闲散家翁!” 别说,赵匡胤就吃他这一套。 被他这么一回忆往昔,过往的那些个场景就像是走马灯一样的在自己眼前转悠。 赵匡胤的脸色缓和了下来:“行了,我知道你的心,起来吧。” 这仙画只说自己的死和他有关,但说得也不清不楚。赵匡胤认真想了一下,倒真没往弟弟谋害自己这方面去想。 不能啊!他们兄弟那么好! 赵匡胤还是有点不敢也不想相信这一点的。 赵光义爬了起来,还有些战战兢兢。 换到以前,他哥肯定会下来亲自扶他起来,但今天却只是淡淡的说了一声起来吧。看来这仙画说的他还是放在心上了。 赵光义心中暗自叫苦。 这都是些什么事儿啊!虽然他不敢保证自己在以后会不会干出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毕竟他对那个位置,还是起了些念头的。但,现在他可还什么都没干呐! 这不是要逼死他么! 他又说道:“兄长,臣弟刚才所说......” “别想了。”赵匡胤抬手制止他,“挂什么冠!我这儿还需要你好好的帮我治理这大宋天下呢!此事休得再提。” 旁边跟随他们打江山的大功臣石守信也出来打圆场:“误会,官家,晋王,这都是误会一场。咱们还不如继续看仙画。” “对对对,看仙画。” 看石守信站了出来,其他的臣子们也都纷纷站出来。大多都是在说晋王与官家兄弟情深,且仙画语焉不详,当是误会之类。 赵匡胤颔首:“喝酒,继续喝酒。” 一切似乎都回到了刚才,祥和之极。 但赵匡胤看着天上仙画,心里却冷笑了两声。 他性格本就多疑,不然也干不出杯酒释兵权的事儿来。如今看很多朝臣为赵光义说话,心中反倒逐渐的冷了下来。看样子他这个弟弟,如今已经笼络到了不少的人心和势力啊。 其实,之前赵匡胤就看出来了,他又不傻。只是今天经过仙画这一茬,这心思就变了而已。 之前是觉得自己弟弟果然人缘好,不愧是我弟,棒!现在则是觉得,你笼络这么多大臣想要干什么?难道真的对我这个位置起了什么心思吗? 人性,莫过于此。 就像是他娘杜太后死的时候,曾经对他说,如果周世宗柴荣死后,他的儿子已经年长,那这天下也轮到他赵家来坐。可见,小皇帝就是招灾的祸害,让赵匡胤死后将皇位传给他弟弟赵光义。① 赵匡胤为了让他娘能够安心的走,是点了头的。 他儿子的确是还小。他娘说的也有道理。 但现在,他却不这么想了。 自己正是年轻力壮的时候,他儿子难道不会长大的么?而且,他对赵光义已经是够好的了。 这人心,是会变的。 那自己这个弟弟,是不是也变了呢? 觥筹交错之际,两兄弟的眼神遥遥对上。 ...... 其他朝代鸡飞狗跳,唯有汉朝目前还算反应良好。 刘彻只是有点懵。 对!他有的时候的确会信一下鬼神,但他不吃丹药啊! 他还不知道,再过一些年之后,他会一次次的掉入迷信的坑,然后一次次爬起来后又重新投入迷信的怀抱。甚至在自己晚年,因此而引发“巫蛊之乱”,还杀了自己的太子。 但现在,仙画提醒了他。 卧槽,丹药有毒啊。不能再吃了。 卧槽,方士不能信啊!怎么还能把女儿嫁给他! 但刘彻转念一想,又觉得很高兴。 秦皇汉武、唐宗宋祖。 秦皇他知道,秦始皇嘛。虽然残暴无道,但的确是一统天下,奠定了华夏基业,从这方面看,“始皇帝”实至名归。 唐宗宋祖他不知道,估计是后世的皇帝。 而汉武帝,都提名字了,那就是他自己了。 原来,自己的谥号是“武”!这个字,很得刘彻欢心。而且,这也说明自己在军事上应该颇有建树,说不得,就是把匈奴给赶出了漠北! 猪猪狂喜! 听上去,包括他在内的四位皇帝,后世对其评价还是很高的。 而且,仙画所说的事情,现在都还没有发生,以后也避着点就行,没什么大损失。 至于丢脸面这件事,嗐!其他几位皇帝都更丢脸,他这算不上啥。 猪猪看开了! 他半躺在身后的榻上,优哉悠哉的看向了天空。 这期仙画,很好!待会儿要再点一下那个向上的大拇指。 刘彻此时还没有想到,仙画待会儿会给他带来多大的惊喜! ...... 【好了,扯远了,我们还是继续来说火药。炼丹术士呢,其实也可以说是古代的化学家。他们虽然经常炼些不靠谱的东西出来给皇帝和达官贵人们吃一吃,但是呢,他们误打误撞也发现了很多的好东西。】 【这里面就包括了火药。】 【火药有一说是由隋唐时期的著名大夫,药王孙思邈发明的。孙思邈呢,医术了得,不仅是药王,还是满级的炼丹术士。传说是他在炼丹的时候发误打误撞的发明了火药。在他的《丹经内伏硫黄法》中第一次出现了□□的配方。后来,唐朝中期一个叫清虚子的道士又改进了这个配方。不过,我觉得,孙思邈未必就是第一个发明火药的。因为在孙思邈之前,东晋的另一位有名的炼丹大家葛洪就曾经在自己的著作《抱朴子》中记录了火药的原始配方。既然有了配方,就不可能没炸过炉。】 【因为种种大家都知道的原因,我这里就不放配方了,求404大神放过。可以说,火药的出现不过是炼丹的副产品,一开始的时候很不受重视。炼丹师们都不把它们放在眼里。再偏个题,葛洪和孙思邈都是道士,所以说咱们中国的道教在某种意义上改变了世界进程。】 ...... 路小柒给这一段配的是动画,Q版的小人在画面里拼命的拿着扇子扇火,模仿炼丹的场景,倒是很有意思。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