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仲景遇上了建安大瘟疫,族中伤亡过半;皇甫谧虽是天才,但身体也堪忧,甚至一度痛苦到要自杀;葛洪,甘于清贫隐居,但是五胡乱华那时代可不是常人能待的。 想来想去,竟然只有孙思邈与钱乙,相对顺遂。但孙思邈历经的乱世也很多。那边争得不可开交,同窗好友笑问宋慈:“惠父如何看?” 宋慈勾起嘴角,轻笑摇头,对身边同窗好友说道:“见过了刑狱,现在只觉得,世事无常,能够顺遂平和的过完这一生,已经是这天下最为难得,最应该珍惜的事情。 更别提,钱乙这一生成就斐然,名垂青史。除了少年时期的不如意,他真可谓是被上天垂爱。宋慈想着想着,竟然都有些羡慕他了。 【再说回儿科。】 【古代的儿科难,现在的儿科其实也很难。有很多原本的儿科医生选择转到别的科去,因为儿科的病症实在是要更麻烦,工作压力更大,而且还需要经常面对一些胡搅蛮缠的家长。之前有个统计, 说是1.5万儿科医生大逃离,可见现在儿科面临问题的严重性。】 【儿童是国家和民族的希望,重视儿童就是重视自己的未来。】【钱乙已经不再,但UP主衷心希望儿科医生中能有更多的钱乙出现,为儿童纾解病痛。】 【接下来,我们要讲的这位名医,也是宋朝的。】 【他可能是十大名医榜上最特别的一位,因为他是一位法医!】南宋。 宋慈所在的酒楼里,大家都有些懵。 法医是哪一派哪一科?为何从来没有听过? “我也没有听过。” 宋慈心中一怔,隐隐生出一些预感。 他身边的同窗好友将“法医”这两个字在心中慢慢咀嚼,忽然惊讶的瞪圆了眼:“法医,这法是否是律法的法?! 他转向宋慈,神情激动。就在 这时,天幕也没卖关子—— 【那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在很多影视剧里面都看到过的,法医宋慈!】酒楼里顿时安静了下来。 所有人都将目光转向了宋慈。 第64章 盘点十大名医,长寿的秘诀(十三) 酒楼里一片寂静。 宋慈的同窗好友们面面相觑,尤其是刚刚讽刺过他的那几位,脸上都十分精彩。 宋慈本人倒是很淡然,虽然心里对于自己居然上榜也感到惊讶非常,但好歹也是在官场上沉浮了十几年的人,面上依然是一副宠辱不惊的模样。 他的好友轻笑。 他对这一拨人的德性最是清楚不过。 有些呢是真觉得刑狱一事日常和凶嫌甚至是和尸体打交道,不够清贵;有些呢不过是看宋慈在丁忧起复后依然能坐到现在的高位,有些嫉妒罢了。 如今这仙画一出,今天这宴席,可就有好戏看了。 果不其然,立刻就有人端着酒杯过来:“恭喜惠父,青史留名,无上荣耀啊!” 有人不想做得这么明显,只是遥遥的对着宋慈的方向举了举杯,脸上的笑容倒是热情了几分。 还有人依然在嘀咕:这法医,法医……难不成在后世,件作竟然也能登上大雅之堂? 他们对于看病治人的医生能够名留青史并没有什么意见,从宋朝的时候起,向来就有不为良臣就为良医的说法,济世救人是大功德。 但是对于将件作和名医联系在一起,却有些接受不能——宋慈的本职并不是仵作,而是官员,这才是他能够坐在这里的原因。但后世若真如仙画所说,连仵作都成为了让人尊敬的职业。 这.…这后世未免太过乱来! 不单单是宋慈的同僚们,就连其他朝代的帝王和文武官员也都发出了一样的感慨。有的倒不是一味的质疑,而是在思考这其中是不是有什么深意。 比如李世民。 他这次是在太极宫中宴请群臣一起观看仙画,正皱眉道:法医,与律法相关,后世将件作命名为法医,一定有其深意。 臣子权贵中有人若有所思,有人冷眼旁观。 而在宋朝民间,一个仵作世家。正是用晚膳的时候。 老吴头问刚到家的儿子小吴:“怎么?今天县衙又叫你过去了?” 小吴点点头:“燕山村发现了一具女尸,让我过去勘验。” 小吴本来就是子承父业,因此老吴头习惯性的问了一句:自杀还是他 杀? 看现场像是自杀。小吴咬着筷子,陷入沉思,“可是我老觉得哪里有些不对。 老吴头还想说什么,被端菜过来的妻子打断,她没好气的道:“行了,行了,吃饭的时候别聊这些,听了都吃不下去。 两个男人顿时噤声。 吃着吃着,吴母开始了她的碎碎念:“你这年纪,也要考虑娶妻了。那官媒老婆子,上次去找她,竟然不愿意接我的话!” 小吴的筷子停了停,装作无所谓的道:“咱们做件作的,人家官媒哪里会搭理?” 老吴头叹一声,也点点头:“实在不行,就在下面村里找一找,只要是老实本分的就行。”吴母还是有点不甘心,刚想说点什么,仙画就开始了。人间众生相粉墨登场,天幕不慌不乱—— 【法医,一个特殊的群体。】 【为生者权,为死者言,让尸体说话,给死者伸冤。】罪案剧里面的BGM响起。 带着都市感的快节奏,又带着一点迷幻和悬疑的色彩。 俊男美女扮演的法医们提着自己的工具箱英姿飒爽的出现在罪案现场,或者是一身白色大褂出现在冷色调的尸检室里。 看上去非常的有都市精英感,非常有逼格。 高智商、专业、沉稳、帅气。 最后定格在一个镜头上。 你害怕吗? 长发披肩,戴着眼镜的斯文女士回答道:“只要想到你是替死者说出最后的真相,死者就没有什么可怕的。”① 原本抨击件作的人都沉默了,仵作们也沉默了。这就是后世的法医?看上去真是让人向往啊…….宋慈迅速的闪过一个念头,看起来,后世的仵作,不,法医们都是读过书的! 真好! 他在基层处理那些陈年旧案的时候,最大的困扰就是很多的仵作只是简单的家传手艺,都不识字。甚至是很多负责刑狱的司理参军和县尉是武人出身,也不怎么识字! 真是让人头疼。 在法医科室前的走廊上,一位黑发的穿着蓝色法医大褂的白人男子正在和一位白人女性争执。白人法医取下眼镜,语速极快: 你知道吗?很久之前,在一个村子里发生了一桩谋杀案,死者的喉咙是被一把铲子给划断的,村子里的每一个人都否认自己和这起谋杀案有关。 “这时候就有一个人,就是被你称为科学傻蛋的那种人想出了