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设置X

分卷阅读85(1 / 1)

是当之无愧的,你的杂交水稻,给这个世界带来了福音! 2006年,漂亮国 科学院。 院长西瑟罗尔站在会场中央,邀请他成为自己国家的外籍院士并说出理由:袁隆平发明的杂交水稻创造了世界奇迹,所增产的粮食每年可多养活世界7000万人,为世界粮食的安全做出了巨大贡献。” 会场中掌声雷动,久久不停歇。 2010年,他获得了法兰西共和国最高农业成就勋章。 “你造福了全世界!”④ 天幕前的人都看过第一期和第二期的时候,对于这些洋人与众不同的长相也都接受了,而且也知道华夏和其他国家大概是竞争的关系,有一些关系还特别不咋地。 因此看到他们对一位华夏老者给出这样至高的评价,一时竟觉得与有荣焉。 “这样的人,在大唐是要被百姓们立生祠的!”李世民道。 贞观群臣纷纷颔首。 不仅要立生祠,朝廷还要尊其为圣贤。 少年霍去病抱着自己的银枪站在庭院中,脱口而出:大丈夫应如是! 他原本以为,身为男儿只有策马扬鞭,守卫家国才是大丈夫所为,但现在同样心潮澎湃,胸中燃起万丈豪情。 他舞起银枪,带出一片银白的光芒,将自己心中的激动发泄出来。 见过了如此大丈夫,他更不能落后,同样要在自己的领域里立下不世之功勋,才不枉来这人间一遭。 …… 路小染直接总结——— 【如果我要将袁老获得的国际勋章全都放出来的话,今天这期视频咱们就别想要结束了,太多太多了!】 【UP主还喜欢直接摆数据!】 【73年之前,水稻的亩产大概是500-600斤左右,但73年之后,袁老的理论提出并公开,江西协作组的颜龙安院士率先在野败的基础上研发出了 珍汕97’,还有袁老的“南优二号”,以及谢华安院士同样基于野败研发出来的 汕优63#39 等优秀杂交品种相继被推广,水稻的亩产一跃增加了20%。后来更多的高产杂交水稻出现,在90年代超级稻计划被推出前,我们国家的水稻亩产已经达到了800 斤左右。】 【而超级稻计划之后,在袁老的带领下,我们在2000年实现了单产700公斤的育种目 标,04年单产800公斤,11年单产900公斤,14年单产1000公斤!简直像是坐了火箭一样,蹭蹭的往上窜。到了2020年,第三代杂交水稻早晚双季稻的平均亩产突破了1500公斤!】⑤ 路小染做了一个图表。 从水稻开始成为最重要主粮的宋朝开始,一直到2020年,选取了每个朝代的关键节点,显示了这些时间点上的水稻产量。 一开始的差距并不是很大,稳步向前,到了清末和民国甚至有所回落,解放后再度上升。 然后,到了70年代后,图标上的柱形开始急速的上升。 一骑绝尘! 配上BGM,简直让人热血沸腾。 “每亩一干五百公斤!” 全天下的农人已经惊到失语,甚至有人开始下跪膜拜。 这是神迹! 赵匡胤把筷子往桌上一扔,起身就走。 “回宫!” 他等不及了,他要召集全大宋最会种地的农人,培育出属于大宋的良种,为大宋百姓的餐桌多添上一碗白米饭。 【这是所有研究杂交水稻的专家们和科研人员们的胜利,也是他们共同的荣耀!向他们致敬!】 【我们可以将这些数据直接甩到漂亮国布朗的脸上,谁来养活中国?中国从来不需要靠别人养活,我们自己就能养活自己!】 【不仅能养活中国,我们还有余力养活世界上其他贫穷的国家。袁老和很多农学院士们就经常出国指导工作,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被种植了我们的杂交水稻。】 【而袁老并没有满足于自己的成绩,后期他还带领着自己的团队还攻克了一个技术难关,那就是耐盐碱的水稻!】 第41章 农业大学之旅(五) 如果说这天底下的农人,有谁在看了这期之后丝毫没有兴奋,有的只是麻木。 那就是生活在盐碱地上的农人。 高产水稻,和他们有什么关系呢,他们这里连水都没有,有的只是漫山遍野的白土。之前看到白土被陈设在社稷坛的时候,他们的心里就是说不出的滋味。 这白土,谁种谁知道。 就算是后世那些啥高产杂交水稻,种在他们这里,都能一千斤给你变成一百斤。 更何况他们现在还没有这样的稻种,他们的收成…… 算了,不说也罢! 盐碱地上的农人,沉默、隐忍、麻木。 直到他们听到了这句“耐盐碱的水稻”! 居然还能有可以种在盐碱地上的水稻? 他们被疲惫填充的眼眸之中第一次出现一点光亮。 仙画中出现了大片的荒芜的田野,上面别说庄稼,就连野草都是长得稀稀拉拉的。 暴雨落下,又立刻转睛,土地的表面开始凝结出一层白色的粉末结晶,有点像是不那么纯粹干净的盐花。 一阵风吹过,将这些白色的沙士卷起到半空。 【画面中的土地就是盐碱地。它被称为“土地的绝症”,因为盐碱地根本就种不了什么庄稼,即使种了收成也会不好。可能很多人一听到这个词就觉得盐碱地应该只会集中在沿海盐分高的地区,其实不是的。我国的盐碱地分布范围非常广,而且很大一部分在内陆地区。从黄河中上游的青海、甘肃、宁夏一直到皖北苏北、华南华南沿海地区,遍布十七个省份!占地面积高达15亿亩。当然了,这里面有荒地也有耕地,耕地占据了整体耕地面积的6%,但包括有耕种潜力的荒地的话就占到了10%!整整1.5亿亩!】① 西北的荒漠,一望无际,但也荒凉至极。 这里的土壤是铁灰色泛着白,有的板结在一起形成了土坷垃。 这里看不到庄稼也看不到人烟,甚至连草都看不到几根,只有偶尔路过的几只黄羊还在努力的寻觅着可以入口的野草,但最终他们也只能失望的奔向远方。 镜头一转,出现了种植着小麦和玉米的田野。 但看上去稀稀拉拉的,远不像别处那样的茂盛。 裹着 毛巾的老衣俯下身去用手抓了一把土地碾了碾,发现里面混杂着的白色小颗粒越来越多:“这里的田,盐碱化是越来越严重咯。” 他蹲在田埂上,吧吧的抽着烟斗,无奈的叹了口气。 今年的收成估计是又指望不上了。 盐碱地的农人握紧了拳头。 就是这样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